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川幸次郎:京师、江南、少年时

此世浮心须消转,藏剑回望旧江南。民国十二年初秋的旧江南,西子湖畔,柳色仍然明丽,湖上瓜皮船来去。少年在西泠印社喝茶,凝视着对岸的雷峰塔。九世纪吴越王王妃修建的古塔已现颓势,高大、苍古,伫立如老僧。翌年,雷峰塔轰然倒塌,塔下瓦砾传有蝮蛇之巢,不知是不是白素贞的遗族。

吉川幸次郎:京师、江南、少年时

雷峰塔最后的遗像

少年名唤吉川幸次郎,年仅十九,其时方考上了京都大学,来中国作一次短暂的壮游,于是深深爱上了这个古老国度——学汉语,着汉服,视中国为“天生的恋人”。五年后,他取得了在北京大学文学院留学的资格,三年间听遍杨锺义、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沈兼士等学者的课,耳濡目染二十年代北平一批杰出文史学者的学养与风范。他宴请的师长,喝得醉醺醺,在酒席上激烈争论起郑玄经学的评价问题,“先生,请问……”,“那么,请问……”这样的学术风景,令年轻的吉川瞠目而视,旋又为之倾倒。

吉川幸次郎:京师、江南、少年时

北平旧风景

吉川来华之前,为自己立了二条训诫。一是不看戏,不要成为戏迷;二是不要记住中国菜名,不要成为吃货。戏迷和吃货,正是当年所谓中国通的标志,吉川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中国最大的支出就是买书,成为了北平琉璃厂、来薰阁、隆福寺几家旧书店的大主顾。常常是早上,吉川还没起床的时候,书店店员就送来新到书的第一卷到宿舍给他翻阅,要买的,就说“留下”;想考虑几天再回复的,就说“看一看”。有时候吉川也亲自到书店看书,看得忘记了辰光,老板就留他晚饭。当他回到日本的时候,寄书回国的邮费就花了200日元,相当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20万日元。后来吉川这样回忆:“来薰阁是我昭和初年北京留学时很相熟的古书店,其主人陈杭,字济川,是我认识的中国人中,最值得怀念的人物之一。”陈济川常穿灰色的长袍,“北魏佛像那样的容颜”,与吉川互称“先生”,从不像商人一样使用卑微的语言。当年北平的书店与学者之间,是对等的文雅之交。

吉川幸次郎:京师、江南、少年时

归国前,他又重游江南,重温了少年的回忆。这一次,颇爱乾嘉学术的他去苏州见王念孙的子孙,去宝应欲见刘宝楠的子孙而不得,去南京见了黄侃和吴梅,这已不是异国少年的冶游,而是以乾嘉学派继承者自居的青年学人的朝圣之旅。吉川写了几首七绝纪游,其中一首是:

词客哀时吴瞿庵,漫将吹笛老江南。书生何幸成倾盖,人日草堂春酒酣。


吉川幸次郎:京师、江南、少年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京

他回国后任教于母校京都大学,就职硕学鸿儒荟萃的东方研究所,走上了他的日本前辈内藤湖南、狩野直喜的道路。年方而立的吉川在东方研究所主讲《毛诗正义》,并加校勘,每周还以定期“会读”的方式,研究《尚书正义》,探讨中国帝王主持君臣会议以及历代鼎革放伐之诏勒,一时成为学术热门,汉学泰斗之气象已成。其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京大学人多因反战而被投狱,吉川幸次郎因亲华而受监视。他闭门著书,安静地目睹不可一世的大和军队走向了最终的灭亡。

吉川对中国的爱,超乎常人的想象。少年游江南时,他就说,中国的山水要比日本的苍翠和可爱——大概是因为江南地区的植被种类要比日本丰富。他以被认为是一个中国人为荣——在苏州,他夜访旧书店,用流利的汉语与老板交谈,为了好玩自称姓“江”。老板遇上一个爱书人,相谈甚欢,到一个去世的藏书家家中购买旧书,“江先生,这儿有这么多书。怎么样?”吉川却渐渐恐惧起来,担心被当成藏头露尾的日本密探。老板得悉真相后,不但不介意,还热情相邀到家中吃饭。回到日本后,他在很长的时间里仍然着汉服,保持着中国的生活习惯,因为被京都大学的桑原隲藏教授误认是中国人而暗自高兴。在讲课的时候,他往往用“贵国”指日本,而用“我国”指中国。这个“我国”,大概并不是地理或者政治意义上的中国,而是吉川长年浸润其中的,由杜甫、韦庄的诗词,陈寅恪、黄侃、吴梅的经史词曲构建的文化中国,这是他的文化母国和精神家园。

1951年,离开了中国很多年的吉川,听说北京古书店大半倒闭了,担心旧友陈济川受到冲击,特意托了前往北京访问的朋友山本敬太郎去打听。山本回信说,那个人北魏佛像一样的容颜至今未变,不同的是从他口中不断地涌现“社会主义”这个词,而自信地推荐给人看的古书却没有了,不禁使人感到困惑和缺憾。

吉川幸次郎:京师、江南、少年时


2016.3.22 春夜,有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