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岳庄村的由来

「地名」岳庄村的由来

邓子涛/文

在大名县北古黄河金堤遗址上,有一个叫岳庄的村子。通常情况下,类似这样的村庄名称往往因居住人家的姓氏而得名,但该村名来历却是与西汉成帝“赐名惬山”有关。

据《大名县志》记载,公元前29年(西汉建始四年)秋天,“河决东郡金堤”,“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金堤是对汉代黄河下游堤防的统称,当时黄河流经东郡元城(今大名县)。

成帝听了这个奏报非常震惊。想当年,高祖皇帝为解决黄河泛滥问题,开始在黄河下游大筑堤防。即使如此,黄河还是年年闹灾,民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但像这次决口造成如此严重灾情并不多见。弄不好,难民就会激起民变,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危及大汉政权稳固。而且东郡元城是成帝之母太后王政君和当朝大司马王凤(成帝的舅舅)的家乡,那里有他们的祖庙祖坟,还有王氏亲族子弟,家乡父老乡亲。因此这次东郡决口更加显得非同一般。成帝思来想去,最终横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封堵决口。

朝廷之上,心焦如焚的成帝向大臣们询问治水良策。群臣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当一听到成帝问谁能去堵塞决口时,大家都面面相觑,不敢做声。最后还是大司马王凤向成帝举荐蜀郡犍为县默无声名的王延世,说此人精通河工,治水有道。成帝大悦,也顾不上过多思忖,当即下旨封王延世为“河堤使者”,命他急赴元城塞堵决口。

身负皇命的王延世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赶往东郡的途中,王延世就感受到水灾的气氛,到处是由北而来的逃难灾民。此时的东郡早已成了泽国,滔滔洪水,漫无边际。一到东郡,王延世就直赴元城黄河大堤,面对决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水口之大,水势之猛,水流之急,超乎预料。众所周知,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号称“悬河”,一旦决口,一泻千里,放入沙袋、石块瞬间冲得无影无踪,塞堵非常不易。几次封堵失败后,王延世更加忧心忡忡。

这天,王延世来到黄河大堤上观察水情,见茫茫大水中漂浮着一些竹筐,灵机一动,以竹筐聚石能增大重量,可以避免被急流冲走。于是调集竹竿,召集民工编制大竹篓。据《大名县志》记载:“以竹篓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堤成。”不仅塞堵了决口,而且还筑得像一座小山似的高高屹立在金堤之上。古人有诗文赞曰:“长堤分水势,垒土象山岑”(庄同生《惬山庙》),“能北与尧山齐崇,南与大坯并峙也”(范鉴古《惬山记》)。

成帝得到决口成功堵塞的奏报后非常高兴,为庆贺此举,寄托良愿,于次年(公元前28年)改年号为河平,并将此“隆如山阜,颇惬人心”的大土石堆赐名为惬山。《前汉书》记载,成帝“因之改元,赐名惬山”,并褒奖王延世说:“延世长于计策,功费约省,用力日寡,朕甚嘉之。”于是下旨重赏王延世,封“延世为光禄大夫,秩中二石,赐爵关内候,黄金百斤。”

元城人民为颂扬王延世的功德,在惬山顶上建王延世祠,以永镇金堤,钥锁河水。《畿辅通志》载:“其上有祠三间,卉木周郁。”民间称之为惬山庙。登上山顶可以领略到“远浦归帆出,斜阳古树深”(庄同生《惬山庙》)、“俯窥漳卫同涓滴,上摩云霄近斗牛”(明朝赵宁《惬山庙》)的壮丽景色,惬山古堰也就成为“大名古八景”之一。

后来,在惬山脚下形成村落,因惬山高大得名岳庄。明末清初的大学士成克巩在其诗《惬麓行春》中这样描述这里人民惬意的田园生活:

买得惬山麓,果树匝其巅。脉霂近清明,花木斗晴妍。

园圃长新蔬,辘轳泻春泉。倚杖能登陟,林峦几席前。

菜黄麦陇青,顽然醉野烟。友昆同揽美,修禊想前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