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與吟誦:老派十一調吳江話更顯詩詞意趣丨爾雅齋

方言與吟誦:老派十一調吳江話更顯詩詞意趣

記吳江話學習坊2018第11期

題記:此篇是雲巛的公益課堂講稿整理,僅作為“吳江方言學習”的拓展交流。主要介紹方言與詩詞吟誦密不可分的關係、淺談格律詩的吟誦方法以及吳江方言吟誦詩詞的意趣。考慮到本期學員中鮮有詩詞愛好者,原備稿刪減多次,將專業的文言知識大量去除,儘量深入淺出地交流一些簡單理念,算是給學員們的詩詞吟誦啟蒙吧。文中部分觀點,僅屬個人淺見,歡迎補充與雅正。

關鍵詞:方言;吳江話;格律詩詞;語文教改;入聲字;平水韻;吟誦;崑曲吳江派

講稿:《方言與詩詞吟誦》

大家下午好!

感謝吳江教師進修學院提供這個公益的社區共同體實地課堂,讓我們有機會面對面進行方言的學習與交流。前面毛樂群老師已陸續講授了十堂方言課,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穫吧。學員中有一大半是新吳江人,通過這大半年的系列學習,對吳方言的語感應有了一定的適應,對咱們吳江的風土人情也有所瞭解。那麼,還有一小半的學員是老吳江人,來自吳江各鎮區的方言指導老師,都是熱心的社區共同體學習志願者。咱們四個學習小組,幾位組長(松陵派-馬老師、盛澤風-楊老師、震澤腔-錢老師、銅羅調-鈕老師與浦老師),你們陪伴著新吳江人一起交流吳江話的同時,也拓展了本土人文的知識面,對自己的家鄉更有自豪感,是不是?

本來這堂《方言與詩詞吟誦》,毛老師早期就預約了我,好像是2018年3月份的第一期之後。當時考慮到大多數學員是新落戶吳江的朋友,對吳語比較陌生,可能聽不大懂,我想想還是等大家先上完系列的語言基礎課,熟悉了這兒的吳方言,到後期再拓展開來,也許效果好一點。於是,就同毛老師商議好,隔了大半年,安排在今天來同大家聊聊方言與詩詞的話題。

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有多少是詩詞愛好者?請舉舉手。有沒有喜歡詩詞並有創作經驗的朋友?

沒人舉手。唐詩宋詞大家都瞭解點的吧,都有閱讀吧。所以說,詩詞目前還是比較小眾的。

【語文教改大量增加古詩文】

但是,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近的教材改革,國家教育部已公佈了,2019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生的語文課程都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大量增加古詩文(很多今年9月份拿到手的教材已經改了)。新的語文教材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128篇,增加87%(在座的有很多家有小學生,請注意小學階段增加87%哦,這個增量多大!),初中語文的古詩詞增加51%。近兩年,國家著手進行高考改革,改革最大的變化就是語文比以前更重要了,古詩詞開始分外重視,明年高考要求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由60篇增加到70篇。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而

語文的廣度、難度要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差距。這不僅是高考,小升初、中考都會顯示差距。所以大家看,學習詩詞重不重要?

【曾被拋棄的傳統文化】

我從小就喜歡詩,文雅地說,小時候就是個有詩意的女孩,或者說有點詩心吧。我們年少時大多喜歡著的不是文言的唐詩宋詞,而是現代白話文詩歌。因為我們70後是在八十年代上學堂的,文革後不久,那時的文化氛圍與教學理念對古典詩詞並不重視,受之前那個運動的衝擊與影響,沒有多少學古典文化的機會。之前的幾十年(1949~1976),古老的傳統的經典的東西幾乎都是不好的,要被破四舊丟棄的,甚至撕碎了踐踏。很荒謬的年代!雖然76年那個運動就結束了,但之後幾年,我們還是受點餘波影響的。

八十年代開始改革開放,流行的是現代詩歌,印象最深的是臺灣女畫家席慕蓉女士的詩集,像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等等,很多女孩子一首首都背得滾瓜爛熟。我上學時期就在羞澀地偷偷寫詩歌,那種塑料封面的小筆記本一頁一頁起勁地筆耕,有什麼開心的不開心的情感都化為詩句,翻翻看看,純真的內心覺得挺優美,還去文化站投稿,收到荊歌老師的親筆鼓勵信開心得不得了,那種被欣賞被認可的感覺現在想來依然是甜蜜的記憶。當然,那些都是小兒科,現代詩歌是來自於西方文化影響的自由體白話詩,並不能代表我們中國文化的魂。

