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知道的“非遺”!—平輿絲絃道(二)

河南省“非遺”—平輿絲絃道(二)

您不知道的“非遺”!—平輿絲絃道(二)

絲絃道的形成時間和淵源無從查起,也沒有具體的文字記載,只能通過老藝人的口述中略知大概以及一些史料中進行推測。從收集的口述資料梳理中可知共有本源說和它源說兩種說法。

本源說

這種說法認為絲絃道源於汝河流域,是在古蔡州這個具有燦爛歷史的土壤中孕育、滋生出來的。古蔡州既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楚文化的特色。唐代的真陽(今正陽)《竹枝詞》譽滿中原,通過對流傳下來的四首《竹枝詞》進行分析,其中有三首就反映了當時的曲藝、歌舞、廟會之盛況。到了元、明,汝寧府的“攤戲”、“攤腔”遍佈諸邑。這些都與絲絃道有一定的血緣關係,由此可以推斷,絲絃道是由本地的曲藝而發展起來的。

它源說

一是源於開封說。這種說法認為開封的“清音”流入到汝南,由汝南的萬道同、其弟萬道榮以及弟子吸收“清音”的曲牌、伴奏等,經過一系列的融合,而變為現在的絲絃道。

二是河北流入說。這種說法認為清光緒年間的汝寧府知府錢口是河北保定人,由於思鄉心切,就從保定請來一種三絃書的曲藝,彈著類似河北落子戲的曲調,流傳於文人雅儒之間。在萬道同的支持下就在汝南落戶紮根,逐漸發展成為絲絃道。

三是南方傳入說。這種說法認為絲絃道自始至終的伴奏樂器都是以絲絃樂器為主,而在明清之前,曲有南北之分,南曲以絲絃伴奏為主,北曲以管樂伴奏。由此推斷絲絃道屬於南曲範疇,先傳入開封,然後又流入汝南,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絲絃道。

通過對絲絃道的曲牌和唱腔分析,絲絃道最初是由北方流入的曲種,具有河北梆子風韻,源頭很可能是河北三絃書,與當地的經濟、文化等長期轉化為當地特有的曲種,但名稱是由萬道同提出的。

您不知道的“非遺”!—平輿絲絃道(二)

絲絃道在清朝末期開始在豫南興起,這個時期由於是初始階段,被稱為“清音”,唱腔曲牌很少,唱詞也晦澀難懂,很難學唱,只在文人雅士階層流行,平臺百姓很少能聽到。到了民國十年左右絲絃道名字也由原來的“清音”改為“絲絃道”,汝南萬寨鄉的萬道同將開封鼓子曲(大調曲子)的唱腔曲牌揉進了絲絃道,大大豐富了絲絃道的唱腔曲牌,同時又根據當地的情況加以改進開始在豫南地區盛行。萬道同創建了絲絃道班,收了一大批徒弟,絲絃道班遍佈整個豫南地區,甚至流入到了淮陽縣以及外省,僅汝南絲絃道班就有40多個,藝人350多個左右。絲絃道發展民國二十年左右達到鼎盛,此時汝南設有山西、陝西、湖北、江西等地會館,汝南緊靠洪、汝河,水上交通相當便利,可以直接通往淮河、長江。這不但體現出商業方面的交易,也必然帶來文化藝術的交流。每逢正月十五左右,在會館的資助下舉辦鰲盞(即燈展),各種藝術聚集在一起交流,絲絃道藝人們圍桌而唱,場面十分熱鬧,不僅使得外來文化藝術流入汝南,也使得汝南本地的文化藝術走進其他地方,並與之融合。絲絃道發展到建國初時,漸漸地走向衰落,此時有的藝人開始做其他的工作,有的藝人被扣上民主革命的帽子,受到了鎮壓。由於各種不利的因素,絲絃道班也大都解體,藝人們把自己的樂器紛紛出賣,致使琴絃斷,歌聲息,人亡曲在,曾經繁榮輝煌的絲絃道,就此落下帷幕。直到上世紀90年代左右才開始受到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