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歷史悠久 文化厚重

平輿縣歷史悠久,是中國車輿文化之鄉,中國白芝麻原產地,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國防水防潮之鄉,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城市,全國文明縣城提名城市。

平舆: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路向陽

平輿名始於西周

平輿一名始於西周。據考證,平輿在夏、商時為摯地,摯人因這裡地勢平坦發明了太平車曰“輿”,始自有了平輿的美名。現仍然可考的遺蹟就有古摯地遺址、沈子國故城遺址、月旦評故里、安國古城遺址、袁安墓等。平輿歷史悠久,春秋時為沈國地。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攻楚平輿。明年,王翦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漢置縣,為汝南郡治。(距今2000 多年)光武封姚銚為侯邑。晉仍為平輿縣,屬汝南郡。高齊縣廢。隋大業初,析新蔡縣復置,仍屬汝南郡。王世充置輿州。唐初州廢,縣屬豫州。貞觀初,縣廢。天授二年,復置。宋仍屬蔡州。元省入汝陽縣。杜預曰:平輿縣北有沈亭,古沈國也。近《志》:平輿城,在府東南七十里。又江南《潁州志》:州西百四十里有平輿城,與新蔡縣接界。歷代時置時廢,1951年4 月復置平輿縣至今。

“月旦評”名揚天下

平舆: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月旦橋

古往今來,平輿縣歷史文化名人輩出,東漢末年名士許劭和堂兄許靖常評論鄉黨人物。經他們評論推薦的人物皆顯名於世,人稱許劭為“拔士者”。凡受過許氏二人品評的人,身價陡增百倍,名揚四海。曹操年幼時,為抬高自己的身價,也數次求見二許。許劭直言評論:“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由此而知名於天下。袁紹回鄉省親途徑平輿,因擔心受到“二許”譏諷影響聲譽繞道而行。因每月初一品評都要更換題目,因此又稱月旦評。許邵、許靖故居被譽為“二龍里”。平輿縣城的古巷“二龍里”至今仍然存在,許邵、許靖籌資興建的橋亦稱為“月旦橋”。

“不畏強禦”陳仲舉

平舆: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陳蕃像

東漢名臣陳蕃以一語“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而名震天下。現平輿縣城北關其墓址遺蹟猶存,因其剛正不阿,被世人稱為 “不畏強禦陳仲舉”。

《後漢書》對陳蕃的評價:功雖不終,但信義足以攜持民心,漢世亂不亡百餘年間,數公之力。他是平輿縣有史以來所出的最大官員。一千多年前,陳蕃從雜亂小屋中走出,官居太尉、太傅、尚書等職,鉤黨錮於冤獄、佐幼主於危世,成為東漢末年首屈一指的重臣。“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陳蕃與徐孺子,一官一民,一飯一榻留下了尊重知識,禮賢下士的千古佳話。縣城內陳蕃路、陳蕃公園皆以其名命名。

張飛勒馬看古槐

平舆:历史悠久 文化厚重

古槐

緊鄰月旦小島北側幾百米的地方,有一棵參天古槐,這棵古槐相傳為漢時所植,樹基距地面有一米多高。相傳三國時期,張飛行軍路過此槐,見樹高大,遂勒馬止步,讚歎不已,從此留下“張飛勒馬看古槐”的傳說。《平輿縣誌》文物一章記載:縣城西塔寺街西段路北,有一棵枝葉茂盛、頂如華蓋、遮蔭600多平方米的大槐樹,樹高17米,幹粗4.2米。明代著名文人李尚苑《過平輿看古槐》詩云:“聞道平輿有古槐,世人傳說漢時栽。千年神物獨存種,百代靈根自葆胎。”此樹歷經千年滄桑,雖然開裂的樹幹不得不用幾根粗如手臂的鐵條箍住,卻依然蒼勁挺拔、生機無限。這棵古槐不但有這麼好聽的歷史故事,還有美麗的傳說。唐傳奇小說《槐蔭記》中說董仲舒之父為董永,董永“少家貧,性至孝,父死無錢葬埋,於是賣身為奴。葬父後到買家去做工,途中碰到下凡遊玩的王母第七女,仙女看其老實,慕其孝,遂愛之。婚後3個月,仙女被天帝追回,臨別時留下一帛,上寫道:明年某月某日,到槐蔭樹下取子。第二年,董永如期而至,見一襁褓小兒,即抱回家撫養,此子即是仲舒。”這一傳說後被擴充修改,就是著名的《天仙配》,又稱《槐蔭記》。因古槐的美麗故事,平輿縣的城關鎮也改為古槐鎮,現仍在使用這一名稱。

“胎教之母”太任

另據《史記》記載:太任是周文王的母親,是殷商摯地(今平輿)首領的次女,嫁給周王季歷為妻。太任品行端正,誠實莊重,聰慧善良,平時只做有德的事情。在她懷孕的時候,“目不視惡色,耳不聞淫聲,口不出傲言。”據傳她是我國第一位重視胎教的母親。

大家都說文王因為母親的胎教,生來就聰明和高聖,太任教其一他能識其百,終於成為周王朝的締造者。太任與太姜、太姒並稱為“周室三母”,並被公認為我國第一位重視胎教的偉大母親。在今平輿縣城月旦坪北岸保留著太任當年浣紗的遺址。

盛於東漢的“汝半朝”

平輿悠久的歷史當中,曾經出現過一個文化燦爛、群賢輩出的時代。這個時代足以讓平輿的後人自豪,這就是起於西漢、盛於東漢的“汝半朝”。

漢武帝時設汝南郡,當時的郡治所就在今平輿縣射橋鎮古城村。據後人統計,當時汝南郡人入朝為官600石以上職位的就達60人,《後漢書》中有名有姓有傳的更是數不勝數。因此,史書上稱:“漢末論黨季,汝南實其淵。”可見我們平輿人有多少在朝為官的。有記載的就有戴憑官至虎賁中郎將;周嘉,平輿人,官至尚書侍郎;何並,平輿人,官至隴西太守;許訓,平輿人,官至司徒。許相,平輿人,官至司空。清人顧泰民在遊歷袁安故里時寫詩稱:“縱是汝南多月旦,應教此事獨推袁。”一方面說“月旦評”出了許多鄉賢,另一方面又感嘆“月旦評”名揚天下。

李屯鄉的普照寺塔

在平輿縣城北20公里的射橋鄉古城村有沈城遺址,如今還保留著押龍溝、綁龍樁和斬龍臺等遺蹟。李屯鄉的普照寺塔,又名秀公戒和尚塔,位於李屯集西1.5公里普照寺村,寺院早毀,僅存此塔。此塔建於金明昌五年(1194年),高7級14米,平面呈六角形,為密簷式磚砌塔,塔壁錯縫平直,各級簷層磚模仿木斗拱。三級南面設塔門,北面設望窗,四至七級均設虛龕。塔身逐級內收,頂部裝石制仿法輪塔尖。整個建築結構嚴謹,展現出古平輿人高超的建築技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