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瓷器

瓷器

中國——瓷之國,全世界第一個燒出瓷器的國家。瓷器是百姓的日用品,是王公貴胄的奢侈品,還曾是中國最為主要的貿易出口產品,一度被歐洲的貴族瘋狂追捧,擁有一件中國瓷器是富有和高貴的象徵。

有人還曾提議將瓷器加入“中國四大發明”,變成“中國五大發明”。

現在去到博物館,瓷器也是極其主要的藏品,在很多博物館藏品數量上都佔著較大的比重。在拍賣場上,瓷器也是最主要的中國藝術拍賣品類之一,並且價格都非常不便宜。

中國瓷器發展史,往簡單了說,就是“百家爭鳴”到“一家獨大”的過程。

瓷器是由陶器發展而來的,大約在商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夠燒造原始瓷器了。而瓷器的真正成功燒造,也並非很晚,出現在東漢。

燒成陶器、原始瓷器、瓷器,三者之間有個最為重要的區別,那就是溫度。

當溫度達成,內在搞定,就開始了外在追求。

為什麼是屈指可數的百家爭鳴呢?因為瓷窯很多,但是種類很少。

東漢,瓷器真正燒造而成時,這段時間,還只有青瓷和黑瓷兩種,很單調。

東漢末年分三國,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家族終於迎來了一位新人,白瓷。

請注意,這裡的青瓷、黑瓷、白瓷,並非是完全單指一種顏色哦。青瓷裡面包含了青綠、青黃、青褐、青灰等;黑瓷裡面包含了褐、醬等;白瓷也有可能略黃或略青。

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釉料中鐵的含量。這個就比較學術化了,我們點到為止就好。

如果釉裡面鐵的含量低於1%,燒出來就是白瓷;在1%在3%之間,就是青瓷;超過4%,那就是黑瓷。古時候,原料比例與溫度都沒有辦法控制得很好,因此釉色不穩定,有很強的隨機性。

歷史的車輪滾向了隋代,在此時的瓷器家族裡面,青瓷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但是剛來的白瓷不甘示弱,它正在慢慢積蓄能量,厚積而薄發。

發展到了唐代,白瓷終於成功地站起來了,達到了可以跟青瓷抗衡的地步,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代表是來自浙江的越窯,北方的代表是來自河北的邢窯,所以也有“南越北邢”的說法。

可能有很多補過課的朋友知道,唐代還有一個特別著名的“

唐三彩”。但是,唐三彩其實不是瓷器哦,它是一種低溫燒造的陶器。儘管如此,唐三彩也是非常有歷史價值的,因為它畢竟有多個顏色啊,並且塑造精美、造型生動、影響廣泛,體現了絲綢之路的輝煌,而且到現在的價格也極其的不便宜的哦。

讀——中國瓷器

歷史的車輪再往前面滾一下,就滾到了中國瓷器發展的高潮階段,因為我們來到了宋代,瓷器真正百花齊放的朝代。

白瓷和青瓷,兩兄弟在這個朝代彷彿打了雞血一樣,變成了超級賽亞瓷。在這個朝代,有著我們最為著名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

“汝、官、哥、鈞”都是屬於青瓷系的,而“定”主要是燒白瓷的。

其中比較特殊的是鈞窯,雖然顏色非常不像青瓷,但是它確實是屬於青瓷系的。前面我們說到,釉的顏色是因為裡面的含鐵量決定的,而鈞窯則在這個基礎上,添加了一點兒銅,結果沒想到,竟然燒出了漸變的紫紅色,人們評價鈞窯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並且在宋代,還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事情。宋真宗趙恆有5個年號——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

是不是發現其中一個有一點點熟悉,宋真宗在他用景德年號的期間,賜一個燒造青白瓷的原名叫“昌南鎮”的地方為“景德鎮”。不知道他賜名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在後來,這個地方以這個名字成為了全中國,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的制瓷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