只有文言才是漢語之魂,用文言創作的詩句才顯雅言之道、君子之風。

年少時,我啃過幾遍《紅樓夢》,那種繁體豎式印刷版。我們這些簡字運動後的學子未接觸過繁體字,看舊版頗為吃力,半猜半蒙地去理解,雖然反覆翻閱多遍,仍是囫圇吞棗,對裡面大量的詩詞感覺到美感,卻未深入咀嚼。用吳方言來說,“好比吃了夾生飯,消化弗了。”後來到了青年時期,流行港臺言情小說(簡體版),被瓊瑤阿姨大量引用的唐詩宋詞所吸引,我開始逐漸發現雅韻之美,但僅侷限於閱讀與欣賞。直到近幾年,迷上了文史書籍,才開始真正關注古詩詞,偶爾學著吟詩填詞的創作。因為是偶爾乘興習之,目前只流於淺表,學之皮毛,還未達到入門程度。所以,今天我和大家僅僅是淺談,若有誤謬之處,望海涵。

【什麼叫格律詩詞】

我們要聊的詩詞是正統的格律詩詞,不是那些打油式的長短句,是遵循平仄要求、注重聲韻之美與對仗之美的中國古典詩詞——唐詩宋詞。限於課時限制,今天主要介紹格律詩中的絕句吟誦,若有多餘時間再展開其他。

格律詩,也叫近體詩,包括五言律詩、七言律詩、部分五言絕句、部分七言絕句。之所以只說部分絕句,是因為絕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符合近體詩要求的古絕。今天將要介紹的三首絕句均出自唐朝著名詩人之手,乃遵循格律要求的近體詩。(大家可以先翻閱一下手中的課件提綱。)

詩詞的格律,我們今天不去細講,簡單介紹下“詩”。格律詩的基本格式是“平平,仄仄”的循環,從有聲語言的角度說,即為“平聲步”與“仄聲步”的交錯循環,有個說法叫“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也是吟誦的基本原則。具體創作時,要考慮到相粘、相對、相錯,要避免孤平、三平尾與平頭等。格律詩要謹遵平水韻,別去使用近些年一些想走捷徑的所謂聰明人搞出的新韻或通韻。

【詩必平水】

在此,我特別強調一下“詩必平水”觀念,以正詩觀,就是格律詩的用韻必須遵循平水韻。我們做任何事, 做到觀念正確,才不易誤入歧途。詩學的路上從來沒有捷徑,只有敬畏與孜孜以求。傳統的經典文化需要傳承與發揚,但不需要隨意篡改與淺俗化。此處的“淺俗化”是指為了迎合普羅大眾的口味去刻意拉低標準,使之通俗,沒必要!通俗文化只是一種暫時性的東西,來自大眾,經過時間的瀝練,最終走向高雅,又遠離大眾。傳統詩詞無須走回頭路博取暫時的通俗,只需保持經典的格調,切莫為了通俗而丟棄千年以來所追尋的高雅。我們該認識到,

詩詞隨著時代的演變,到如今註定是小眾的、卓爾不群的高雅文化。當下,到處可見以詩人自詡的,打開手機或電腦,看朋友圈、微群、論壇等等,滿屏皆是所謂的詩人,或者是寫寫油頭滑腦的白話詩,或者是口號式的鄙俚之作,難登大雅之堂。不客氣地說,那些實驗體、老幹體簡直是對經典文化的褻瀆,他們還不如直接去折騰自由體的現代詩歌來得痛快。

我想強調的是,失去高華典雅就不能稱之為經典文化,古詩詞的特點是雅緻與蘊藉(含蓄),傳統詩學之路必須堅守這兩點。即使你不會創作,也要懂得欣賞文言之美,瞭解與鑑別雅正之法。《紅樓夢》第十六回有云:“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這麼大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先吟後錄】

人的生活離不開情感交流,詩詞表現的就是人情。因為人若情動於中,總要表白於外,詩詞就是最好的表白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感宣洩口”。少女時代,我喜歡寫日記、寫幾首小詩,記錄所思所想,這也是情感宣洩口,留存美好而純真的記憶。孔夫子曰:“

