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滿園杯」徵文(113):謝家灣,一個令人羨慕的地方

謝家灣,一個沿黑河逐水而居的村莊,因貢米、溼地、蘆葦、棧道、水鳥、荷塘月色和毗鄰張掖國家溼地公園修建的小康別墅“稻香居”讓村莊蒙上了神秘而浪漫的面紗。也因產業轉型、鄉村改造、設施配套、生態治理等一系列變化,在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讓人羨慕不已。

說起謝家灣,它給魅力金張掖增添的濃墨重彩不止一筆。早在武后長安元年,這裡種植稻穀,因珠圓玉潤,晶瑩剔透、品質優良、米香濃郁、入口精柔,於元代,作為敬獻朝廷膳食用米,後被譽為“烏江貢米”。元狩四年,張騫二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從此開通,過往商旅、駝隊、皮毛、金銀器具、農副產品沿著絲綢之路遠運長安,張掖有了“天下稱富庶者無出隴右”的讚譽。民國詩人羅家倫有詩云:“綠蔭叢外麥毿毿,竟見蘆花水一灣。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足見謝家灣農耕文化的深厚淵源。

悠悠歲月,大地換顏。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吹醒了沉睡的謝家灣村民,家田聯產承包,分田地、分糧食、分農具、分牲口,那一年,吃飽穿暖,糧草囤積,煤油燈易主,電燈登堂入室。那一年,婆婆家修了新房,從低矮狹小四五家合住的小屋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居民點,公公被評為種糧大戶,寫入了烏江鎮志,家裡添了手錶、自行車、縫紉機“三大件”,還買了彩電,那是全村第一臺彩電。婆婆常說,《渴望》電視劇開播,我家成了大戲院,炕上做的、地上站的,還有擠在院子裡嘻嘻哈哈說笑取樂得,人人臉上洋溢出了幸福和滿足。

進入二十世紀,村民不再注重吃飽穿暖,致富奔小康成為家家趕超的方向。外出打工,下海經商,個體小攤,私營企業,承攬工程,興修水利。老闆、包工頭、企業家、致富能人如雨後春筍,在謝家灣這片水草廣茂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村社領導不失時機,引導村民種帶田,種植種、種經濟作物,以往單一的大田小麥、大田玉米被玉米帶田更替,穀子、糜子,甜菜、胡麻這些經濟作物也成了增收致富的有力助手,村民收入有畝產七八百元增加到兩千多元。生活富裕了,村民的思維也活泛了。設施農業、反季節蔬菜成為村民首選,種植的大棚韭菜、小油菜、甘藍、菜花等蔬菜成為城市居民餐桌上的必備佳餚,緊鄰甘州城區成為謝家灣村得天獨厚的優勢。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取消了農業稅等政策,謝家灣村的人們打心眼裡高興。村上將部分耕地集體流轉,承包給回鄉創業青年進行設施農業開發,建造大棚,種熱帶水果、反季節蔬菜,自己不種地、不施肥、富餘勞力可以外出打工。設施農業成為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龍頭企業,吸納200多村民在企業打工,村民不但拿到了流轉土地的補助,還拿到了在家門口就能打工的收入。勞作回來的村民也不再張家長李家短傳閒話說是非,而是自發開展健身活動,或是讀書看報,或是上網銷售農產品和反季節蔬菜,或是通過手機微信、QQ空間瀏覽國內外新聞趣事。

而供港蔬菜基地,讓只能生產小麥、玉米、豆類的大西北土地,第一次種上了供給港澳同胞的菜心、芥蘭、紅菜薹、上海青、銀絲網、韭蔥、豆莢等良種品牌蔬菜,除供應國內批發市場、高端超市、酒店和西餐廳外,還出口至港、澳地區及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蔬菜品種精選後加工成各種形狀的菜丁、菜條、菜塊後用真空包裝,還製作成沙拉、菜醬、菜汁等即食品後直接進入香港高檔酒店的廚房和餐桌。好土壤長出了好菜品,好菜品得到了好評價,好評價得到了好效益。村上依託蔬菜基地,建立了農機合作社和農業種植合作社。現在農機合作社有大型拖拉機11臺,無人植保機一架,為壯大集體經濟,財政局獎補143萬,農戶入股35萬,入股農戶每年分紅10%,村上收入14.3萬元,農戶分紅3.5萬元。種植合作社有村書記、主任帶頭,黨員積極參與,企業家積極響應加入,帶動村剩餘勞動力增加收入,發家致富。謝家灣供港蔬菜基地的建成,標誌著張掖蔬菜“東進西出”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對推進張掖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做強做優綠色高端蔬菜產業,成為增加村民收入的又一支柱產業。

謝家灣村的另一支柱產業,就是“烏江貢米”,近幾年,經專家論證、技術革新、村民多次試種,“珍玉一號”成為謝家灣“烏江貢米”的當家產業,站在稻田邊,那一塊塊綠中透黃的稻穗隨風搖曳,一道道碧波從你眼前掠過,讓人不由想起〔明〕弘治初年,甘州行太僕寺卿(後官至刑部右侍郎)郭紳有《觀刈稻詩》:“甘州城北水雲鄉,每至秋深一望黃。穗老連疇多秀色,實繁隔隴有餘香。始勤東作同千耦,終慶西成滿萬箱。怪得田家頻鼓腹,年豐又遇世平康。”

如今的謝家灣村,已是遠眺新村如畫卷,近觀樓院好風光;湖光天色妝仙境,疑是蜃樓落異鄉。那些見證了改革開放四十年風雨歷程的謝家灣村老人們,經常聚在小區廣場曬太陽,他們享受改革春風的溫暖,更享受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關於“三農”政策落實帶來的幸福。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現在社會好了!我們要好好享受生活!見證祖國的每一天變!

謝家灣村的四十年,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縮影。這四十年,村裡的孩子也已長大,他們或經商辦企業、或在祖國各地打拼奮鬥,但他們都不曾忘記村莊,不曾忘記給們他滋養、讓他們茁壯成長的黑河甘霖和村莊的親人朋友。每到節假日,在外奮鬥的孩子們回來,看望父輩,看望村莊。看到高樓林立,水草肥美,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和諧進步,文化繁榮昌盛,村民安居樂業的輝煌局面,讓遠航的遊子渴望回村築巢,為建設美麗鄉村釋放熱情和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