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到了該出手買房的時候了嗎?到了

剛需到了該出手買房的時候了嗎?到了

剛需到了該出手買房的時候了嗎?到了

剛需到了該買房的時候了嗎?

以前樓市不調控的時候,買房這件事只是和錢有關,後來樓市開始調控了,買房除了要準備好錢外,還要準備好自己的購房資格。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破解限購的方法不斷被想出來。

以前樓市調控政策是全國性的,後來發現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全國性的調控政策並不能做到精準調控,樓市分化後調控政策也應該分化,然後一城一策的調控模式開始被反覆提及。

一城一策,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調控政策,實現精準調控。不過,只要你多關注一下樓市新聞就會發現,並不會出現嚴格意義上的一城一策,因為當某個城市出臺某個調控政策後,很快就會被其它城市學去,然後也出臺相似的調控政策,比如租購同權剛開在廣州出臺,後來被其它熱點城市學去了;比如搶人才政策從南京開始,後來又被其它城市學去了;再比如後來的搖號買房政策,這些政策在一個地方出臺後都很快的被其它城市學去,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調控政策是可以被預測的,當某個城市出臺了一個新的調控政策,我們需要給予關注,說不定我們所在的城市很快就推出相似的政策。

而最近新出現了什麼調控政策呢?西安出臺了不得企業購房的政策,什麼是企業購房?就是以企業名義炒買商品房住宅,在全國看,普遍存在,這是躲避限購的一個通用辦法。特別在搖號限售的城市,企業購房比例持續增加,相比個人買房,有限售時間約束,而企業買房,雖然交易稅費增加,但在限售時間內,不用過戶,完全可以股權交易。

因而限制企業購房對市場來說影響非常大,這個政策明顯是打擊了部分投資客。而且這個政策很快就被長沙學去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後續還會有其它城市跟進。打擊炒房客就是在保護剛需,當市場上所有的政策都開始向剛需傾斜時,作為剛需的你,是選擇繼續觀望等更好的政策呢?還是選擇不再猶豫立即上車呢?

按照剛需不斷受到照顧的觀點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也許後面還有更好的政策出臺,選擇觀望肯定不會吃虧。但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不只是這類政策,還有其它因素,比如你注意到全國庫存已經降到9年來最低水平了嗎?有些城市甚至出現了房荒。一方面是可售房源在不斷減少,另一方面因為搶人才政策,需要買房的人不斷增多,這時候選擇觀望是不明智的。

我們理性分析一下,目前所有樓市政策和利好都在指向剛需,有政府幫你按著價格;有政府幫你破除傳統的關係陋習,大家一視同仁公開搖號;現在還有政府照顧你優先選房。除了在房貸利率上做出讓步之外,幾乎所有有利的條件都已經具備了。這幾乎就是有史以來,剛需買房最好的時機。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這輪調控已經持續了幾年了,整體來看,大部分核心城市都處在外冷內熱。不久前,任志強在講話中提到今年一季度房價漲了多少,漲了7.9。就算開始限購了,今年一季度也是房價漲的最兇的一年。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有史以來最嚴格調控的邊際效用,正在加速遞減。

所以,眼下是剛需上車的最佳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