「方誌於都」贛州市概況(數據截止1988年)


贛州市東南至西北長約37公里。東北至西南寬約19公里。總面積478,7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0平方公里)。1985年底有人口76061戶,345965人(市區37977戶,152167人)。除漢族外,1982年人口普查時有回、壯、滿、蒙古、納西、苗、朝鮮、侗土家、水、藏、瑤及其他未識民族等13個,人口437人。轄3個街道辦事處,5個鄉,2個鎮,114個居委會,93個行政村。

「方誌于都」贛州市概況(數據截止1988年)

贛州地區行政公署和贛州市人民政府分別駐市區文清路、陽明路。

西周以前屬揚州域;春秋為百越之地,戰國先屬越,後屬楚,秦屬九江郡,自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灌嬰定江南,建城設贛縣,歷為贛縣縣治。故城屢經遷徙,初在今市區西南蟠龍圩一帶,名溢漿溪。西晉太康末年(約公元289年)徙今水東鄉虎崗一帶,名葛姥城。東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遷今址,為南康郡治,故名南康,以行政區劃得名。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因城毀於兵火而遷貢水東(今水東鄉七里鎮一帶)。南北朝梁承聖元年(公元52年)復遷今址,為南康郡治。隋開皇九年(公元539年)為虔州治,城隨之名虔州。因虔為“虎”字頭,而別名虎頭州、虎頭城。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為南康郡治,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為虔州治,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為南康州治,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為虔州治。唐天寶元年(公元724年)為南康郡治,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虔州治。因隋唐時期,虔州、南康郡名屢互易,城名隨之,並有虔南之別稱。五代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為百勝軍治所。南唐沿襲。晉高祖二年(公元937年)為昭信軍治所,北宋開寶八年為軍州、虔州治所。因城居章、貢二水合流處,北宋時曾名合流鎮、又名章貢。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二月,以虔有虔殺之義,非佳名,得旨改虔州為贛州,取章、貢二水合流之義,城也隨之更名贛州。從此,贛州一名沿用至今。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為贛州路治,後曾一度為嶺北省治。明、清為贛州府治,並依次為嶺北道、贛南道、吉南贛道、吉南賴寧道治所。民國三年(1914年)為贛南道治。民國二十ー年(1932年)為第十一行政區專署駐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為贛南專區專員公署駐地。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為第九行政區專員公署駐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第四行政區專員公署駐地。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將城區設城東,城西、城南、城北、東郊五鎮。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五鎮合併,名贛州鎮。1949年8月14日解放,8月15日將贛州鎮從贛縣劃出設市,併成立贛州市人民政府,屬贛州專區。1954年升為省轄市。1958年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屬贛州專區。1970年屬贛州地區。解放後為贛州專區、贛西南行政區、贛南行政區、贛州地區行政(專員)公署駐地。

市區位於市境中部,章、貢二江合流處南部。章江河曲發育,市區三面臨水成半島,素有浮洲之稱。東、南、西三面有三座鋼筋水泥橋和兩座浮橋通郊區。1949年面積約3平方公里。舊城區街巷交錯,主要街道多騎樓式建築。中部為業鬧市區。東、北部沿貢江西南岸為港區,多儲運倉庫。南部為全市主要工業區。街多南北向。以南門廣場為中心向東西延伸的紅旗大道兩側,屬新發展的市區,多機關、企事業單位。橫貫市區的紅旗大道為市區東西向主軸,與東郊路、贛江路、中山路、濂溪路、章貢路、西津路、西郊路相綴環城。相互平行的文清路、健康路為南北向主幹道。


贛州市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甚多。位於市區西北部的鬱孤臺,始建於唐代,南對峰山,北臨章江,登臺而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因有南宋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的詞句而聞名遐邇。始建於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的八境臺,座落於雙江合流處,依城為臺,遠望如拔水而起,巍峨壯觀,以宋蘇東坡詩八首而蜚聲千古。解放董必武、郭沫若等同志登臺遊覽,留下壯麗的詩篇。聳立於市區東部的雲塔,建於宋代,塔身九級六面,高42米,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厚德路北側的文廟,是全省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校址,也是贛州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屬省級重要風景點之一。位於市區北10公里的通天巖,為北宋陽孝本隱居之地,不僅樹木參天,風景優雅,是贛南著名的避暑勝地,而且四周巖壁保存有石龕279座,石刻造象348尊,是省內著名的藝術寶庫之一。此外,還有市區沿江保存下來的宋代古城牆和七里古窯遺址、玉虹塔等。

「方誌于都」贛州市概況(數據截止1988年)

