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那麼多大型隕石坑都是空的,隕石都去哪裡了?

洪湖的水浪打浪


對啊,隕石坑都在,隕石去哪裡了啊?

無論是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發現的190多處隕石坑,還是月球上佈滿著的一百多萬個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它們都只是坑而已,都沒有隕石,這就奇了怪了。

我想,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原因了,隕石坑,它終究是個坑,如果裡面還有隕石的話,應該叫做隕石山的。

隕石原本一直流浪在外太空,時不時的會經過地球附近,有些隕石靠近地球太近了些,就被引力拉了過來,原本速度就挺快的,這下子經過地球的引力加速之後,就更快了,20公里每秒都算是慢的,以這種速度在靠近地球時,首先在大氣層中,它就已經損失掉少部分的表面物質了,因為摩擦時表面溫度至少在幾千度。

有些質地不夠緻密,體積不夠大的隕石在空中就消失不見了,只有經得過大氣層的“考驗”才能順利撞擊地面。

不過有的還真不一定通過大氣層“考驗”之後就能撞擊地面了,通古斯爆炸大家都知道,還沒來得及撞擊,就在空中解體爆炸了,這是由於它的結構無法蘊含如此龐大的能量。

撞擊到地面的隕石,瞬間的高溫將使隕石呈現出“熔融態”,並直接氣化掉主體的大部分,而剩餘的物質將被濺散開來,裹挾著其它物質再次被拋射到高空,然後散佈在周圍幾十、幾百公里的位置,坑裡面殘存的隕石就極少了,有可能就只有一點而已,還都被歲月掩蓋掉了,所以,隕石坑中沒有隕石。


一枚遊戲科幻迷


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大多數圖片都是隻有一個隕石坑而從沒見過完整的隕石落在隕石坑內,這裡以地球為例,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隕石撞擊地球后隕石內的礦物質會被迅速氣化,變成類似蘑菇雲的蒸汽柱,另一部分隕石內的金屬物質會在撞擊地球后的高溫高壓環境下變成熔融狀態。

一般來說,隕石撞擊地球的速度大概是10公里每秒,撞擊地表的時間大概在千分之一秒左右,撞擊後的衝擊波會自下而上地沿著隕石和自上而下沿著地面傳播開來,半徑20千米的隕石會在接觸面上會產生最多500多萬倍的大氣壓力。

隕石瞬間就會被壓扁,同時衝擊波沿著地面傳播開來,如果隕石的半徑有20千米,那麼隕石坑的半徑至少有100千米,在這樣的高壓條件下加上隕石和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環境,隕石會產生原子彈那樣的蘑菇雲。

隕石內的硅酸鹽等礦物會被氣化和地表的塵埃一起漂浮在空氣中,變成濃濃的煙柱,最後灑落在隕石撞擊點的周圍,另一小部分沒有被氣化的隕石金屬,例如鐵、鎳則會變成熔融態冷卻後遺留在隕石坑內。


科學薛定諤的貓


地球上的隕石坑不計其數,在地球誕生的46億年以來,被無數大大小小的天體撞擊過,最大的一次撞擊莫過於形成月球。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了月球的產生,這個巨大的撞擊坑也被認為是太平洋。



地球上大型隕石坑的數量不多,上百個肯定是有的,諸如巴林傑撞擊坑那樣的巨大坑洞也是比較罕見的,因為地質活動可以磨滅這些撞擊坑,這也是撞擊坑中沒有看到巨大隕石的一個原因。隕石撞擊不亞於核彈爆炸,高溫高壓都可以摧毀隕石的主體結構,然後被地質活動掩蓋過去。6500萬年前襲擊地球的小行星摧毀了恐龍,但這個撞擊如今已經沒有了,撞擊地點位於加勒比地區,但在遙感衛星圖像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撞擊的輪廓。許多撞擊坑被地質活動掩蓋,有的被海水覆蓋,留下來的就更少了。隕石在撞擊過程中已經分裂,帶到了各個地層中,因此我們時不時都可以看到一些隕石被發現,也有火星上的隕石等。

摧毀恐龍撞擊直徑達到180公里之巨,比巴林傑撞擊坑還要大不知道多少倍,後者只有1200米寬,就已經非常震撼了,形成在5萬多年前。可想而知,撞擊坑、隕石都會隨著地質活動而消失,小行星剛剛撞擊的時候隕石碎片還是有的,比如車里雅賓斯克的隕石雨襲擊,地面上還有隕石碎片。時間可以磨滅一切,包括隕石碎片和巨大的撞擊坑。

那麼隕石都去哪裡了?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回答之前我們來先做一個簡單的科普。

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兩級略扁的橢圓形球體,地球其中約29.2%(1.4894億平方千米)是陸地,其餘70.8%(3.61132億平方千米)是水。陸地主要在北半球,簡單的從概率學上來說大部分隕石最終回落到海洋裡,無法被準確觀測記錄到。



