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黃河冰凌放 萬排齊發向東流

“二月黃河冰凌解放 萬排齊發向東流去。”

這是在某次活動中,二月河向觀眾闡述的“二月河”的含義。

“我的小說寫的是三四百年前的事,凌解放這個名字雖好,但和這種古典題材不太相稱,我捨不得改名,就想到了二月河。‘河’特指黃河,二月的黃河正是凌汛,冰凌解放,萬排齊發向東一瀉而去,非常壯觀。這同時暗含了我的原名——凌解放。”


二月黃河冰凌放 萬排齊發向東流


那時的二月河操著一口河南話向臺下觀眾解釋自己的名字,簡單而真誠,就像他原本的名字一樣質樸。

二月河在1945年農曆九月出生於山西省昔陽縣,那是抗日戰爭勝利的一年,“凌解放”與“臨解放”諧音,帶有盼望和迎接解放的意思,這三個字刻著那個年代的特殊烙印,也包含著家人對這個嬰兒深厚的祝福。

四十年後,《康熙大帝》第一卷正式出版時,凌解放首次使用“二月河”作為筆名。

“二月河”是凌解放的開始,也是“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的開始。


二月黃河冰凌放 萬排齊發向東流


也許當時的二月河也沒想到,他的帝王系列竟然會成為不少人對明清兩代歷史的啟蒙。根據他的作品而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不僅是影視作品中的經典,更是影響了這個時代人們對清朝歷史的印象。

二月黃河冰凌放 萬排齊發向東流


從某種程度上說,近幾年井噴式爆發的清宮類作品,基本都是二月河作品的“衍生品”,所以很多人都沒意識到,二月河水的影響力遠遠比我們認為得要深遠。

2018年12月15日凌晨,文壇泰斗二月河在北京病逝。

曾指導《雍正王朝》的女導演胡玫在微博悼念中寫道:

“我拍的第二部長篇電視劇作品《雍正王朝》就是出自他的長篇小說《雍正皇帝》的改編。第一次見到他是在1997年的秋天,記得我們約好了在國際飯店的頂樓見面,我想聽他談談對改編電視劇的要求,他說沒啥要求,想咋拍就咋拍,俺不懂電視劇。當時,他給我的印象是低調,質樸,人也特別的寬厚隨和。說是從未吃過自助餐,讓我教會他怎樣做才對。千萬不要鬧笑話,碗和盤子該怎麼端?——對比他對清史的深刻思考,和書中洋洋灑灑的文采,敦厚的他真是判若兩人。使人印象深刻。”


二月黃河冰凌放 萬排齊發向東流


編劇、製片人於正也在微博中悼念“看到二月河老師去世的消息很難過。我們文人一生,再多的名和利,終究還是要回歸精神世界的。精神上無法獲得滿足,這一生就算再好也沒有用,好好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這份工作吧,這一生不容易,每一步都要珍惜! ”


二月黃河冰凌放 萬排齊發向東流


也許就像是於正說的,我們都應該“迴歸精神世界”。

藝術作品使人方寸之間可見天地,足不出戶便能日行千里,從狹隘到寬闊,從閉塞到開明,文化行業越是百花齊放的年代,人民的精神越是富足,就越能產生衝破禁錮,自由而熱烈的靈魂。



二月黃河冰凌放 萬排齊發向東流



肉體隕滅但思想和自由便不死,這便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二月黃河冰凌齊放 萬排齊發向東去”

寒冬過後,必是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