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麼多熊孩子?是你不懂他罷了|9個方法助你應對孩子逆反行為

哪有那麼多熊孩子?是你不懂他罷了|9個方法助你應對孩子逆反行為

01


教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家長跟我抱怨,孩子年齡越大就會出現越多逆反行為,越不好管。“別人家孩子”看著都特別省心,作業不用管、學業也不用操心,自己的孩子卻每天都要鬥智鬥勇,實在不理解為什麼自己費盡心思為他著想,他卻總是不明白呢?

作為成人,我們距離童年已經太遠了,有時候可能會想不起來自己的還是一個孩子的經歷。我們從還提時代一天一天長大,自主思考能力在增強,需求和慾望也在增長,這個過程中對獨立、尊重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的,當我們不能理解他行為背後的需求和慾望時,孩子會出現逆反行為也就變得理所應當了。

最近看了《圖解兒童逆反心理》,第一章還沒看完,就迫不及待地推薦給了我的家長們。要《圖解兒童逆反心理》通過漫畫的形式,列舉了大量育兒實例,不但讀起來輕鬆,裡面講述的方法也讓人一目瞭然,下圖可做一個梗概以瞭解全書主要內容。

哪有那麼多熊孩子?是你不懂他罷了|9個方法助你應對孩子逆反行為

《圖解兒童逆反心理》作者米里亞姆·恰恰姆是國際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療師,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提升兒童自尊心、緩解個人焦慮的研究,他將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實戰經驗彙集到這本書中,是要幫助讀者弄明白兒童會出現那麼多逆反行為的原因,同時為讀者提供比如表揚、拒絕、規矩、獎賞等9種高效、科學的育兒技巧,使你能輕鬆化解兒童逆反行為。

哪有那麼多熊孩子?是你不懂他罷了|9個方法助你應對孩子逆反行為

02


當孩子的逆反行為發生時,我們第一反應往往就是趕緊制止。尤其是在大庭廣眾或者你已經非常疲勞的情況下,你可能就會採取一些不理智的行為,以期望儘快使自己擺脫因為孩子造成的窘境,但往往並不能如你預想那般圓滿結束。其實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你在試圖阻止孩子逆反行為時,只看到了孩子當下的行為表現,而忽略了孩子行為背後真正的目的。孩子發生逆反行為,往往是出於以下三種情況:

需求未得到正確的滿足

永遠記得,當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或正在做一些讓你看似錯誤的行為時,可能是因為他正在尋求方法滿足自己的需求,或者正在為接下來的事情擔憂,只是可能孩子的方法不對而已。這時候,如果你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是一頓數落或者否定,那麼接下來你要迎來的就一定是孩子的逆反行為。

大人孩子日常習慣存在衝突

孩子不收拾書包、不收拾房間,但是他依然能夠很順利地找到自己的東西,但是這些情況讓你看在眼裡,卻可能十分不妥。無論你有多麼厭煩這種情況,請一定告訴自己,孩子並不是生來就是十分完美的,很多習慣時慢慢養成的。眼前讓你覺得煩躁的情況,只是你倆的習慣不同而已。你的任務不就是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嗎?

過多關注孩子錯誤行為

我常常跟家長們說:“你經常看到什麼,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我理解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但是“成龍”的路上是需要不斷有人給予認可的,如果你滿眼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那麼孩子就會認為你並不喜歡他,並不認可他,進而他對自己的認知也會變得消極,呈現自我放棄的表象。所以,一定要減少對錯誤行為的關注,或者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委婉一些吧。

哪有那麼多熊孩子?是你不懂他罷了|9個方法助你應對孩子逆反行為

03


應對孩子逆反行為也是有法可依的,嘗試一下下面的技巧。

表揚:具體、可信

“你真棒”“你真是好孩子”這種表揚是可以隨口就來的,但是要注意,這種表揚的效果可不怎麼樣,除了博一個樂呵,對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或者改善孩子行為並沒什麼實際效果。正確的表揚方式應該是具體描述出孩子可見的行為或者你真實的想法,比如:我看到你今天把書包收拾的特別整齊,書放在一欄、本子放在一欄,這樣明天你找起作業來一定特別快。另外,不要只表揚有成果的行為,他的一切進步、努力都是可以表揚的,而且只要你表揚的準確,每天儘可能地去發現他的進步和努力並加以表揚吧,他是不會被表揚“寵壞”的。

拒絕:用“可以”替代“不可以”

當孩子提出一些不妥當的需求時,如果你脫口而出“不可以”,那麼我相信接下來面對你的就是讓你抓狂的逆反行為。如果你能轉換一種思路,多用“可以”,情況一定會不同。比如:當孩子沒完成作業卻想看電視的時候,你可以說:“可以啊,寫完作業後咱們一起看......吧!”你還可以給孩子不同的選項,比如:“可以呀,那你是想看10分鐘後去寫作業,還是寫完作業咱們一起看呢?”

