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營收、兩億跨年紅包,百度的“超級App”卡位戰

千億營收、兩億跨年紅包,百度的“超級App”卡位戰

2019年第一個工作日,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高調宣佈2018年營收首破千億元,並稱“那個能夠做出好產品、那個受用戶喜愛的百度,已經回來了!”

與之相應的是,2018年12月30日,百度App搶先“卡位”元旦時點,聯合浙江衛視,發放2億元的現金紅包,率先打響了紅包大戰第一槍。

千億營收、兩億跨年紅包,百度的“超級App”卡位戰

自2015年以來,紅包大戰一直未曾熄火,BAT為爭奪移動支付的戰場,態度尤其積極。進入到2018年,由於移動支付的大局已定,業內曾預測,紅包大戰的熱度可能降溫。因此,此次百度App攜2億重金,率先殺入紅包大戰,多少有些突然。

但是,聯繫當下移動互聯網格局以及百度App的戰略態勢,尤其是百度2018年營收首破千億的最新信息,“第一槍”的意味非同尋常。

實力亮劍

紅包人見人愛,個人發紅包不過舉手之勞,“跨年”的場景下,科技公司入局紅包大戰,搶奪有限的注意力,則堪稱實力的“亮劍”,要玩好,至少得滿足3條標準:

第一,海量用戶。

以2018年春節為例,6.88億人使用微信紅包,手機QQ紅包和支付寶紅包滲透率分別為52.9%和46.1%,三大頭部App佔據了多數人的注意力。尤其與頭部衛視合作,如果App沒有足夠滲透率,實在沒法有效互動。

第二,雄厚財力。

紅包一定是金錢白銀,用戶才有參與的熱情,以2015年春節為例,騰訊和阿里兩家送出超過6億元的現金紅包。今年元旦前後,百度App現金紅包累計達到5個億,誠意遠超騰訊和阿里。可以說,只有足夠的財力,才能玩得起這麼昂貴的遊戲,否則所謂紅包,僅僅是蹭熱點而已。

千億營收、兩億跨年紅包,百度的“超級App”卡位戰

第三,豐富生態。

能邀請各種夥伴前來捧場,才能有更多玩法,給用戶驚喜,比如,2018年春節,微信採用“附近的優惠”和“搖搖樂”互動形式,集合了大量線下玩家參與。此外,送現金紅包涉及開支付賬戶、綁定銀行卡,沒有獨立且強大的金融賬戶體系,這個遊戲玩不轉。百度App這次則是利用智能小程序,通過搖一搖發紅包。

總體來看,相比日常的下載量、DAU、MAU等常態指標,紅包營銷可視作一次深度互動體驗,很能體現一個App的實力。真正能同時滿足三大條件,將紅包營銷演繹得盡人皆知的,只是屈指可數的幾個頭部App,“跨年紅包”本質上就是巨頭的專利。

內容生態的貢獻

回顧2018年,可以看出,這是百度App實力大增的一年。

資料顯示,百度App是國內最大的內容分發平臺,2018年三季度,日活峰值超過1.6億,日均信息流推薦量達到150億,用戶時長同比增長68%,在日活過億的超級App中,增速最快。這也是浙江衛視選擇百度App作為互動平臺的一個關鍵原因。

百度全年營收過千億元,按照第四季度的預估,營收增長應在150-160億元左右。在李彥宏的開年內部信中,他提到了“搜索+信息流”、好看視頻,也提到了小度系列產品和智能駕駛技術。毫無疑問,這些都為千億百度做出了貢獻。

然而,若論具體貢獻值,百度App應該是最主要的驅動力,尤其信息流收入被認為是“百度營收增速的一大亮點”。有知情人士稱,單是信息流的營收,2018年至少達200億。

在國內,信息流是巨頭雲集的戰場,今日頭條率先採用,迅速成長為百億規模的生意,騰訊新聞、阿里UC爭相進入,微信也剛以改版的方式,開始染指信息流。

2016 年9 月,百度信息流上線,“搜索+信息流”開始組成雙引擎。信息流需要數據和算法以驅動分發能力,否則用戶容易不感興趣,因此,技術沉澱和數據積累至關重要。基於搜索積累的數據和算法,百度信息流業務迅速崛起,2017年的二季度,百度APP信息流日活超過1億,開始領先同行。

