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姓氏來源)

其一:出自贏姓,其始祖為以擅於駕車著名的造父。

西周時期,傳說顓頊帝的子孫,有一個名叫造父的,他善於馴馬和駕車,深得周穆王的喜愛。周穆王西巡去見西王母時,乘坐的就是造父在桃林一帶挑選的八匹駿馬拉的車。正當周穆王在西王母那遊玩樂而忘返的時候,徐偃王叛亂了。造父及時駕車護送周穆王回都城,因為造父護送周穆王回都有功,周穆王便把趙城賜給他作為封地。造父的後代們就以封地為姓,世世代代都姓趙。到了春秋時期,造父的第五世孫趙夙到晉國做將軍,趙家的勢力在晉國日益壯大。到了春秋末期,趙家的權勢更大,進一步與同為大夫的韓家和魏家瓜分了晉國,成立了趙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後來,趙國越來越強大,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共二:出自他族改姓。

由匈奴、南蠻等少數民族改趙姓或趙宋王朝賜姓而來。如《漢書》所載,趙安稽,本匈奴人。《舊唐書》中記載,趙曳天,南蠻人。五代時期的趙國珍,原是牂牁酋長的後裔等。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郡望堂號)

天水郡:西漢時期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此支趙氏開基始祖為代王趙嘉。

潁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此支趙氏開基始祖為西漢京兆君尹趙廣漢。

趙氏堂號有“天水”、“孝思”“半部”等。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繁行變遷)

趙姓發源于山西。到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滅亡時,趙姓已分佈於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秦初,始皇派趙公輔任西戎地區的行政長官,居住在天水,很快就繁行成當地大望族。同時,趙王趙遷因流放到今湖北房縣,子孫在今湖北繁衍;後趙佗建立南越國,又把趙姓推進到兩廣。由涿郡趙氏趙國胤建立的北宋,使趙姓人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自宋代以後,趙姓遍佈全國。

趙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排行第七位的姓氏,總人口約275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29%,主要分佈於黃河沿岸的省份和東北地區。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歷史名人)

趙雍:就是趙武靈王,他實行“胡服騎射”,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方法,以增強軍事力量。同時積極倡導國家制度和文化風俗的改革,使趙國成為戰國時期僅次於秦國和齊國的軍事強國。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趙勝:平原君趙勝,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以“食客數千人”著稱,曾任趙國宰相,著名的成語“毛遂自薦”就是源自毛遂向趙勝自薦的典故。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趙雲:字子龍,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有膽有識武藝高強,在漢中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軍士們都稱他為“威武將軍”。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為加強中央集權,策劃了“杯酒釋兵權”的事件,提們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趙孟頫:元代傑出書法家,精書四大家之一,精於正、行書和小情,筆法國轉道麗,人稱“趙體”。在繪畫方面,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趙普:字則平,北宋名相。足智多謀。,後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普三世孫概自洛陽遷亳,為亳州始祖。五世孫趙氏始祖。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百家姓中趙姓竟有如此大的來頭!

是不是沒想到趙姓還有這多的歷史講究知識,哈哈哈歡迎關注,各位看觀還想聽什麼姓的歷史故事,留言讓我慢慢敘來。至於上期節目講解的是王姓,有興趣的可以關注瞭解一下,十分感謝關注,有不足的地方請指出,餘十分感謝。

最近這段時間專門開百家姓系列,歡迎關注瞭解自已的姓氏由來哦。

姓是標誌一個人家族系統的血緣符號,是中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家族情懷。

“趙錢孫李”中蘊含著歷史密碼,

“周吳鄭王”裡隱藏著文化玄機。

本文文獻來自《中華姓氏全書》

歷史冷知識

震驚!歷史文化名人原名竟然叫“狗子”

《史記》的記載,司馬相如年少時,父母給他起的名字為“犬子”。換句話說,他以前叫司馬狗....後來長大了他意識到這個名字念起來實在有些困難,再加上自己的愛豆是藺相如大大,故而把名字改成了“司馬相如”。

三餐?想多了,古代都只吃兩餐,你還敢繼續吃?

“三餐制”始於宋朝。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西漢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減一日三餐為兩餐”。宋代經濟繁榮,酒肆不再如唐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而且夜市晚上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一頓晚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