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国风”吟唱来源于多民族中国早期北方文明,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农耕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处境的不平和争取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中国是人类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农耕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今天世界而具有深远意义。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2018年7月我们自驾来到了吐鲁番葡萄沟旅游参观,几个月后从新疆晨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吐鲁番鲜葡萄2018年卖了17.7亿,你吃了多少?》这个文章令人愉快,是啊,你吃了多少呢?这个还真不好说,总归,自费、赠送还带了一些在车子上,不在少数。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作者妻子在葡萄文化长廊留影)

那天在葡萄沟参观了近七个小时,几乎全部走遍了吐鲁番葡萄沟,深入到了葡萄沟一些边缘偏僻地方。葡萄沟不错,当地人民付出了辛勤劳动,从葡萄产业已经形成的规模化来看,这个地方走到今天,不容易。

这里以前种桃树 ,后来改种葡萄,经过许多代人艰辛努力,发展成为中国葡萄标准。据说吐鲁番的葡萄还得到过乾隆爷赞扬,当地人为此非常自豪。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作者在葡萄沟留影)

吐鲁番以前种桃树 ,后来改种葡萄。重要在“改种”。它的创新思想从何而来?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眼前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来自于创造,可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今天的世界。吐鲁番人在几百年前敢于抛弃原有的耕种,改种新产品,其不抱残守缺的思想魄力具有革命性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大名鼎鼎的葡萄沟)

这里阳光充沛,有一条河流从葡萄沟穿过,河流窄小,水情湍急,常年不断。当地住民群落栖息在葡萄园中,参观时,不时有“弹拨尔”、“热瓦甫”等一些充满民族文化情趣音乐从他们的院子里传出来,当地住民生活祥和快乐。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吐鲁番葡萄展览馆)

改种后的葡萄由于质地甜蜜声名远播四方,可能作为贡品送达了京城,才有了乾隆爷赞扬和赏赐。皇上的赞扬可能出于和蕃政策,但葡萄是关键。多少年了,吐鲁番的葡萄在全国响亮,并不来自皇上的赞扬,真正说话的是葡萄本身品质。今天这儿是全国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形成了系列相关葡萄产业链,成功来源于吐鲁番人的创造力。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葡萄沟园区内)

不可以设想今天仍种植桃树的葡萄沟是个什么样子,至少不会象今天这样名扬四海吧。据新疆都市消费晨报讯:2018年10月16日,记者从吐鲁番市林业局获悉,今年吐鲁番市鲜食葡萄销售工作已全面结束,累计销售鲜食葡萄36.3万吨,比去年增加5.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

这个数字大!真了不起!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葡萄文化长廊)

我无法用一个类似容器的东西来比喻上面所说销售鲜食葡萄的数量,它的若干万吨概念是那样迷人,令人深思的是吐鲁番先人们的勇气。

我很想知道当年吐鲁番先人们的勇气从何而来,走遍葡萄沟我没有找到任何文字说明葡萄沟的前辈“改种”这一伟大思想的出处,同时我也没有看到当地人们对于先辈壮举的表彰与纪念,没有碑、没有一个详细介绍,甚至吐鲁番葡萄展览馆里也没有。我想,可能葡萄沟的存在就是最好的纪念吧。有人说,生活就是不断尝试新鲜事物,葡萄沟的前辈们可能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朴素的思想,创造出眼前葡萄世界的吧。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葡萄沟遇见俩小女孩,美丽、纯洁)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在小女孩这儿卖葡萄干)

葡萄沟景区依山旁水,葡萄文化长廊、葡萄山庄、吐鲁番葡萄展览馆、吐鲁番维吾尔族民居民俗馆、阿凡提故居都在葡萄丛中或者说葡萄架下。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葡萄沟参观世界最大馕坑)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馕饼复制品及介绍)

据了解,今年吐鲁番市葡萄种植面积55.2万亩,约占全新疆葡萄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今年是吐鲁番市历年来葡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鲜销数量最多、平均销售单价最高的一年,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吐鲁番市林业局林果科负责人如是说。

葡萄园传来了歌声,国风悠扬表达了早期先民对土地的热爱,今天人们的歌唱,则更多来源于发扬创造精神在变革中再创造。我们不难从“改种”中看出这里的人民对土地的理解,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弹唱,融合葡萄事业拓展,架构出了新疆现代农业本质:变革与创造,同时也延续了多民族国风吟唱的传承。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阿凡提故居)

火焰山

《西游记》写道: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大小两件事,刚才说了葡萄沟的大,现在说小的火焰山。

有人问:火焰山有什么创造力呢?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吐鲁番火焰山)

火焰山景区平坦而辽阔,甚至不进景区大门,在外面也可以将整个火焰山一览无余,它作为景区在体量上来说很小。景区地表除了有几尊西游记故事雕塑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地面建筑物。这是因为火焰山地区酷热,管理部门特意将公共设施建在地下,比如餐饮、纪念品售卖、道具陈列、公共厕所、都在地下。吐鲁番火焰山富有“火”,火场物质东西是难以存留的。

但是有一支孙悟空的金箍棒立在天地间特别抢眼。金棍铁质,其实是温度计。我拍摄的时候,温度62度。

我和工作人员有段对话:

“你们这里太热了!”

“热还没有开始,7月最高地表温度可达85度。”

“?”

”这么热?这里应该没有冬季吧?

“冬季最冷时零下20多度。”

“!”

天!这样奇怪?本以为这里热可以代表一切,它竟然还可以冷到极致!我真是见识短浅哪。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作者夫妻在吐鲁番火焰山留影)

“创造力就是想出新鲜事物。创新就是制造新鲜事物。”

吐鲁番人改金箍棒为温度计,一如改“桃树”种植葡萄,事很小,小到微不足道,其创造力、想象力却了不得。金箍棒温度计它是世界唯一,其含义其引伸价值则可通达无限。

你想想看,多少人,不远万里,鞍马劳顿,来到吐鲁番火焰山旅游,他们就看一个温度计,还认为值,为什么?因为吐鲁番人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形式,带动了人们心中的意向:金箍棒顶天立地、横扫一切害人虫、除暴安良、勇于担当、正义、傲视、美猴王的意义、西游记故事......这个形式是一个让人们重新发现自己的终极表达。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吐鲁番人改金箍棒为温度计,妙!)

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姿态吹过火焰山,不安于现状,不断地创造,改革求新的孙悟空精神,推动了今天中国人的文明发展。

孙悟空调皮好动,不安分守己,敢于突破陈规陋俗,敢为天下先,他没有奴隶思想,追求与最高神佛之间的平等,保持心灵的自由,悟空精神显然是中国人民创造性生态缩影,叛逆、多变、乐观和坚持,不畏惧战斗,身经百战,打一次强一次,最终成为斗战圣佛。

从大小两件事,看国风中多民族的中国人创造力

(金箍棒温度计:60度!)

我认为,孙悟空文化是演绎今天国风的最好文本。

当今中国与世界距离从来没有如此之近,改变已经无处不在。眼前的世界和今后的岁月,技术与想象力的结合,没有人确切知道,下一个改变会发生在哪里。唯有孙悟空的百变形态与勇斗能斗敢斗可以立身。我愿孙悟空文化变成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人格和理想化身,睁亮火眼金睛看清世界,手持金箍棒扫除一切妖魔鬼怪。

小可塞耳的金箍棒将伴随国风高歌激励多民族中国人走向无限光辉灿烂之中。(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