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川幸次郎:京師、江南、少年時

此世浮心須消轉,藏劍回望舊江南。民國十二年初秋的舊江南,西子湖畔,柳色仍然明麗,湖上瓜皮船來去。少年在西泠印社喝茶,凝視著對岸的雷峰塔。九世紀吳越王王妃修建的古塔已現頹勢,高大、蒼古,佇立如老僧。翌年,雷峰塔轟然倒塌,塔下瓦礫傳有蝮蛇之巢,不知是不是白素貞的遺族。

吉川幸次郎:京師、江南、少年時

雷峰塔最後的遺像

少年名喚吉川幸次郎,年僅十九,其時方考上了京都大學,來中國作一次短暫的壯遊,於是深深愛上了這個古老國度——學漢語,著漢服,視中國為“天生的戀人”。五年後,他取得了在北京大學文學院留學的資格,三年間聽遍楊鍾義、馬裕藻、朱希祖、錢玄同、沈兼士等學者的課,耳濡目染二十年代北平一批傑出文史學者的學養與風範。他宴請的師長,喝得醉醺醺,在酒席上激烈爭論起鄭玄經學的評價問題,“先生,請問……”,“那麼,請問……”這樣的學術風景,令年輕的吉川瞠目而視,旋又為之傾倒。

吉川幸次郎:京師、江南、少年時

北平舊風景

吉川來華之前,為自己立了二條訓誡。一是不看戲,不要成為戲迷;二是不要記住中國菜名,不要成為吃貨。戲迷和吃貨,正是當年所謂中國通的標誌,吉川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中國最大的支出就是買書,成為了北平琉璃廠、來薰閣、隆福寺幾家舊書店的大主顧。常常是早上,吉川還沒起床的時候,書店店員就送來新到書的第一卷到宿舍給他翻閱,要買的,就說“留下”;想考慮幾天再回復的,就說“看一看”。有時候吉川也親自到書店看書,看得忘記了辰光,老闆就留他晚飯。當他回到日本的時候,寄書回國的郵費就花了200日元,相當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20萬日元。後來吉川這樣回憶:“來薰閣是我昭和初年北京留學時很相熟的古書店,其主人陳杭,字濟川,是我認識的中國人中,最值得懷念的人物之一。”陳濟川常穿灰色的長袍,“北魏佛像那樣的容顏”,與吉川互稱“先生”,從不像商人一樣使用卑微的語言。當年北平的書店與學者之間,是對等的文雅之交。

吉川幸次郎:京師、江南、少年時

歸國前,他又重遊江南,重溫了少年的回憶。這一次,頗愛乾嘉學術的他去蘇州見王念孫的子孫,去寶應欲見劉寶楠的子孫而不得,去南京見了黃侃和吳梅,這已不是異國少年的冶遊,而是以乾嘉學派繼承者自居的青年學人的朝聖之旅。吉川寫了幾首七絕紀遊,其中一首是:

詞客哀時吳瞿庵,漫將吹笛老江南。書生何幸成傾蓋,人日草堂春酒酣。


吉川幸次郎:京師、江南、少年時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南京

他回國後任教於母校京都大學,就職碩學鴻儒薈萃的東方研究所,走上了他的日本前輩內藤湖南、狩野直喜的道路。年方而立的吉川在東方研究所主講《毛詩正義》,並加校勘,每週還以定期“會讀”的方式,研究《尚書正義》,探討中國帝王主持君臣會議以及歷代鼎革放伐之詔勒,一時成為學術熱門,漢學泰斗之氣象已成。其後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京大學人多因反戰而被投獄,吉川幸次郎因親華而受監視。他閉門著書,安靜地目睹不可一世的大和軍隊走向了最終的滅亡。

吉川對中國的愛,超乎常人的想象。少年遊江南時,他就說,中國的山水要比日本的蒼翠和可愛——大概是因為江南地區的植被種類要比日本豐富。他以被認為是一箇中國人為榮——在蘇州,他夜訪舊書店,用流利的漢語與老闆交談,為了好玩自稱姓“江”。老闆遇上一個愛書人,相談甚歡,到一個去世的藏書家家中購買舊書,“江先生,這兒有這麼多書。怎麼樣?”吉川卻漸漸恐懼起來,擔心被當成藏頭露尾的日本密探。老闆得悉真相後,不但不介意,還熱情相邀到家中吃飯。回到日本後,他在很長的時間裡仍然著漢服,保持著中國的生活習慣,因為被京都大學的桑原隲藏教授誤認是中國人而暗自高興。在講課的時候,他往往用“貴國”指日本,而用“我國”指中國。這個“我國”,大概並不是地理或者政治意義上的中國,而是吉川長年浸潤其中的,由杜甫、韋莊的詩詞,陳寅恪、黃侃、吳梅的經史詞曲構建的文化中國,這是他的文化母國和精神家園。

1951年,離開了中國很多年的吉川,聽說北京古書店大半倒閉了,擔心舊友陳濟川受到衝擊,特意託了前往北京訪問的朋友山本敬太郎去打聽。山本回信說,那個人北魏佛像一樣的容顏至今未變,不同的是從他口中不斷地湧現“社會主義”這個詞,而自信地推薦給人看的古書卻沒有了,不禁使人感到困惑和缺憾。

吉川幸次郎:京師、江南、少年時


2016.3.22 春夜,有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