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寧陵”地名:“陽驛”古地是否宋江命名?

宋江是《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人物,寧陵縣的一處地名據說即是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所定,那就是“陽驛鋪”。傳說,宋代有年春天,宋江南征方臘,途中安營紮寨於驛站。那時的驛站為了抵抗外村的人滋擾鬧事,構築了寬厚而高大的寨牆。一天中午,宋江酒後遊興大發,登上高有兩丈餘的寨牆之頂,透過濃翠欲滴的寨牆密林,舉目四望,田野裡豔陽高照,生機勃勃,一派鬱鬱蔥蔥的景象。宋江詩興大發,不禁脫口吟道:“獨登寨牆臺,遙望皆春色;驛站陽光暖,召喚客人來。”之後,宋江又令人備齊文房四寶,揮筆寫出字跡蒼勁而有力的“陽驛鋪”三個大字,懸貼於驛站寨門之上,“陽驛鋪”因此而得名,究其原意為“向陽旅店”或“陽光酒館”。

以此傳說來探尋“陽驛鋪”地名來歷是很不靠譜的,因為寧陵凡有寨牆的村落均是出現在清咸豐八年(1858年)抗擊捻軍時,而不是宋代,因此當時的驛站是不可能出現寨門的;再者,驛站是我國曆代王朝為政治和軍事需要而建立的一種郵驛制度,“肇始於周,興於秦漢,備於大唐,極盛於宋元。”官方所設此機構是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不會當作普通旅店或酒館的;另外,“陽驛鋪”之名是歷史地名疊加的結果,而不是一起出現的,即先有陽驛後有鋪,且朝代相距甚遠。那麼,該地名到底是怎麼由來的呢?

我們先來探尋下“陽驛”地名的由來。1992年版《寧陵縣誌》“第一篇 行政區劃·地名”載:“陽驛:秦末在此設立驛站,地處睢水之北,故名。”由此,我們清晰可知該地名出現在秦末,因驛站地處睢水的北面,而稱陽驛,後來認為在驛站附近建村,村以驛名。說起驛站,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八百里加急”了,就是古代在緊急情況下通過驛站傳送的重要文件或情報信息,相當於現在的快遞。而古代驛站平時傳送的文件情報等,則相當於現在的郵政平郵信件。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在開創統一的郵驛制度方面,秦朝有不世之功。雖然秦朝僅存在15年,但以驚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國範圍的交通和通信網絡,驛道寬闊,沿路郵驛遍佈,都有固定的信使進食和住宿處所。這些休憩處步遞停留之處稱為“亭”,馬遞站稱為“驛”。通過這樣一個縱橫交錯的交通通信網,中央政府可以源源不斷接到各地方的情況通報。陽驛就是當時秦王朝郵驛通信網上重要節點之一。

陽驛為何又稱“陽驛鋪”呢?其實商丘還有很多帶“鋪”字的村名,如水池鋪、十里鋪等,那麼這些“鋪”字是什麼意思呢?即“遞鋪”,又稱“急遞鋪”,是始創於北宋初期的一種新的驛站傳遞方式,專門處理緊急的軍事文書,速度達日行400裡。急遞鋪大體上每10裡設置一處,這就是很多古縣城附近多“十里鋪”村名的來歷。很多“鋪”以原有驛站而設,陽驛即以此設鋪,名亦更為陽驛鋪,成為“急遞鋪”的一個重要節點。清乾隆十九年《歸德府志》卷十三“建置略下·驛鋪”:“(寧陵)鋪舍:有總鋪在縣治前。抵商丘曰十里鋪,抵睢州曰陽驛鋪。”清宣統三年《寧陵縣誌》卷三“建置志”則記載寧陵的“鋪”主要有總鋪、東十里鋪、西十里鋪、陽驛鋪、夜巡鋪,其中對陽驛鋪的記載為:“陽驛鋪,共地五畝七釐一毫六絲。共房七間,大門一間。今廢。”1992年版《寧陵縣誌》第十五篇第三章“郵政·驛站”載:“陽驛,址在縣西10公里陽驛鋪集街南,有房7間。本縣年撥給驛站經費銀5509.691兩。養號馬10數匹,供傳遞政府公文的驛卒中途更換。隨著郵局的建立,驛站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廢。”

民國時,陽驛鋪東街稱露嶺,歸寧陵縣;西街稱香山,歸睢縣,成為兩縣的分界處。十字街北有過街閣,拱券門,綠琉璃筒瓦。20世紀50年代初被扒。如今,陽驛鋪村面積1.5平方千米,1萬餘人,集會繁榮,是寧陵、睢縣交界處農副產品重要集散地。(寧陵史志辦 馬學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