哪有那麼多熊孩子?是你不懂他罷了|9個方法助你應對孩子逆反行為

安撫:先控制好你自己

當孩子已經出現一些比較強烈的負面情緒,如果你想用更強烈的負面情緒去壓制他,絕對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大腦的思維模式是會受到情緒影響的,當你處於比較激動的情緒下,其實你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所以想要控制孩子的負面情緒,首先你自己的情緒得平穩,然後你要接受孩子的情緒,認真思考孩子想要表達的背後的真實想法,要允許孩子發洩他的情緒,然後表示理解他的感受,並幫助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規矩:事先說明規矩,凡事都好辦

你可能也有當孩子在外面玩的時候,怎麼叫都不回來的經歷。這種情況真的是非常苦惱,尤其是你還有事情著急處理的時候。但是如果出去玩之前,我們提前商定了回來的時間,在時間快要到了的時候提前給孩子做出提醒,那麼情況一定會好多了。當然,即使你已經採用了這個方法,孩子可能依然會出現不聽話的行為,那麼在雙方都平靜後,就需要聊一聊這件事了,注意在聊天的過程中,不管孩子說什麼,家長只需要接孩子的話頭,表示共情,然後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絕對不能任由孩子主導談話方向。

哪有那麼多熊孩子?是你不懂他罷了|9個方法助你應對孩子逆反行為

懲罰:輕重得當才能心服口服

我們需要提前制定一些家規,確保孩子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我們不可能想得非常全面,確保事事都能提前規定。但是不要忘記,當孩子產生一些錯誤行為時,那些自然後果已經夠孩子受的了,所以不要強求自己面面俱到,確保孩子遠離危險環境、避免危險行為就好。

糾錯:你會認錯,孩子才會認錯

那些與孩子“劍拔弩張”的場景,其實並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所以為了使孩子樂意承認錯誤,首先你要先進行檢討,然後引導孩子想出彌補過錯的機會,接著引導孩子思考如何避免再犯,最後要既往不咎。

哪有那麼多熊孩子?是你不懂他罷了|9個方法助你應對孩子逆反行為

平息孩子之間的戰爭:置身事外才是明智之舉

家有二孩的家庭,可能會面對孩子之間的爭端,明智的家長這時候應該多多置身事外,做一個“主持人”,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如果你總是拿著“大的要讓著小的”來平息事端,是會影響孩子關係的。

玩耍:不能刻意讓著孩子

玩耍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過程,我們不但要引導孩子單獨玩耍、與同伴玩耍,更要投入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玩耍。如果玩遊戲,可能就會面臨輸贏的局面,我們需要刻意讓著孩子嗎?當然不能,誠然,我們與孩子之間存在差距,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修改規則,縮小這種差距,這才是公平的做法。然後要在比賽開始前以及進行中問一問孩子“如果你輸了怎麼辦?”給孩子一些心理準備。

飲食:恰當的飲食睡眠,身體更健康

現在的生活環境使得我們的作息時間以及飲食非常雜亂,所以絕對不能任由孩子的意願進行飲食、作息,作為父母,在孩子辨識能力比較低的情況,要幫助孩子做出理智選擇,為孩子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另外,放下你的手機,陪孩子做些體育運動吧。

《圖解逆反兒童心理》這本書從兒童逆反行為心理出發,給我們提供了各種應對各類常見逆反行為的方法,同時插入了大量圖解來講解例子,幫助我們更輕鬆地理解各類方法的應用。但是教育孩子任重道遠,且道阻且長!任何新的方法都不會有如靈丹妙藥般好用,絕對會出現各種試探、反覆的情況,如果你想徹底解決問題,需要的你的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