第二點,隕石坑。

在漫長的地球地質演化過程中,滄海桑田,很多地表特徵消失了,如今已經很難說的清楚。至今仍舊有大批學者對地球上的盆地產生與隕石關係做大量研究。可惜時間上來說地質構造的影響太大,難以蓋棺定論。經常被人拿來說事的比如墨西哥灣的形成。



第三,隕石結構與能量

隕石在傳統上被分為三大類:石隕石是岩石,主要的成分是硅酸鹽礦物;鐵隕石有很大部分的成分是鐵-鎳;石鐵隕石則包含大量的金屬及岩石的成分.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是混合體,金屬被岩石粘貼到一起。

隕石與大氣的相對速度與隕石體進入地球的方向有關,如果與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過每秒70公里,如果是隕石體趕上地球或地球趕上隕石體而進入大氣,相對速度為每秒10餘公里.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彈出槍膛速度的10倍,這一速度足以與大氣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燒發光。 燃燒的高溫將融化掉大部分隕石,隕星將有極大幾率會解體(可以百度俄羅斯近年的隕石墜落視頻),最終形成隕石雨(晚上叫流星雨)。

因此,高速運動的隕石與地面撞擊就比較容易理解,可以想象到最後的撞擊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在撞擊瞬間,隕石進一步碎裂分解氣化,這也是絕大多數隕石坑內只有一丁點隕石的原因。

最後,那麼多隕石哪個不珍貴。近代可以被準確識別的早被科研機構各地玩主搞走了。再年代久遠的,出了專業人士,誰也不懂。


隕石在超高速衝向地面的過程中,絕大多數已在與空氣磨擦的高溫狀態下,徹底融化成一團液態的熔漿。並在撞擊地面砸出隕石坑的那一瞬間,徹底飛濺散射成氣化的塵埃了。這就是隕石坑裡找不到所謂隕石的原因所在!

比如砭石,老祖宗刮痧使用的這種石板就是來自隕石的衝擊後,融化覆蓋到地表的一層。


震旦講武堂


曾經有妹子問我,為啥隕石每次都那麼準確撞入隕石坑,我先解釋說就像一個蘿蔔一個坑,她不理解。我趕快說:當然是隕石上裝有導航啦,妹子恍然大悟:哦哦,這樣啊。

其實不光是地球上,就連月球上的那些月海都是隕石坑,金星和水星上也有很多大型的隕石坑,那麼撞出這些大坑的那些隕石都跑哪裡去了?

首先,這些隕石都是在太空中按自己軌道運行,或者遊蕩在太空中,當靠近行星等大型天體時,就會受到吸引,像蘋果掉到地面上一樣,不過他們撞擊的速度比較大,能量也非常強。

對於零碎的一些小隕石,在進入地球大氣時,就會因為摩擦而銷燬一部分,其他的小碎片落地時,可能會撞入到地面以內,鑽進鬆軟的土壤中,留下深洞,這樣的小隕石是可以被挖出來研究的。

而當比較大型的隕石撞擊到地面時,由於有較大的質量和很高的撞擊速度,撞擊地面時,巨大的衝擊力會把大隕石撞碎濺射到周圍,而動能轉化的熱量產生瞬間的高溫也足以把殘存的隕石汽化掉。這就是題目所描述的情況,大型的隕石坑看起來都是空的。

如果更大型的天體,比如像六千多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那撞擊的能量比地球上所有核彈的能量還要大上幾個量級,撞擊產生的煙塵足以改變地球的氣候,從而引起恐龍的滅絕。

再往早一點追溯,有些理論還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大約40億年前,地球被來襲的小行星撞擊,濺射出的地球和行星的碎片最終匯合形成了月球,這就是月球的天體撞擊形成學說。



量子實驗室


地球上的隕石坑不計其數,在地球誕生的46億年以來,被無數大大小小的天體撞擊過,最大的一次撞擊莫過於形成月球。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導致了月球的產生,這個巨大的撞擊坑也被認為是太平洋。

地球上大型隕石坑的數量不多,上百個肯定是有的,諸如巴林傑撞擊坑那樣的巨大坑洞也是比較罕見的,因為地質活動可以磨滅這些撞擊坑,這也是撞擊坑中沒有看到巨大隕石的一個原因。隕石撞擊不亞於核彈爆炸,高溫高壓都可以摧毀隕石的主體結構,然後被地質活動掩蓋過去。6500萬年前襲擊地球的小行星摧毀了恐龍,但這個撞擊如今已經沒有了,撞擊地點位於加勒比地區,但在遙感衛星圖像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撞擊的輪廓。許多撞擊坑被地質活動掩蓋,有的被海水覆蓋,留下來的就更少了。隕石在撞擊過程中已經分裂,帶到了各個地層中,因此我們時不時都可以看到一些隕石被發現,也有火星上的隕石等。

