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又双叒叕来了,别做盲目跟风的那只“羊”

一个月前,一部集“恐怖、惊悚、悬疑、战争、动作”于一体的年度大片《双十一》震撼上映,狂揽“票房”2135亿!一个月后的今天,片方趁热打铁,推出续集《双十二》!钱包、信用卡以及各种“呗”,哥儿几个组团儿来劝你冷静淡定。毕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理性思考后你会发现,很多东西没必要买,很多钱没必要花。只是觉得大家都在抢,不买“亏得慌”。所以,这种跟风从众的心理,才是“病根儿”。

点击下方音频,搞懂“羊群效应”,做自己,拒绝随波逐流!

一、什么是“羊群效应”

通俗来讲就是:在羊群中,总有那么一些“出类拔萃”的,对肥美的小嫩草天生敏感的“领头羊”,只要它们开始行动,其他羊就会不假思索地群起响应,即便附近可能有狼,或者有更好的草地,它们也会全然不顾。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而在这一点上,人也没比羊聪明到哪里去。我们习惯于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来提取信息,并做出快速而省心的决定,而信息的不断趋同,彼此强化,最终就会产生跟风从众的“羊群效应”。

法国某位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毛毛虫实验:把几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连排成一圈,然后在花盆旁边,撒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叶。然而,可爱的毛毛虫们就这样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接着一圈地爬着。爬了几天之后,毛毛虫们居然就这样累死饿死了。而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其实只要其中任何一只毛毛虫稍微改变路线,它们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了。

这个有趣的实验也充分地体现了:“羊群效应”就是一种跟随性、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让人陷入骗局或者遭受失败!

双12又双叒叕来了,别做盲目跟风的那只“羊”

二、投资中的“羊群效应”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羊群效应”在炒股与投资基金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投资经验相对欠缺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在自己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时,总是会去看看其他同类投资者是怎么买的,什么时候买的,又是什么时候卖的。他们总认为在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优势。而这样一来,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将迅速汇聚,很容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上涨时蜂拥而至,下跌时恐慌逃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追涨杀跌”现象。


三、如何避免克服“羊群效应”

投资上这种跟风随大流情况的发生,通常会造成股票价格与其真实的价值明显不符,低估或高估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在选择股票或基金时,不要只看到它们“表面的光鲜”,多看看那些被“低估”的指数才是正解。而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设定止盈点与止损点也极其重要。这方面,基金投资与短线进出的股票不同,适当地调整投资组合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避免如市场周期性风险等不可控的投资风险。

双12又双叒叕来了,别做盲目跟风的那只“羊”

设置止盈点,提醒投资目标达成,应“见好就收”,以防错失赎回时机,使获利缩水。设置止损点,为投资风险“上把锁”,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关于设置的参考依据,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收益期望、人生阶段、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多花些心思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止盈与止损区间。需要强调的是:基金投资虽然适合“懒人”,但仍须每季度检查基金表现、排名变化、投资标的增减等数据信息,为最终的赎回或转换提供决策依据,以免错失最佳卖点或过早出局。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做逆向投资,逆羊群而动。当然,这与大势所趋的“顺势而为”并不对立,有些“顺势而为”并没有错,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与思考后,再进行判断。更好地去判断趋势行情,尤其是在向上的趋势行情尾声,泡沫累积已然很大,整个羊群都在贪婪,这时就一定要警惕行情的转向;反之亦然,当所有人都对市场抱怨与冷淡时,机会可能就会大概率出现了!

综上所述,“羊群效应”反映了人的趋同心理,也是一种人之本性。我们可能无法将其完全消除;但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更多的投资技巧,调整投资策略,研究并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来避免陷入“羊群效应”的投资误区。做到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投资路径。

双12又双叒叕来了,别做盲目跟风的那只“羊”

想要了解更多投资理财相关知识与实操经验,前往喜马拉雅FM,搜索度小满《理财早知道》,专业有料,为您揭晓!

一手财经资讯有料解读,一线投资经验独家分享,聆听金融大咖谈经论道。更多财富干货,尽在《理财早知道》,欢迎各位财主大大们持续关注度小满《理财早知道》,每周不见不散!

双12又双叒叕来了,别做盲目跟风的那只“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