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各諸侯國造反,皇帝要從哪調兵?

樓下的都是我小弟


漢初實郡國並行制度,一則是劉邦打天下的時候,為了消滅項羽,許給各路諸侯的政治利益;二則也是吸取秦國迅速滅亡的教訓,因此分封諸侯國來屏衛中央。

漢初有兩次諸侯國造反:一次是異姓王;一次是同姓王。嚴格意義上說第一次是劉邦為了鞏固政權清洗異姓王。



鎮壓異性王造反,劉邦在從哪裡調兵?

關於鎮壓淮南王黥布的用兵,《漢書》有很明確記載:徵發上郡、北地、隴西車騎;巴蜀材官及中尉卒;赦免天下死囚;徵調諸侯國的兵。

《漢書.高帝紀下》記載:"上乃發上郡、北地、隴西車騎,巴蜀材官及中尉卒三萬人……上赦免天下死罪以下,皆令從軍;徵諸侯兵,上自將以擊布。"

從中可以分析,皇帝鎮壓清洗異性諸侯王造反的兵源主要有:

(1)駐守邊防軍。上郡、隴西、北地是秦漢北部邊防重鎮,也是屯兵集中的地方。

(2)巴蜀後方。巴蜀是劉邦最早的根據地,也是漢帝國的後方基地。

(3)諸侯國的兵。中央有權向分封的諸侯國徵調士兵。鎮壓黥布造反,齊國就派曹參將兵車騎12萬,跟劉邦一起平亂。

(4)死囚。釋放死囚,讓他們戴罪立功。



從這裡看出劉邦清洗異姓王的時候,似乎沒有動用拱衛京畿地區的宿衛南北軍。

景帝時期,晁錯提出“削藩”,引發七國之亂。當時,統領將士平叛的是條侯周亞夫,他臨危受命從中尉升為太尉領兵出征。

中尉是中央宿衛軍的將領。漢朝的中央宿衛軍是漢朝軍隊的精銳,主要是拱衛京畿地區。兩漢的宮省宿衛以皇帝為中心由內而外設置了四層防禦體系:少府宦者署、郎中令、衛尉、中尉。

西漢初年,守衛長安的宿衛軍主要是南北軍,南軍就駐紮在長樂宮、未央宮南面,即"兩宮衛尉"兵,一般由衛尉統領的;北軍駐守在京師未央宮以北,由中尉統率。



北軍的主要職責是負責京師長安以及周圍三輔地區(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的防衛工作。凡調動北軍的人,必須持有朝廷頒發的符節交監軍使者查驗。

當年衛太子劉據造反就利用皇后衛子夫的符節試圖調動北軍,當時司馬遷的好友任安擔任北軍使者護軍,接下符節卻按兵不動。

北軍是西漢對外作戰的主力軍,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帶應該就是北軍,衛青的大將軍職務應該是統領南北軍。而李廣擔任的郎中令是守衛宮中安全的,應該是皇帝的近衛軍,這樣說來,漢武帝還是很信賴李氏家族的。



西漢的兵源主要有幾方面:

(1)募兵。漢帝國管轄範圍內的青壯年可以到長安參軍,報效國家,建功立業。這些人一般都是稍微有本事的人,他們稱之為"佽飛射士",估計當年擅射的李廣就是從這個端口參軍的。

(2)羽林孤兒。父輩從軍在戰爭中犧牲,這部分軍士的後裔由國家扶養,長大後一般還是從軍,效命沙場。

(3)胡、越騎。漢武帝時期北擊匈奴,南征吳越,這些地方來降的壯士,這些人在地方成為無業遊民,是社會不穩定因素,因此一般編入軍中,出征作戰。

(4)罪奴、罪囚。直指繡衣使江充深受漢武帝信賴,他經常將奢僭的貴族的車馬、官奴罰沒,充入北軍,抗擊匈奴,漢當局也准許犯罪的人充軍,戴罪立功,以贖罪。


開涮歷史


漢代實際是二元政治,即中央直轄下的郡縣制與諸侯制並存。

西漢最初是七個異姓諸侯王,後來被劉邦消滅得只剩下一個,又另立了若干同姓諸侯王。與周代的小中央不同,漢代是大中央,朝廷直接管轄的郡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一半,另一半是諸侯王的地盤。

那麼如果遇到諸侯造反,皇帝要從哪調兵呢?主要有以下三大來源。

第一,中央軍

漢代的中央軍就是著名的南軍與北軍,南、北兩軍是捍衛皇室的主要軍事力量,南軍職責為守衛宮廷,北軍職責為守衛京城,這是兩支王牌軍。從兩漢的歷史看,南軍很少被外派作戰,北軍則是朝廷一支非常重要的對外作戰部隊。在平定諸呂之亂、平定七國之亂,漢羌戰爭、漢匈戰爭中,北軍都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

第二,郡兵

郡兵就是各郡的地方部隊,一般郡太守直接掌握,而以郡都尉協助。太守掌發兵權,郡都尉負責領兵。每年八九月,郡兵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稱為都試或秋射。郡兵是直接聽命於朝廷,沒有朝廷的命令,郡太守是不能隨意發兵的。一旦朝廷下詔,就可以調動郡兵參加戰鬥。在西漢時,郡兵十分發達,而且軍種多種多樣,有材官、騎兵、車士、樓船士等,無論是山地戰、平原戰或江河戰都有相當的軍種。到了東漢,除了邊疆諸郡之外,內地郡縣的地方部隊十分薄弱。