不學詩,無以言。”這裡的“無以言”不是指不會說話,而是指“不學詩”就不能說出優雅得體的言辭。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到宋詞,一直有著深遠的詩教傳統。而古人的詩不叫“寫詩”,叫“吟詩”,他們將情感化為語言吟唱出來。沒錯,傳統的漢語詩歌多半是“先吟後錄”,是能歌唱能吟誦的,且大多是用地方語言“聲情並茂”地行吟,自然地直抒胸臆。近代魯迅先生有詩云:“吟罷低眉無寫處”,就是表達這種可吟而無法書寫清楚的心境。

詩詞吟誦的最早記載是《尚書》,上古帝王堯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詩言志,在《史記・五帝本紀》中作“詩言意”,說的是“詩“是用來表達人的志意(指思想、精神、意願、意志)。歌詠言,就是說漢語的歌曲,指延長詩的語言,徐徐詠唱,把說話拉長就可以了(例:示範哼唱鄧麗君的歌曲《獨上西樓》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一句)。聲依永,是說音樂就是按照拉長的說話來進行的。律和聲,就是把這些聲音放在音律上、音階上。

【題外話:為什麼港臺地區的流行歌曲比內地的動聽】

剛才我講到“歌詠言”時, 唱了一句鄧麗君的歌。這首《獨上西樓》的詞作者是古代有“詞帝”之稱的李煜。因是亡國之君,他的詞作大多流露出沉重的哀愁,尤其這句“無言獨上西樓”,通過動作揭示人的思想感情。作曲者不知是誰,但從這一小段音節裡,我們就可體會出格律詩詞“平長仄短”的發聲原則,可見譜曲之人是深諳格律之道的。整首唱罷,李後主的哀愁“深衷淺貌,短語長情”就那麼直率、真切地傾瀉出來。

港臺地區的很多流行歌曲,聽上去特別有韻味。港臺藝人與人交談的語氣與措辭也顯得特別文氣,不論男女均給人溫柔敦厚的感覺。這些優雅氣質,同他們堅守傳統、注重經典文化的社會環境分不開。他們寫的歌通常注重押韻,作的曲一韻三折,將普通的人生感悟與情感述求娓娓道來,字曲完美交融,朗朗上口,感人至深。深受90後熱捧的周杰倫,他的很多優秀曲目來自“填詞達人”方文山。方先生在歌壇擁有“詞聖”美譽, 同樣離不開他自身深厚的詩詞格律功底。

而在內地,數十年的反傳統思潮,一度摒棄“四維八德”的華夏美德,我們已丟失了太多經典的傳承,許多地方變得缺乏底蘊,粗俗不堪。偌大一個大中華,幅員遼闊,十幾億人口,音樂卻玩不過小小的港臺地區,反而成了追著屁股跑的滯後一拍,也是蠻心痛的。

與尹相傑合唱《縴夫的愛》的於文華,大家有印象嗎?近期她推出了一些所謂“弘揚傳統文化”的古風歌曲,我聽了一首就聽不下去了。首先,那首歌詞取自《詩經》的《鄭風•子衿》,曲子的編曲就有問題,毫不考慮平仄發聲規律,唱者又毫無聲情,嘰喳的民族嗓,聽著汗毛凜凜,渾身發冷,很不舒服不協調的感覺。用我們吳江話來說,就是“汗毛痱子儕要豎起來待,冷硬氣”。其次,於文華也算文化人吧,短短三段詞,總共沒幾個字,居然字音唱錯三個,吳江話稱為“白字先生”。注:❶嗣,音(yí),通“貽”;❷挑,音(táo);❸達,音(tà)。古詩詞改編的歌曲,想套用“古風”,起碼得懂得“依字行腔、入短韻長”吧。

當然, 內地也有幾位文學素養還可以的藝人,如:高曉松、李健等。他們都是詞曲俱佳的音樂人,出手不凡,愛閱讀、研詩詞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漢語,經過幾千年的演變,表達形式由唐詩的興盛、宋詞的璀璨,元曲的轉變、明清小說的流行,發展到後來的地方戲曲挖掘,再到如今的歌曲,都離不開本土文化的底蘊。

