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日產說過:"美國你好,這才是跑車"

片山眼中的跑車藍圖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美國日產社長片山豐被稱作Father of Zcar

因推廣美國DATSUN達特桑品牌以及建立銷售網絡而出名的片山豐,卻從未任職過日產本社。片山既不是工程師也不是設計師,他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就是跑車藍圖。

片山入職的1935年,日產在多摩川賽道舉行的比賽中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オオタ號。受有意量產跑車的鯰川義介社長委託,日產開發了裝備機械增壓發動機的超級達特桑,在一年後的比賽中取勝。之後達特桑不得不專注于軍用車輛的生產,在二戰結束之後,日產以最快速度開始了跑車研發。1952年戰後日本第一臺跑車DC3發售了,但是這臺車只是戰前型號的復刻而已。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1952年登場的初代DC 3,被稱作DATSUN SPORT。它的設計還是以戰前的型號為基礎,1957年推出了戰後設計的第二代S211

日產開始開發小型轎車,1955年推出了使用卡車底盤的DATSUN 110。1958年推出了使用1L OHV發動機的DATSUN 210。這臺車還參加了名不見經傳澳大利亞拉力賽,片山親自帶領同樣名不見經傳的DATSUN品牌取得了組別冠軍。他親眼見證了汽車運動對品牌的巨大宣傳效果。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1959年發售了不使用卡車底盤的藍鳥310。1962年生產了以310為基礎搭載了1.5L發動機的敞篷車SP310系列DATSUN FAIRLADY。1963年第一屆日本大獎賽中,它在B-II組別戰勝了MG、Triumph等英國品牌取得了勝利,當時的日產走在了日本汽車運動的最前列。

DATSUN登陸美國市場

當時的日產為降低成本必須擴大產量,想要擴大產量就必須增加出口。日產不瞭解美國市場,害怕失敗影響名聲,以DATSUN品牌出口美國。片山由於和上司的關係不好,從1960年開始被派到洛杉磯負責運營。雖然二戰過後的美國鬧了車慌,但是逐漸由歐洲進口車填補的市場也開始飽和了。原本任務是市場調查的片山,在港口注意到了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汽車,於是他告訴日產必須在美國建立銷售網絡。

片山沒有借用商社的力量,6個月後在洛杉磯建立了日產美國分公司,以副社長的身份建立西海岸銷售市場。當時美國並沒有多少人知道日產的DATSUN品牌,只能靠挨家挨戶尋訪以建立銷售網絡。日本人的服務理念讓西海岸的業績不斷提高,1965年片山當上了美國日產社長。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車間標語:質量是你親手打造的,不能靠檢驗提高

想要提升品牌影響力,就需要專門為美國市場打造汽車。來自澳洲市場的210和310顯然不夠,只要超過100km/h車就不穩了。於是片山把問題告訴日產,將日本的工程師請到美國,針對車輛缺點進行改善。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1967年美國車展時的盛況。由於品質提高以及擴充的銷售網絡,DATSUN品牌被美國市場接受了

隨著汽車品質提升,DATSUN的知名度也提高了。轎車的銷售越來越好,片山卻沒有就此滿足。實話說,當時的DATSUN產品是根據日本市場需求打造的,並不適合美國市場。想要提升品牌影響力,就要專門為美國市場打造汽車。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1965年推出的FAIRLADY 1600

1962年推出了DATSUN FAIRLADY 1500,以百老匯經典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命名。但是雙座敞篷跑車太小眾了。此時需要的正是一臺日常使用方便、不僅外形漂亮而且動力強勁的跑車。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其他日本品牌也沒有閒著,1967年豐田 2000GT和馬自達 Cosmo Sport也登場了。日產也推出了FAIRLADY 2000 SR311。不得不承認,與已經使用新一代技術的其他公司相比,日產明顯落後了。自己的FAIRLADY不過是模仿了歐洲車的外形和發動機而已。

拱手讓人的2000 GT

日產FAIRLADYY SP310和本應在1964年完工的YAMAHA A550X原型車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日產FAIRLADYY SP310和本應在1964年完工的YAMAHA A550X原型車

日產內部意見分歧,既然已經有了FAIRLADY和SILVIA,為什麼還要開發新跑車呢?

70年代名車系列中提到的豐田2000 GT項目前身,就是這臺日產和雅馬哈共同研發的原型車A550X。最終日產放棄它的主要原因是不滿雅馬哈設計的2.0L DOHC(雙頂置凸輪軸)發動機。在發動機蓋上到底是印日產還是雅馬哈,都讓雙方爭執得不可開交。

當時的日產認為過高的成本無法量產。即使真的生產出來,那麼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美國市場都難有銷售前景。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長寬高極其相近的三臺車

另一方面,豐田認為宣傳品牌需要一臺旗艦跑車。就和雅馬哈提出了想打造旗艦跑車的想法。復活的2000 GT得以借豐田品牌問世。入門版的Z僅售84萬日元,而豐田2000 GT售價高達238萬日元。2000 GT也的確因為高價和慘淡的銷量退市。

雅馬哈為豐田打造2000 GT時,只用了10個月就完工了。如此之快的速度令豐田的研發人員非常驚訝。隨後,豐田直接讓2號測試車在比賽中接受實戰檢驗。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如此之高的完成度,不得不說是有開發日產2000 GT的經驗在前。

為美國市場打造的入門跑車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片山告訴日產要開發一輛外觀像捷豹E-Type的車。圖為電動復刻版E-Type ZERO

