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空杯+學會提問,錘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1)

每月我都會跟自己的學生團隊開一次大會,在準備10月線上大會的時候,我思考如果把一些成功者的路徑進行歸納,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畢竟人們總喜歡去找到所謂的普世法則。

思考許久,我歸納為:批判性思維+多元思維模型+刻意練習

接下來每月的團隊會議,除了佈置一些工作,以及發一些激勵外,我會去依次展開闡述這三點,希望對學生有更多額外的幫助。

保持空杯+學會提問,錘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本月,先跟大家溝通下批判性思維,首先我要定一個主調,大學壓根就不是教我們去求職就業的,尤其是好大學。

大學時期,我們學習的核心是通識,培養自己批判性獨立思維的能力,並且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為何我們總是如此的從眾,雖然口頭上說自己獨立思考,但是總會被各種事物所牽著走。

生活裡充滿各種各樣的騙局以及謠言,近些年許多口口相傳的一些事,突然被闢謠壓根是錯誤的。

這其實是由於,人類大腦在進化過程中,就形成了大腦1和大腦2,任何生物都需要能量來維持生存,但每次使用大腦2的時候,都會加速能量的消耗,於是人們很自然的去使用大腦1面對絕大部分事物。

但我們最為需要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的能力,則是需要動用大腦2,所以,思考、學習這類事本質上都是反人性的,跟我們身體機能所排斥。

保持空杯+學會提問,錘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2)

批判性思維,為我們對所見到或聽到的事物進行系統評價,最為基礎的一點,那就是保持空杯,時刻提醒自己是無知的

在此推薦一本小說《三體》,我的座右銘也來自於本書,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空杯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到真的很難,記得15年的時候,我們開校園市場論壇,ofo創始人戴威就坐我旁邊,不僅詢問我,還問過我們好幾個資深的從業者,關於校園市場方面的運營,但當時看好共享單車項目的人,卻少之又少。

因為這個項目,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車會被偷的呀,丟失率、損壞率這麼高,後續維護怎麼辦?這後續維護成本,遠大於車的成本,盈利實在太困難了。

但我卻沒有仔細研究過這個項目,對於整個出行產業的影響,此前兩年ofo與摩托拿到如此高額的融資,不就是因為覺得其有對滴滴有顛覆式創新的潛力嘛。

因為先入為主的思想,我完全沒有了後續的思考。

消滅偷車賊的是共享單車,消滅小偷的是移動支付。

保持空杯+學會提問,錘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舉個近點的案例,剛上市的拼多多,沒有使用過的時候,對其的認知兩點:1.各種病毒式的轉發傳播;2.各種山寨假貨。

但仔細研究之後,會發現拼多多真的很厲害,首先是信息流的算法推薦體系,打開APP看到的就是一個個給用戶推薦的商品;其次是藉助了微信龐大的流量,以四、五線城市進行覆蓋,並且藉助用戶的流量,形成自己的流量池。

淘寶作為PC時代的電商產品,早期也是諸多假貨,後來進行打假,品牌升級,推出了天貓;拼多多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電商產品,也是從山寨貨品起家,並且已經上線了品牌館,位於拼多多APP的正中央,誰敢斷言其不能成為下一個淘寶呢?

要知道依託淘寶成長到至今的阿里巴巴,市值一度高達5000億美金,如今拼多多300億美金的市值,豈不是十分的正常。

當然我現在說拼多多,有些馬後炮,但我2月初寫的一篇分析文章,還是較早的。

拋開成見,為克服批判性思維障礙的起點。

保持空杯+學會提問,錘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3)

知乎上有句話,先問是不是,然後再問為什麼。

其實這就是批判性思維的呈現,但我們大部分情況下,尤其是在教育體系裡,不會給學生機會“問是不是”,也不給機會“問為什麼”,直接就告訴了為什麼。

敢於提問,其實就是錘鍊批判性思維的第二步,這一點我們其實做的足夠差,包括我自己在內。

8月份的時候,我帶著十幾個學生去香港遊學交流,一些教授、創業者分享完畢之後,有著特別寶貴的交流時間,但提問的學生,卻寥寥無幾。

這些同學在團隊裡,其實已經足夠優秀了,但是也習慣了在此時保持沉默。

論語裡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其實就是比較簡單的批判性思維練習,我們可以日常向自己提問。

保持空杯+學會提問,錘鍊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放棄對一些事物的成見,學會主動去提問,這就是我總結的批判性思維的錘鍊方式,期待大家留言探討。

關於多元化思維模型與刻意練習,後續再做詳細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