【古人的行吟常態】

漢語的詩詞文賦,大部分是使用吟誦的方式創作出來的,譬如魏晉時期的曹植的七步成詩,譬如“詩人之父”屈原在汨羅江畔披髮行吟等等,他們的憔悴嘆息與激昂悲歌皆踏歌而行、即興吟詠。在古代,吟詩和唱歌是常態。農夫可以即興歌唱(我們吳江的蘆墟山歌就來自於田間村人的吳語勞作即興),文士可以即興吟詩,每天吟唱是古人的生活方式。如今,不管是讀詩還是作詩,我們只有通過吟誦的方式才能深刻體會詩文的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

古人沒有記譜的習慣,學詩文時口口相傳,以吟誦教學,通過聲音將字面的意義準確表達,依字行腔,聲母、韻母、聲調都清清楚楚。詩文的聲韻也通過吟誦得以展現,包括押韻、格律、入聲字、開閉口音等。每個人的吟誦調並不一樣,這取決於吟誦者個人對詩文的理解。同一個人吟誦不同的詩,會不一樣,吟誦兩次三次,也會不一樣,因為隨著反覆吟誦,理解不一樣了,形成一個自覺學習、主動思考、理解品味的過程。

【方言吟誦瀕臨絕唱】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再加之後的十年文革的折騰,傳統文化受到猛烈衝擊,方言吟誦也隨著冷落,幾乎成絕學。這門瀕臨失傳的學問能讓吟誦者和聽賞者“因聲入境”,隨著方言吟誦時聲音的抑揚頓挫、語速疾徐變化、腔調婉轉曲折,使人激發想像,聯動情緒,領略古詩詞文的意境之美。

吟誦不僅僅是誦讀方式,它還是創作方式、教育方式、修身方式、養身方式,是漢文化的意義承載方式和傳承方式。它是中國傳統讀書法,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統。但因為一直是口口相傳的形式,古吟誦調大多已失傳,我們吳語地區還留存“唐調”等。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先生都唱不動了,幸喜近幾年有一小撮有心人,一些人到中年的詩詞愛好者,已經在承上啟下地做著這方面的搶救工作。

【入聲字】

我們現在全國通用的語言是普通話,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1921年國民政府在此基礎上審定為國音,說白了就是滿清韃虜入關後學漢語學得“夾生”的樣子。入聲曾經是古漢語的四聲之一,在普通話裡入聲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在各個南方漢語裡普遍保留了這一聲調。

我們吳江話保留的入聲字比較全。所以,每與北方詩友聊到入聲字時,他們是相當羨慕我們的。北方人初學詩詞常被入聲字困惑,傻傻分不清,於是他們想出了很多方法去辨別與記憶,還整理了許多口訣來死記硬背。而我們吳語地區的詩詞愛好者,只須用方言吟誦一遍,即平仄瞭然,入聲發音清清楚楚,毫不費事。

古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如果每聲按清濁各分陰陽,共8調。吳語裡大致保留了中古漢語的音韻格局,蘇州話、杭州話有7調,老派的吳江話更是細分為11調。

四聲是中古漢語聲調的四種分類以表示音節的高低變化。平聲、上聲、去聲統稱舒聲,入聲則為促聲(發短促音)。《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還有些字,本來是讀平聲的,後來變為去聲,但是意義詞性都不變。例如“看”字,在近代格律詩中,還讀平聲,在現代漢語裡,除“看守”的“看”讀平聲,其他總是讀去聲。在我們的吳江話裡,“看”字保留了中古音,是平聲。

下面我們舉幾個例子比較一下。

例如: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其中“一(ih)、六(loh)、七(tshih)、八(paeh)、十(zeh)、百(pah)”這6個是入聲字。

(注意:此處的吳語拼音不是普通話拼音。吳語裡的入聲在韻母后面加一個-h韻尾來表示。)

而“一、七、八、十”這4個,在普通話裡讀平聲,在格律詩裡作為仄聲。

吳江話裡,這6個全部保留不變,是仄聲,念短促音。我們一起用吳江話念一遍,注意:“平長仄短”、“入短促”。

【吳江話的格律詩“誦、吟、歌”】

例:詩① 練習“誦、吟”

《登鸛雀樓》王之渙 (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入聲字:白、日、入、欲、目、一)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我們用吳江話的聲調“依字行腔”,先“誦”,進行簡單誦讀,請注意“押韻、格律、入聲字、開閉口音”等細節。然後試著“吟”,要“激發想像、聯動情緒、因聲入境”,把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與情感表達出來。

