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故事:债台高筑(战国)

《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虖厄岖河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责之台,被窃铁之言”。颜师古注:“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历史小故事:债台高筑(战国)

故事的主人公,是周朝最后一王---周赧王,公元前256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很快夺取韩国的阳城、负黍,斩首四万,已逼近周赧王所居的王城。周赧王和众大臣十分慌乱,不知该如何应对秦国。此时楚国派遣的使者向周赧王献计:秦国强大,单独一国难以对抗,只有以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联合攻秦才有可能自救。

周赧王与大臣们采纳此计策,于是起草诏令,分发六国,约定集中兵力攻秦。此时的周天子只剩下很小一块领土,虽反复动员,也才集合了六千人马。为筹集这批人马的军费,周赧王只得向富商大贾借债,并答应灭秦后还清本钱和利息。

历史小故事:债台高筑(战国)

到了约定日期,周赧王将六千人马带到集合之地--伊阙。等了好些日子,除楚、燕二国外,其余各国毫无音信。显然只靠这点兵力,根本无法对抗强秦。此时军费所剩不多,抗秦攻秦只好作罢,已集结的人马也只能各自散去。

后来秦国得知周天子要联合六国抗秦伐秦,便命令大军攻打周天子。待秦军打到王城,周赧王降秦,被秦赶到伊阙南边的新城。众债主齐齐赶到新城向周赧王讨债,周赧王无法招架,就躲进一处建在高台上的驿馆内,这处高台就被称为“逃债台”“避债台”。"债台高筑"直到今天仍被用来形容欠债很多,无法偿还。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