在當時的美國市場中,捷豹E-Type以及保時捷911人氣最高。無論是性能還是外形都是一流的,但是價格過高誰也買不起。使用4.2L直列6缸發動機的捷豹E-Type,售價是6000刀。2.2L發動機的保時捷911 T要6000刀。而2.8L的奔馳280SL售價高達7000刀。即使是野馬這種大排量V8本土車型,在美國也要超過5000刀。於是,片山認為如果有一臺性能出色,性價比高的跑車一定會大賣。

一次回國的機會,片山親自來到日產總公司介紹他的想法,具體如下:

- 滿足美國日漸嚴格的安全法規,使用輕量的單體殼車身

- 與捷豹E-TYPE類似的長鼻短尾設計

- 機械方面既要保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又需要高性能

- 大排量大馬力的直6發動機

- 四輪獨立懸架,擁有跑車應有的操控性能

- 為喜歡逛超市的美國人準備足夠大的行李箱空間

既要為場地賽和拉力賽提供足夠強的基礎實力,又需要汽車應有的乘坐舒適性和實用性。顯然這兩個要求很難同時滿足。而且要大量生產的話,價格還必須極其低廉,車重也要適當。而且,車型在設計上也必須為FAIRLADY的主要市場美國進行定製。Z與其說是一款跑車,不如說是日產第一款GT車型。

車體設計也讓日產苦思冥想。是設計成敞篷車還是硬頂車呢?首先,美國有著發達的高速公路,也就意味著你有機會進行長途駕駛。對於這樣的時代來說,駕駛敞篷車不是一個舒適的選擇了。日產還考慮到了行駛噪音,氣密性,空調效率以及翻車時的安全性等問題,最終選擇了比較穩妥的硬頂方案。

使用GT-R同款發動機的Z432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1967年8月,設計部長原禎一宣佈了新車開發計劃。這一年正好是R380在第三屆日本大獎賽上獲得首勝的那一年。所以,FAIRLADY Z的企劃和技術基礎就是使用藍鳥的懸掛和R380的發動機。

1969年,使用L24發動機的240Z在美國推出。片山認為淑女的名字不夠陽剛,在美國市場直接使用了開發代號240。雖然也想為它起一個名字,但是想不出來,就用了工廠給它的稱呼“Z”。剛來到美國時的他認為,日產想造跑車需要花10年,結果只用了9年。

而且,作為一臺高性能跑車必須滿足許多人不同的用途,比如長距離行駛舒適性等等。Z432使用了GT-R同款的S20高性能發動機,主打美國市場的240Z使用了一臺適合日常駕駛的6缸L24發動機。Z432在1970年1月的日本汽車雜誌MotorFan測試中,取得了百公里加速8.7秒,0-400m加速15.5秒的好成績。比同時期的豐田2000 GT和馬自達Cosmo Sport都要快。

在駕駛感受方面,Z432與入門版S30Z相比,彈簧阻尼設定有所不同。Z和藍鳥的彈簧阻尼調校比較接近,而Z432會更硬一些。行駛質感和操控性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發動機和懸掛都給用戶選擇的空間,希望增加更多的受眾群體。這就是Z系列的最大特點。

最佳改裝基礎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活躍在賽場上的240Z GTS

日產為了宣傳Z,也將其投放在70年代的汽車賽事中。無論在拉力還是場地賽中,它的成績都不錯。在日本鈴鹿1000公里大賽上,分別在70年和73年由Z432和240ZR分別拿下勝利。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真人版電影中的惡魔Z

同時,以L系發動機為基礎的Z也得到了改裝愛好者的歡迎。灣岸MIDNIGHT中主角駕駛的“惡魔Z”,就是以當時真實存在的L28改3.1L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改裝案例為原型的。Z在現實和架空世界中都是傳奇。

獲得美國名車志好評的第一臺日本車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與北美版DATSUN Z合影的片山豐

Z出現之前,日本車在美國汽車雜誌上得到了一致的負面評價,將車交給他們測評也是有風險的,在240Z身上卻成了最好的宣傳。當時評價Z的就有Road & Track、名車志CAR AND DRIVE。Road & Track在標題中寫到,哪個品牌的2.4L 6缸GT Coupe只賣3500美元?1970年6月號的名車志在評測文章開頭寫到,DATSUN 240Z擁有兩倍於3500美元的性能,在駕駛性能方面可以證明。美國汽車工業本是日本學習的榜樣,Z反而成了美國新一代跑車典範。

Z在美國以DATSUN 240Z身份銷售,車主親切的稱它為Z CAR。Z的性價比獲得了大量年輕人的支持。對比幾萬美元一套房的70年代,Z 3500刀的售價大致相當於現在購買一臺斯巴魯STI。並且,當時購買Z,你甚至需要等半年以上才能到手。

第一代S30Z在9年中銷售了55萬臺。片山豐對跑車的熱情以及對市場的精準定位,換來了初代Z的巨大成功。美國為表彰他的功績,在1998年入選了美國汽車名人堂。

日本車輝煌時代

50年前的日產說過:

日產為GT-R和Z推出的50週年賀卡

隨著豐田2000GT,日產GT-R & Z相繼推出,日本車的輝煌時代開始了。同樣擁有50年曆史的還有馬自達家族。從第一臺量產轉子跑車COSMO SPORT,到終結GT-R連勝的Savanna RX-3。轉子發動機書寫了日本車70年代的最後一個傳奇,那是個對於日本汽車歷史而言異常輝煌的時代,如同劃過夜空的煙火一樣短暫但絢爛。對於我們這代愛車的人來說,雖可能未曾見證那段歷史,但那是能夠為我們所鍾愛車型溯源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