例:詩② 練習“誦、吟”

《出塞》王昌齡(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平平。

(入聲字:月、漢、萬、不)

例:詩③ 練習“誦、吟、歌”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平中仄仄平。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仄仄平平。

(入聲字:色、卻、一、絕)

詩①我們已經逐句體驗了誦與吟的不同表現方法。“誦”必須嚴格按照“平長仄短”原則,一字一字讀準。“吟”在平仄原則上,可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適當拖長平聲與韻腳,注意“平輕仄重”,尤其是句尾的仄聲字應重讀,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抑揚頓挫地吟出來。

接下來, 我們把詩②詩③在理解的基礎上也練習幾遍,請注意詩③“歌”的唱法。“歌”需要加入情感的起伏,不僅抑揚頓挫,還要曲折迴環,尾字可誇張地拖調、轉圈,以達到藝術處理的情感渲染的美感,聲情更飽滿、更走心。

【崑曲吳江派】

在區分運用“誦、吟、歌”三種格律吟誦方法後, 我們可以理解漢語聲調的“平長仄短、平輕仄重”相當於音樂2/4拍的“強、弱、強、弱”的延伸節律。語言的發聲規律,是人類長久形成的習慣性話語聲音波線,也是聲音美聽的一般形式,每種地方方言都有其獨特的美感與韻味,吳江話也是。

作為土生土長的吳江人,我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吳江話保留了更為細緻的中古漢語的音韻格局,比任何方言都要老派一點。古音只有8調,蘇州話、杭州話現在有7調,廣東話算很牛的了,也頂多有9調,而我們吳江話細分為11調流傳下來,當然還不包括各鄉各鎮更多婉轉的變調。以至於,中國最古老的劇種“崑曲”,譽為百戲之祖, 它那委婉細膩、流利悠遠的“依聲行腔”最適合吳江話來演繹,據說,崑劇團一向喜歡招收來自於吳江的學生。

在崑曲發展史上,有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就是明代偉大的劇作家沈璟(1553~1610),江蘇吳江人,與顧大典(也是吳江人,著名詩人、戲曲家、書畫家)等一起探究、切磋曲學,對音律研究頗有建樹。明代戲曲文學流派“吳江派”,其領袖人物就是吳江人沈璟,屬於吳江派的曲家有顧大典、呂天成、卜世臣(沈璟弟子)、王驥德、葉憲祖、馮夢龍(著有小說《三言兩拍》系列)、沈自晉(吳江人)、袁于令、範文若、汪廷訥、史盤等,名家雲集,且多為江浙吳語地區“多才多藝”的飽學儒士。作為明代“曲壇盟主”,沈璟天資聰穎,學有所成,是吳江有名的少年進士。他出生於吳江縣城,祖宅在松陵鎮廟前街那兒,就是現在萬亞廣場的東面。他主張的“合律依腔”與我們現在聊的詩詞吟誦的“依字行腔、抑揚頓挫”是一樣道理。

傳統崑腔的“拍曲”(訂譜),首先從“拍字”——即誦讀開始。誦讀唱詞時,要把一個個字音咬準,把握句意,做到語氣準確流暢,然後再練習唱曲。傳統方言吟誦也是如此,要先把語步、語節基本框架定好,詩句的意思理解通透(由於時間關係,吟誦技巧就不展開了,以後有機會再交流)。

【老派十一調吳江話吟誦的獨特優勢】

留有十一調的老派吳江話,發聲豐富、自然、婉轉、清麗,吟誦古典詩詞頗符合它的平仄聲律,加上精彩的地方變調,更能吟出詩詞的意趣,這是其他方言無法比擬的。讓古詩文在方言吟誦中找回音樂性,用吳儂軟語唱出悅耳動聽的聲律美。劉勰在《文心雕龍·聲律》篇中有非常形象的描述:“聲轉於吻,玲玲如振玉;辭靡於耳,累累如貫珠。”

今天就聊到這裡,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與啟發,對吳江話的認識更進一步,在詩詞吟誦中不僅僅感受到音律美與藝術美。


方言與吟誦:老派十一調吳江話更顯詩詞意趣丨爾雅齋



~~ 本期編輯:雲巛 2018.10.16 ~~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