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是我對生活豎起的中指

早起翻看朋友圈,經常發現從凌晨12點到6點,每個時間段都“夜貓子”在更新狀態。熬夜,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等聯合發佈的《2017年中國青年睡眠狀況白皮書》數據顯示,25.1%的人“常常會不想結束這一天”。

習慣熬夜的人們,是對一天美好的留戀?還是對明天未知的恐懼?也許,當熬夜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這背後包含著的,是諸多無奈。

@步痙雲

有人窮久了,突然一夜乍富,就會報復性消費。我也一樣,白天時間被別人佔的多了,晚上就報復性熬夜。

明明知道熬夜傷身體,有時候也確實困的厲害,但就是不想睡,躺看看天花板也要熬到十二點。

家人都不理解我這種行為,認為我有什麼手機依賴症和晚睡強迫症。其實都沒有,就是在心底深處不平衡,白天上一天班,都不是屬於自己的時間,即便啥也不幹,也難過和焦慮。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下班了,做完飯、刷完碗、洗完澡,看一眼表,臥槽,竟然已經九點多了,咋辦,老子要獨處、找回自我。於是只能跟流逝的錶針死磕到十二點,以一種四仰八叉的體位,佯裝看書充實自己,或者心不在焉的追兩集落下好幾周的美劇。

感覺只有在這些時候,自己才是自己。這種以犧牲健康,來換取生命真實感的報復,相對於其它,其實更顯得悲壯!

熬夜,是我對生活豎起的中指

@林朵

有時熬夜是為了緩衝對明天的恐懼和焦慮,彷彿自己擁有了一個逃避現實的時空。

以前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愛熬夜,那正好也是我工作上面臨一堆爛攤子的時候,每天都要強撐一口氣去處理無窮無盡的糟心事,結果就是我即使加班到半夜,回到家也要熬很久才會睡,因為心裡明白,當明天到來時,自己仍然需要面對一大堆新的麻煩。

如果立即上床睡覺,眼睛一閉一睜,明天就到了,所有的問題都直接擺在面前,無法逃避,但如果自己還醒著,那麼醒著的這段時間越長,離明天的到來也就越久,就好像偷來了一段緩衝地帶,在這裡不用面對明日那些糟心事,也不用為今日已完活的爛攤子負責任,它是一個時空間隙,把一切傷害和焦慮都擋在外面,身處其中就是安全的,自在的。

所以真是捨不得睡啊,彷彿越早睡著就越是虧了似的。

至於熬夜對身心的危害,比起面對明天的恐懼和焦慮,似乎也就不是需要首要考慮的問題了。

熬夜,是我對生活豎起的中指

@簡單心理

“報復性熬夜”的爽感,其實來自一種“補償心理”,屬於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

作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尋求“補償”自然是有好處的:它能成為維持心理平衡的內在動力。

但補償也分不同類型:消極性補償,例如事業失敗卻通過家暴獲得成就感;積極性補償,例如通過努力學習提升氣質克服容貌的不足;過度補償,例如為了奪回失去的時間加倍熬夜。

“過度補償”,往往其實無法給人真實情景的安慰。

我們會越來越懼怕第二天的到來,等到第二天如約而至時,自己也沒力氣承擔熬夜的各種後果,第二天晚上,只能繼續通過報復性熬夜尋求心理的“補償”。

長此以往,還可能造成“睡眠相位後移綜合徵(DelayedSleep-phase Disorder,簡稱DSPD)”,一種慢性睡眠紊亂。

要擺脫報復性熬夜的狀態,也不難,我們給你出幾招,主要幫你避免“過度補償”的心態。

1. 點一頓奢侈的下午茶

人都會希望能管理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行為,也就是“自我控制”。當我們抵禦誘惑、剋制某種衝動的時候,就是“自我控制力”在起作用。

而一旦自我控制過於苛刻,反而會導致我們更期待“補償”。相關理論認為:每個人自我控制的時候都需要消耗自身的“自我控制資源”,一定時間內,這些資源是有限的,資源愈充足,自我控制任務表現便愈好。

如果一個人在白天就耗光了所有“自我控制資源”,晚上就會“失控”——你會默許自己做任何事當做“補償”,這時,再想控制自己不熬夜就很難了。

所以,不如試著在一些小事上適當放縱,留下更多資源留給晚上的“熬夜心理戰”。當然,如果你自控力差到極致的話...這方法恐怕對你無效...

熬夜,是我對生活豎起的中指

2. 偷偷做點公司不允許的事

“被控制感”會直接影響幸福感,當人感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會非常消極,尋求“補償”的衝動也更強烈。

一項針對養老院的研究發現:同樣一批病人,那些被允許自己移動床和擺放花草的老人,比那些事事都被照顧的老人,活的更久更健康。

回憶一下小時候,上課悄悄吃零食、下課偷偷抄作業,是不是都會給你巨大的滿足感?這是因為你覺得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所以,主動做一些事,哪怕悄悄做點公司禁止的事,減輕自己的無力感,也許到晚上去“補償”的動力就沒那麼大了。

3. 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比如蹲個半小時坑

心理學講,“獨處”是一種能夠容納不同情緒體驗的開放性狀態, 對個體有積極的意義。

每個人都需要一段“與外界沒有互動,或者在意識上與他人分離,能夠自由選擇個人身心活動的狀態”,白天得不到,晚上就通過熬夜來補償。

所以,不妨忙裡偷閒,給自己一小段時間徹底放空,比如去廁所蹲半小時坑,都會讓你的情緒更加健康,減少進入“報復性熬夜”的頻率。

熬夜,是我對生活豎起的中指

4. 提前兩小時,刷牙、洗臉、關燈、上床

研究人員發現,遛狗、洗漱對睡眠來說“有時似乎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他們建議,把這些事安排在晚上早些時候進行,這可能是讓你縮短熬夜時間的一種方法。

此外對睡眠來講,光線也非常重要。人之所以會感到“睏意”,是因為大腦中某個部位(松果腺)產生了褪黑素(可以理解成催睡素),褪黑素達到一定濃度以後又會有某種反饋迴路使它停止分泌,這樣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生物節律”。

褪黑素的分泌是受外部光線影響的,當我們儘早關燈,生理激素便會做出反應。即使我們想“報復性熬夜”,“生物節律”也會控制你不會熬太久。

熬夜有風險,願你每晚都能安然入睡。

本文素材取自知乎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