第三,諸侯國的軍隊

在漢代,諸侯國與郡合稱為“郡國”。漢代諸侯王跟周代有很大不同,漢代諸侯並不具備獨立性,雖然有兵權,但是跟郡縣一樣,發兵必須要有朝廷的指令,並不能擅自行事。遇到諸侯叛亂時,對於沒有叛亂的諸侯,朝廷同樣可以調用其軍隊。比如說,在七國之亂中,沒有參與叛亂的諸侯,也參加了對七國的戰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梁國,梁國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頂住了吳、楚叛軍的進攻,為周亞夫平定叛亂打下基礎。


君山話史


漢朝本來就有中央禁軍。也就是南軍北軍。

南軍是皇宮衛士,漢武帝后因其多次站隊錯誤問題而基本閒置。北軍則是屯兵精銳,中壘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分管治安,禁衛、步兵、騎兵、胡騎等皇帝直屬軍。

首都城防部隊歸城門校尉管轄。京城還有非正規軍,緹騎、虎賁、羽林、三署郎等精銳。司隸校尉管7000奴兵。

地方上,都尉管郡兵。中尉管王國兵。邊郡長史管邊軍。尉管侯國兵、縣兵。

發生叛亂,當然是地方出兵,需要北軍精銳出動,就是七國之亂這樣的大規模叛亂。

漢武帝建立中朝制,大將軍衛青、大司馬霍去病、貳師將軍李廣利等被准許開府建衙,擁有私兵衛隊之外還可招募士子文官,算是半獨立於國家軍事體制外的武裝力量。


四川達州


漢朝各諸侯國的問題存在於漢景帝和漢武帝初期,其他時間段基本上沒有威脅。什麼原因呢?聽國仕匯來詳細回答。

漢初,封有異姓王若干,劉邦死前,全部被取消,只留下一個異姓長沙王,並與大臣們殺白馬為盟,有異姓稱王者,天下共擊之。大批的封劉氏宗親為王,像劉邦的兒子,劉邦的兄弟的兒子等,像景帝七國之亂的領頭人吳王劉濞就是劉邦的侄子。起初,諸侯國們權利很大,可以自己組織軍隊,自己諸侯國內抽稅,甚至擁有鑄造錢幣的權利。最終,諸侯們的權利越來越大,最終引起了漢初的七國之亂。

一、天下一半的直屬中央的郡縣;

七國之亂,朝廷從哪裡調兵,因為天下依然有一半的土地人口是實行郡縣制,直接屬於朝廷管轄。所以說與周天子春秋戰國時候的諸侯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下圖中為漢朝時,諸侯國威脅最嚴重時刻,可以看到七國控制的範圍也只是一小部分。

二、支持朝廷的諸侯國

七國之亂,有七個作亂的諸侯,但依然有諸侯國是站在朝廷這一邊的。比如梁國。梁國地理位置特別重要,處於長安到東方各國的交通要道上,是咽喉要地,也對朝廷起到了很好的屏蔽作用。漢代帝王通常會把自己最信任的寵子或者寵弟封為梁王。七國之亂時的梁王就是景帝的同母兄弟劉武,在平叛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推行“推恩令”,諸侯國中有諸侯國。

漢武帝時,為了解決國內諸侯國尾大不掉的情況,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變更為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分別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更小的王國與侯國,達到分化、削弱大諸侯國勢力的效果。

期間伴隨著不斷地廢國置郡,諸侯國威脅中央朝廷的問題得以從根本上解決。


歷史國仕匯


最初是靠兵符,皇帝和將帥各持一半,只有兩塊兵符合在一起才能調動軍隊。後來是天子掌控常備軍,有戰事徵召府兵,這樣將領平時是沒有兵權的,只有戰爭時將領才有統兵權。這就是府兵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三省六部設立後達到了完善,此後一般都是兵部掌握調兵的權力,將領掌握統兵的權力,要調動軍隊必須有皇帝給兵部聖旨,然後由兵部派兵給將領,地方駐軍高級將領定期更換(現在依然沿用)。


碎嘴蕾西


漢朝是郡國並行制度,既有分封的諸侯國,也有直接隸屬中央的郡縣。一般來說,只要是國家打仗,那麼無論是諸侯國還是地方郡縣,都有出兵的責任和義務,漢景帝時平息七國之亂,梁王劉武的梁國軍隊功不可沒。

雖然漢初的諸侯國勢力很大,但朝廷自己手裡也是掌控軍隊的,七國之亂時周亞夫指揮的軍隊就是朝廷自己的。因此,如果諸侯國造反,那麼皇帝可以從三處調兵:

1,自己手裡的軍隊。

2,其他未造反的諸侯國軍隊。

3,地方郡縣的駐軍。


北宋一書生


漢朝有自己中央直屬軍隊兵力!漢朝皇帝下虎符給大司馬大將軍調兵就可以了!


president孟


朝廷軍隊,南北營,保護首都安全。


異域龍者


皇帝有直管地區,地方大。朝廷有直管兵。諸侯軍隊按規定也不是諸候王直管的。能調兵的地方很多。


阿岔視角


從禁軍與郡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