為紀念在1927年將介石製造的“贛州慘案”中牲的工運先驅陳贊賢烈士,解放後在市區八境公園內建有陳贊賢烈士亭。

贛州市的地名歷史久遠,在市區地名中人們廣為流傳“三山五嶺八景臺,十個銅錢買得來”的說法。“三山五嶺八景臺”指筆峰山、東勝山、夜光山、田螺嶺、百家嶺、慈姑嶺、金圭嶺、桂家嶺和鬱孤臺、八境臺、章貢臺、鳳凰臺、高戲臺、釣魚臺、龍鳳台、拜將臺。這些山嶺亭臺現存的雖已不多,但作為街巷名沿用下來的卻不少。這類以山、嶺等自然實體和亭臺、樓閣、壇廟、寺觀及坊、池、井、塘等人工建築命名的街巷,反映了古城贛州的地理特徵和城市景觀。“十個銅錢買得來”,是指十條帶“前”字的街巷名,即州前、府前、總鎮前、道署前、參府前、府學前、縣前、姚衙前、壇前、生佛壇前。這些地名記載了歷代為郡、州、路、道、府、縣治所的贛州,以官命名的街巷多,反映了贛州歷來為贛南地區的政治中心。雖經民國年間市政改良,十條帶“前”字的地名,多數已成歷史地名,但以官解命名的小巷卻仍保留不少,如照磨巷、姚衙前、姚府裡、孟衙巷、鹽官巷等。其次舊城區主要街巷不少以經營商品的類別命名,如米市街、瓷器街、買釵坡、棉布街、燒併巷、柴巷、紙巷、花街巷、花生坪、豆豉垇等,這類以功能分區命名的街巷,記載了贛州歷史上商品貿易分類極細,反映了地處南方“絲綢之路”的贛州古城當時商業的繁榮。此外,街巷名中還有以奇聞異事(如生佛壇前、自塔巷)、美好願望、方位、姓氏等命名的。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市區主要街道自1932年大規模擴並後,始以“路”為通名。解放後並增以“大道”為通名。其專名的命名,除以人工建築物(如八境路、體育路、厚德路、東橋路、兩橋路)、自然地理實體(如贛江路、天竺山路、南河路)、功能分區(如菜市路、儲運路)、相關位置(如西郊路、東郊路、南市街、環城路、張家圍路)、重大事件(如解放路、八一四大道)及美好題望(華興街、健康路、和平路)等等以外,增加了以人命名。如文清路、濂溪路、陽明路、中山路。其中三條是以宋、明理學家曾幾、周敦顧、王守仁字號命名,反映了理學在歷史上對贛州文化的深遠影響。以大地名命名街道,如南京路、北京路、東北路等,也是近代出現的。近現代城市街道名稱中的另一特徵是反映時代特點或政治活動的地名增多。如建國路(取“抗戰必勝,建國必成”之義)、新贛南路(取“建設新贛南”義)、掃盲路、紅旗大道(原取“高舉三面紅旗”義)、文明大道(取加強兩個文明建設之義)。隨著域市的發展,小街小巷有減無增,其名稱是穩定的。市區南部因是解放後發展的新市區,居民區名多沿用自然村名。

「方誌于都」贛州市概況(數據截止1988年)

鄉鎮級行政區劃的名稱,多與水有關。章、貢、贛三江相匯於市區北,分近郊區為東、南、西三部分。故近郊三鄉分別名水東、水南、水西,既反映了三江的相互位置,又突出了市區三面臨水的地理特徵。自然村、鎮的名稱,以山、坑、排、垇、崬、壟、丘、壪、灣、嶺、崗、窩、腦、塢、塅、壩、塘、潭等字命名的居多,佔全市自然村的52%,反映了贛州地處低山丘陵區的自然地理特徵。農村地名中的另一特點,是以植物命名的自然村名較多。如市境南部峰山一帶,自然村名就有杉樹灣、黃檀樹下、樟樹坪、楊梅坑、白果樹下、蠟樹芫、漆樹灣、楓樹排、松樹崗、梨樹下、木梓坑、竹子垇等等。這不僅反映了歷史上峰山一帶的主要植被情況,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記載了贛州物產、資源,這與宋代王存《元豐九域志》中:“空山(即今峰山)在郡南。山多林木、果實、食物,一郡皆資此。雖名空山,其出物百倍於他山。”的記載是一致的。以寺、廟、庵、堂、窯、橋、亭等建築物命名及以姓氏命名的自然村名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另外,古代“五里一亭、十里一鋪”。古驛道上的地名,多以“鋪”、“埠”名,而且比較穩定。如石鋪、吉埠、沙石埠、龍埠、牛軛埠等,一定程度上勾劃出贛州古代交通狀況。由於95%以上自然村的建村人是直接或間接由閩粵遷徒面來,因此農村地名在用字上多受閩粵客家話影響,並保留使用了一些方言用字。

(選自《江西省贛州市地名志》1988年版;供稿:于都縣志辦 于都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