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栽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成活率,原来都在这里!

园林绿化承载着“青山绿水、蓝天”的使命,在现代园林绿化过程中,为了更快的植树成林、快速形成景观效果、以及其他的一些需求,往往需要移栽大规格树木,可是大树移栽成活率又极低,造成大树成活困难的原因都有那些呢?大树移栽成活困难的原因概括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部原因主要包括(1)细胞再生能力弱;(2)主根系吸收能力差;(3)枝叶蒸腾量大;外界原因主要有土壤、温度、水分、光照条件不适宜等。下面我们学习下如何克服大树移栽成活困难的原因及补救?

1、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1) 断根。在移植前的树体休眠期或生长相对缓慢期,按树干胸径3~5倍为半径划圈,沿圈挖宽30~40 cm、深50~70 cm左右的沟,遇粗侧根,用手锯或电锯锯断,保持切口平滑,以防腐烂,而后填入疏松肥沃土壤,每填20~30 cm即踩实,填满土后浇水。

(2) 修剪。断根后,根据所断根占整个根的比例修剪枝叶。对伤口不易愈合和不能及时形成愈伤组织的树种,应采用人工强行疏叶(摘叶)的方法替代。枝条修剪宜粗不宜细。修剪程序一般为:病虫枝、徒长枝、重叠枝、异势枝、弱枝、过密枝、中央主干枝(此修剪主要运用于裸根移栽)。注意切口要隐蔽、平滑,尽量在竖直地面方向,大的切口应用养护品-创可涂或沥青封口,防积水腐烂。

(3) 缚枝。为便于运输移栽,在运输前还要对树身进行缚枝。分枝较矮、树冠松散的树木,用绳索围拢拉紧树冠;从基部开始分枝的树木,如松柏等,将草绳一端扎缚于盘干基部,草绳按自下而上的方法将树身围拢扎紧;容易折断的树木,如黑松等,将枝干与树干间用木棍等固定,形成相互支撑,可防止枝干折断。

(4) 裹干。树干离地面1~2 m以下部分,用草绳包扎厚5~10 cm的稻草等软性材料裹住。

2、移栽后的管理

(1)保湿 移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晴天隔2~3 d后浇第2次水,隔1周后浇第3次水,以后浇水间隔期可适当拉长。对珍贵和特大喜湿树,如香樟等,可采用树冠喷水、喷雾加以保湿,以不淋湿表层土壤为度。注意连日降雨不停,应地表遮雨,以防长时间积水浸泡,造成根系腐烂。

(2)固定 高大的乔木,如山白杨等,栽植后应随即以支柱支撑加固。一般立3根,以支点不低于树高2/5,支柱与地面夹角不大于60°为佳。

(3)遮阴 喜阴树种,如云杉、粗榧等,移栽后若阳光过强,应搭架拉遮阳网,以防日光灼伤和水分过度散失。

(4)裹干 树皮呈青色或皮孔较多的树种,如华山松等,要用草绳将主干和接近主干的主枝紧密缠绕,减少水分蒸发,预防日灼和冻害。

(5)留芽 必须尽量提高芽位,在枝干较高部位留芽,芽位高则水势强,水分养分向高处运输,带动全株生长!

大树移栽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成活率,原来都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