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导读:众所周知,乾隆皇帝自1736年继位,到1795年传位给十五子嘉亲王爱新觉罗.颙琰,总共当了60年皇帝,不过与清朝的其他十位皇帝(清逊帝溥仪除外)来对比,乾隆是唯一的一个实行了禅位制度的皇帝,其他的皇帝都是驾崩后由储君来继位,而乾隆在他退位后还当了四年的太上皇,最终在1799年驾崩,享年89岁。那么这位“十全老人”本可以把这四年太上皇的时间也继续用来当皇帝,为什么他执意要在自己在位的第60个年头退位呢?

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乾隆画像

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电视剧和史书上讲的他不愿超过爷爷圣祖皇帝康熙的61年在位时间吗?其实在百晓生看来,史书所载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尤其涉及到皇位继承这块,史官载史是慎之又慎的,有时谨慎的过了头便会有些偏差来误导大众,很多东西是他们不愿意更不敢写的。孝顺这块固然有之,但导致乾隆真正退位的绝不仅仅如此!

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乾隆剧照

一、康熙的偶像光环

自打乾隆记事起,他爷爷圣祖皇帝康熙的光辉事迹便深深扎根在他的脑海深处,16岁铲除权臣鳌拜、28岁平定三藩、30岁收复台湾、36岁驱逐沙俄、45岁平定准噶尔,种种事迹乾隆如数家珍,在他的眼里,爷爷的光辉形象比他的父亲雍正皇帝还要高大许多,所以他平生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祖父。

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康熙剧照

作为8岁便登基的少年天子,康熙确实有过人之处,清朝统治在康熙时代趋于稳定,并且开启了康乾盛世,与开疆拓土的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以及定鼎中原的世祖顺治相比,康熙对于清朝的贡献是最大的。

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康熙剧照

二、“九子夺嫡”的经验教训

足以被称赞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却在晚年生活中留下了一个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疤和遗憾。随着康熙在位时间的越发长久,并且他一直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这种举棋不定导致了诸多皇子的着急,很多皇子在康熙晚年已经是知天命之龄,又有多少时间可以陪着父皇这样耗下去,所以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就这样爆发了。

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雍正画像

兄弟之间你争我夺,最后胜出的就是乾隆的父亲世宗雍正皇帝。但是直到现在雍正的皇位正统与否还是个史学界很大的争议点,雍正也是用了很多的手段才逐渐巩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并且自他开始,为了防止皇子们继续争抢皇位,开创了秘密立储制度,皇帝将储君的名字放于两个匣中,一个放在正大光明匾后,一个放在皇帝自己身边,只有在皇帝快要不行时,才会将两个匣子取出并且对照无误后公布。

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雍正剧照

三、乾隆的如意算盘

为什么要讲到“九子夺嫡”呢?原因就是乾隆他心里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试想当年自己父亲雍正皇位如果来路不正的话,那么自己这皇位岂不是同样说不清道不明。所以即使再怎么崇拜他的皇爷爷,他也只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主。按照史料的记载,乾隆打小就深受皇爷爷康熙喜爱,并且还曾经对其有托付大事之意,乾隆自己也称皇爷爷曾经不止一次地将他作为以后的皇储来培养,这就充分说明了乾隆是有多么想要宣扬自己皇位的正统性。

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乾隆画像

还有一个令乾隆非常放心的事就是,自己的儿子们没有自己那些叔叔们当年那般的野心,并且到了乾隆中后期,儿子们去世的去世,过继的过继,最后真能继承大统的只有那么三四个,所以乾隆对此也少了很多皇爷爷当年的顾虑。

乾隆为何没有爷爷康熙皇位坐得久?不是所谓的孝顺,而是另有乾坤

乾隆画像

所以在自己在位的第60个年头就禅位给嘉庆皇帝,这是乾隆思虑良久才做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表面上留下了孝顺的名声,实际上也免除了老大不小的儿子们急于继位的隐患。并且在做了太上皇的乾隆比自己当皇帝的时候还潇洒,不仅不用上朝,遇到大事自己的儿子还是得来请他做主,所以乾隆的如意算盘打得真是精妙。从宠臣和珅在乾隆驾崩后才被嘉庆铲除,就可以看出最后的4年时间乾隆还是那个权力巅峰的王者,毋庸置疑。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百晓生,我们明日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