2018年,百度App雙引擎架構運作日益成熟,“有事搜一搜 沒事看一看”正式成為品牌主張,DAU從3月的1.37億增至11月的1.6億,信息流收入迅速增長,成為集團增收的重要助力。同時,基於AI技術的加持,百度App全面發力上游內容供給側,進行多維度佈局,投入大量資源,用於百家號、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等內容生態的構建。

這些努力,收穫了巨大戰果:截止2018年11月初,百家號作者超過160萬;好看視頻9月份日活達到1200萬,成為增長最快的APP應用之一;短視頻日活用戶數突破1.1億,日分發量達30億。

藉助“搜索+信息流+好看視頻”的強大組合,在巨頭搶奪的內容分發賽道上,百度App大幅增強了用戶時長和活躍度,確立了領先優勢,實現了高滲透率和高增長,這是其躋身“超級App”的基石。

戰略卡位

守正出奇,結合移動互聯網的走勢,百度App打響紅包大戰“第一槍”,不是偶然。

2018年,“超級App+小程序”已成業界標配,微信、百度App、支付寶、今日頭條全部進軍小程序,開始聚集大量的輕應用服務,希望構建一個新的應用生態。而大量低頻應用,也接受現實,自建APP之外,尋求依託超級App鏈接用戶,構建解決方案。

千億營收、兩億跨年紅包,百度的“超級App”卡位戰

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格局,很可能會是:少量超級App平臺化+垂直領域頭部App+大量長尾輕應用,只有少數幾家有機會進化為移動互聯網的新中樞。

2018年,BAT及字節跳動均重點發力小程序,將其視作旗下核心App產品的重要戰略:

超過10億月活用戶的微信,最早佈局,並以廣告收入分成比例等方式加以扶持,微信小程序半年即超100萬款;2018年9月,螞蟻金服宣佈成立小程序事業部,支付寶小程序成為其“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戰略之一”,淘寶也已內測自己的小程序產品,取名“輕店鋪”。

強化內容生態的同時,百度App敏銳意識到了小程序的價值,反應非常快捷,繼微信後,在2018年7月上線智能小程序,其後資源投入不斷加大,宣佈以10億人民幣創新基金投資有潛力的開發者,提供百億廣告分成。

與微信封閉生態不同,百度APP一開始即在業界首推開放生態,成立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進行技術開源,合夥夥伴不僅可接入百度系App(手百、貼吧、地圖等),也可接入到外部App。

目前為止,百度App積極的戰略卡位很見成效:小程序生態迅速崛起,截至11月初,月活用戶已超過1.5億,服務深入到政策民生、娛樂、資訊等23個大行業,覆蓋262個細分領域;2018年12月,愛奇藝、bilibili、快手、攜程等12個頭部AP成為首批開源聯盟成員,支持運行智能小程序的App,其月活累計數超過30億。

現在代表小程序生態的,最典型的就是兩家:微信和百度App,一個封閉,一個開放,交相輝映。

可以預見,大量小眾應用重點關注的入口,未來將聚焦在搜索、社交、資訊等高頻度、多場景的頭部App上,他們需要具備強大的流量分發能力,且能支持消費、生活服務、遊戲、工具等各種場景。目前,BAT三家千億級巨頭外,其他公司的生態體系都相對單一,比如字節跳動的優勢集中在內容、娛樂領域,因此,最有可能構建平臺的,還是BAT旗下的微信、支付寶和百度App:

其中,微信是最高頻使用的App,小程序可消耗用戶的碎片時間,同時提升其內部連接服務效率;支付寶小程序聚焦在商業和生活服務場景,離錢、離服務、離信任最近,能培養“支付即關係”的用戶習慣;百度APP本身即從事內容分發,用戶大量搜索為的就是獲取優質服務,小程序有助於實現交易閉環,改善用戶體驗。

2018年,百度公司高歌猛進,內容和服務兩個維度雙線出擊,大大鞏固了百度App“超級App”的地位,為其平臺化戰略實現趕超帶來機會窗口。2019年“跨年”,以重金搶先參與紅包大戰,可能正預示著,百度App優先策略就是,延續先發優勢、加大資源投入,以搶先卡位、加速平臺化進程。

從這個意義上說,早於微信、支付寶一步,百度App在2019年元旦發起的紅包大戰,並不是移動支付這種局部戰場的餘音,更可能是新一輪全面大戰的開始。

(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