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無須反顧,因為前面還有道路在

今天想把這篇雜文分享給大家,它創作於1925年,收錄於魯迅先生所著的雜文集《墳》中。

文章通過銀票貶值時期折現銀的小故事作為引子,講解了人們在危難之中容易“降格以求”的保命心態。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人民經常身處於“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隸,甚至常常連做奴隸也不得”的處境,可悲可嘆。

魯迅先生自然是不滿於當時的,但是,他卻說道:“無須反顧,因為前面還有道路在。而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魯迅:無須反顧,因為前面還有道路在

魯迅先生

我讀時,被文章中極強的戰鬥性所震撼,甚至隱隱有了想要流淚的衝動。字裡行間,飽含著作者對於人性以及國民性的深刻思考,我們不得不承認:魯迅先生的才學、洞察力對文字的把握、語感以及幽默感都非常了得。

因此,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魯迅先生的文字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枚圖騰和一種精神象徵。


以下是對文章的摘錄:

(一)

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麼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後給與他略等於牛馬的價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別人的奴隸,賠一頭牛,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的盛世。為什麼呢?因為他雖不算人,究竟已等於牛馬了。

(二)

我們的古聖先賢既給與我們保古守舊的格言,但同時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獻於徵服者的大宴。

(三)

古人曾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曰“和親”,今人還用子女玉帛為作奴的贄敬,又美其名曰“同化”。所以倘有外國的誰,到了已有赴宴的資格的現在,而還替我們詛咒中國的現狀者,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

(四)

於是大小無數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小兒。

這人肉的筵宴現在還排著,有許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雖然我們並不處於那個年代,但是魯迅先生所強調的“青年的使命”,是我們新一代青年人應該反思且踐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