摧毀恐龍撞擊直徑達到180公里之巨,比巴林傑撞擊坑還要大不知道多少倍,後者只有1200米寬,就已經非常震撼了,形成在5萬多年前。可想而知,撞擊坑、隕石都會隨著地質活動而消失,小行星剛剛撞擊的時候隕石碎片還是有的,比如車里雅賓斯克的隕石雨襲擊,地面上還有隕石碎片。時間可以磨滅一切,包括隕石碎片和巨大的撞擊坑。


川陀太空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回答之前我們來先做一個簡單的科普。

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兩級略扁的橢圓形球體,地球其中約29.2%(1.4894億平方千米)是陸地,其餘70.8%(3.61132億平方千米)是水。陸地主要在北半球,簡單的從概率學上來說大部分隕石最終回落到海洋裡,無法被準確觀測記錄到。

第二點,隕石坑。

在漫長的地球地質演化過程中,滄海桑田,很多地表特徵消失了,如今已經很難說的清楚。至今仍舊有大批學者對地球上的盆地產生與隕石關係做大量研究。可惜時間上來說地質構造的影響太大,難以蓋棺定論。經常被人拿來說事的比如墨西哥灣的形成。

第三,隕石結構與能量

隕石在傳統上被分為三大類:石隕石是岩石,主要的成分是硅酸鹽礦物;鐵隕石有很大部分的成分是鐵-鎳;石鐵隕石則包含大量的金屬及岩石的成分.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是混合體,金屬被岩石粘貼到一起。

隕石與大氣的相對速度與隕石體進入地球的方向有關,如果與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過每秒70公里,如果是隕石體趕上地球或地球趕上隕石體而進入大氣,相對速度為每秒10餘公里.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彈出槍膛速度的10倍,這一速度

足以與大氣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燒發光。 燃燒的高溫將融化掉大部分隕石,隕星將有極大幾率會解體(可以百度俄羅斯近年的隕石墜落視頻),最終形成隕石雨(晚上叫流星雨)。

因此,高速運動的隕石與地面撞擊就比較容易理解,可以想象到最後的撞擊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在撞擊瞬間,隕石進一步碎裂分解氣化,這也是絕大多數隕石坑內只有一丁點隕石的原因。

最後,那麼多隕石哪個不珍貴。近代可以被準確識別的早被科研機構各地玩主搞走了。再年代久遠的,出了專業人士,誰也不懂。你這麼一說,朕小時候還老惦記家裡茅坑裡的石頭是不是隕石呢!


Superfunny知識工坊


地球上有那麼多大型隕石坑都是空的,隕石都去哪裡了?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必須瞭解隕石和隕石坑的基本知識!

隕石是從行星際空間隕落到地面的固態物質。在隕落過程中,由於這些固態物質與如地球等星體大氣層碰撞,通常出現火球和雷鳴般的音響,俗稱火流星。而穿過大氣層的剩餘固態物質最終必然要和行星體進行碰撞,就會形成低窪地,就稱為隕石坑或環形山。

而在這一碰撞過程中,這些固態物質必然會碎片化,變成很多更小的碎片。其中的很多碎片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侵蝕作用和古老地貌被較年輕沉積物覆蓋而不能被發現。而只有其中的一少部分可以被後人所發現。

因此,很多隕石坑裡面看不到太多隕石碎片,是由於物理作用加侵蝕作用加沉積作用。但是科學家依然可以從隕石坑中的鎳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超高含量來推測它們是來自於太空,而不是地球自己的岩石!


地震博士


地球上有那麼多大型隕石坑都是空的,隕石都去哪裡了?


首先,我們的地球誕生至今應該有46億年了,漫長的歲月中也都被隕石撞擊過無數次,那麼隕石去哪了呢?咱們先看看比較大型可見的,根據資料,我們的月球形成就是因為一次火星大小的隕石撞擊,然後才有看月球,而這個坑就是如今的太平洋。


然後,大約在6500萬年的時候,又有一顆巨型的隕石撞擊地球,撞擊的地點應該就是今日的加勒比海區域,那次撞擊導致恐龍滅絕,雖然這是個假說,但是看地圖就會明白了,加勒比海地貌呈圓形分佈,很明顯的撞擊輪廓。


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撞擊,我想大家都會奇怪,隕石呢》?

