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新四军命运的关键一战,看陈毅如何将政治智慧发挥到极至

决定新四军命运的关键一战,看陈毅如何将政治智慧发挥到极至

(电影《黄桥决战》)

1939年11月,茅山根据地的第二团等部取得延陵大捷。以往苏南新四军打的都是对抗时间很短的游击战,这一次打的却是正规的运动攻坚战,战斗打了一天一夜,共歼灭日军大队长以下一百七十余人。此役标志着苏南新四军的壮大,但也引起了敌人的警觉,日军开始向茅山腹地大规模增兵,与此同时,国共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连陈毅做了很多工作的二李都受到韩德勤挑拨,有企图进攻新四军江北基地吴家桥的迹象。

那段时间,苏北新四军主力正好去了淮南,吴家桥只有一个营守卫。危急关头,陈毅“三进泰州”拜访二李,结果他一进泰州就被韩德勤派驻的特务认出,在陈毅与二李晤谈时,韩德勤的参谋长带着卫士排赶到了二李的司令部,欲对陈毅不利。二李闻讯,一边应付,一边急忙连夜送陈毅出城。

看到陈毅冒险亲访,二李减少了对新四军的怀疑,遂未乘虚向基地发起进攻。否则的话,光靠一个营很难守住吴家桥,而吴家桥一旦有失,“渡江跳板”也将跌入江心。

重重压力之下,陈毅急切希望皖南军部及主力能够东移苏南,三战区也已经表示同意,可是项英却想到闽浙去。陈毅认为这样做极不妥当,因为闽浙大部分地区尚非敌后,去了只会给国民党制造摩擦的借口,而且“历史上多次长征损失均大”,皖南主力不应该在国共关系趋于紧张的时候长征闽浙。

决定新四军命运的关键一战,看陈毅如何将政治智慧发挥到极至

(电影《黄桥决战》)

见项英执意不听,陈毅只得直接征得中央批准,决定以苏南新四军的现有力量独立向北发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40年6月下旬,二李突然翻脸,包围了挺纵驻地郭村。郭村一战,挺纵与苏皖支队合力,将二李打了个丢盔卸甲。

仗打赢了,有人主张乘胜追击,直捣泰州。陈毅不但没有这么做,还把原属二李防区的郭村等地,乃至新四军在苏北的老基地吴家桥,都统统让给了二李,然后与粟裕一起指挥新四军东进黄桥。

此举充分显示出陈毅在统战方面灵活、机智的一面。陈毅一向认为,争取二李中立是解决苏北问题的关键,舍弃郭村、吴家桥,既能确保与二李重归于好,又可以在东进时集中全部兵力,即便与韩德勤直接对抗也不致落于下风。

陈毅、粟裕率部东进黄桥不久,即爆发了黄桥战役。黄桥战役较量的是军事力量,但它同时也是一场高规格的政略之战。战前陈毅与苏北绅商学各界广泛结交,黄桥著名士绅朱履先、曾当过江苏省省长的韩国钧都和他成了经常书信往来、棋酒谈心的好友。

就算是韩德勤本人,陈毅也采取了“合作未到绝望时刻,绝不放弃合作”的态度,希望和韩德勤合作划定防区,共同抗日。可是韩德勤却并不卖帐,不仅主动向新四军大举进攻,而且还对新四军实行粮食封锁。

决定新四军命运的关键一战,看陈毅如何将政治智慧发挥到极至

(电影《黄桥决战》)

粮食封锁固然给新四军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也在政治上帮了新四军的忙。陈毅给各方著名人士写信,说明韩军进攻和封锁黄桥的真相,请他们帮助调停。一时间,粮食封锁“饿了老百姓,肥了韩德勤,难了新四军,帮了日本兵”之说传于苏北,让韩德勤很是被动。

直至黄桥战役一触即发之际,陈毅已把统战资源用到了极至。苏北名流由韩国钧领衔,三次致电蒋介石,提出韩德勤处置失当,应予撤换。

黄桥一战,新四军不但在军事上大获全胜,根本解决了韩德勤所部,而且政治上也取得优势,从此在苏北创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陈毅运筹帷幄、长袖善舞,通过东进和北上,将茅山一块根据地发展成茅山、东路、苏北三大块,兵力从不足三个团迅速扩展为十四个团,总的实力超过了皖南。这些都为皖南事变后新军部的重建与生存提供了可能,陈毅、粟裕所拉出来的部队也成为新四军乃至日后华东野战军的绝对主力。

决定新四军命运的关键一战,看陈毅如何将政治智慧发挥到极至

(电影《黄桥决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