如題的主角,到底去哪了?其實 這個問題也不難理解,打個比方說吧,一顆炸彈把地面炸出一個坑,請問你能在坑內找出彈片嗎?這個不能把?所以何況那種大型的隕石呢?我們自然找不到,因為隕石在撞擊時肯定四分五裂飛走了,小的隕石會被大氣層燒燬,既然我們找不到大隕石,但是我們可以找到小隕石,小隕石主要成分是鐵,但是作為武器是非常不錯的,從古代所傳說的天外玄鐵所鑄神兵就可看出隕石的價值,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前流落地球的隕石不斷分解,已經跟普通石頭無異。



心揚一九八八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它是一個世界難題!為什麼呢?在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的遺址上、科學家團隊不止一次的調查過隕坑現場!大家最關心的也就是隕石究競哪裡去了?可是幾波下來也沒有一個團隊能找到有關隕石碎片的只片蹤跡。也有部分科學家放棄了這種說法、認為通古斯大爆炸與隕石無關、可以考慮別種的事件!因為它沒有留下象隕石坑那樣典型的圓坑!

現在、我們把以上沒有留下隕石坑的典型案例排除在外!專說有坑隕石的事件!為了更進一步分析和方便比較、我把隕石坑做一個分類處理!一種是中間留有隕石的隕石坑!另一種是中間不留隕石的空隕石坑!通過歸類後、我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我們會發現凡是大坑總容易是空坑、凡是小坑總容易是實坑、於是我在想:大隕石落地時的能量大小就是決定它炸不炸的先決條件、可想而知:大隕石受到空氣阻力的能量是隨它的總重量增加而增加的、一棵相當大的隕石如果它的成份特殊、數秒鐘幾千度高溫仍然不能使它的內外熱差而分裂、它就會一直整體砸向地球、這時、它的重量總是和阻力成幾何數倍增的、特別是到了低空、由於空氣密度也在增加、所以快到地面時隕石能夠承受的力量快到爆炸的臨界點了、有的隕石乾脆在大氣中就爆炸了、(碎塊式炸裂)但有的仍然沒能達到爆炸的數值、只是在隕石著地的瞬間、阻力的強度突然暴增、使隕石的原子核之間所承受的壓力超過了核彈引爆的級別時、爆炸必然發生、而且、這個爆炸是在隕石和撞地的同時進行的、(可不是剛接觸地面)所以說、隕石坑的直經往往要比隕石的直徑大的多、坑也較隕石的直經深的多、炸出來的碎片也就到了灰飛煙滅的地步。但是隕石的總質量一定是在隕坑周辺以原子炭沿圓周放射狀分佈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隕坑越大、反而隕石越難找到的原因。相對於小隕石、由於能量有限、所以落地時、它的能量總是達不到爆炸的臨界點而埋於隕坑之中。同時、我們的這一推論也可得到空中爆炸隕石的有力佐證、說明了、能夠維持到和地面接觸才暴炸的隕石它的威力會更強大!換句話說、就是在空氣中都已經有受不了而爆炸的、何況在碰到地面的強度呢!在這種情況下不爆炸才會不正常呢!而且導熱越好、爆炸的可能性越小、這也是地球上己發現的大隕石大都含鐵量高的原因、相反石隕石和冰隕更容易爆炸!本人不才、也只能分析這麼多、有不同意見可多多包涵!必經它是擺在我們面前從末探索過的新問題。不足的地方很難免、我們可以心平氣和的交流、但最好不要光噴不講理、我一定會接受有益的說法的!謝謝!


上帝從不胡弄人


坑越大,越找不到隕石。能找到隕石的,一般都沒什麼坑。


原因很簡單,能撞出大坑的,都是能量巨大的,在這樣的撞擊下,隕石還有地面被撞處的地表岩層,都會在巨大的能量下高溫、汽化,變成一堆渣渣,或者可能連渣都不剩,而是粉末了。風一吹,散了。


那麼什麼樣的地方能撿到隕石呢?比較多見的是,是在半空中爆炸的隕石。隕石落入大氣層後,在下落的過程中,與大氣摩擦摩擦,變得很熱,然後爆炸,炸成很多小碎片。這些碎片掉在地上,雖然也會砸壞花花草草,但是體積小,一般砸不出大坑。這樣的隕石,一般可以在地上撿到。


可以參考俄羅斯車裡雅敏斯克的,隕石爆炸,震碎了很多窗戶,人們從四周幾十公里的範圍內,一共撿到上千塊隕石。


也曾經有人打隕石坑的主意,有名的故事是美國的巴林傑隕石坑,一個叫巴林傑的工程師,傾家蕩產地挖了很久,期望能在隕石坑裡弄出隕鐵,但是鐵礦還比較值錢,但是最後毛也沒找到。


如果真的特別想找隕石,有一些地方可以去。最有名的是南極的格羅夫山,那是咱們中國科學家的勢力範圍,從哪裡找到了上萬塊隕石了。倒不是那邊特別吸引隕石,而是隕石掉到南極冰蓋、進入了冰層之後,冰層運動,正好到格羅夫山,冰層消融,隕石就留下來了,於是富集到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