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债台高筑”—周天子为何混成了千古第一老赖

公元前256年,秦国进攻韩国,秦军直逼周天子的王城,随时可能灭亡东周。周赧王和大臣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听从了楚考烈王使者的建议,“给六国下诏,令其组成联军伐秦”。

这时的周赧王,也想过一把御驾亲征的瘾,于是就在自己狭小的国内东拼西凑出了几千人马。不过为了支付着几千人的军费,周赧王就向国内的富商大贾借了一笔钱,约定灭秦之后连本带利地偿还。

谈古:“债台高筑”—周天子为何混成了千古第一老赖

到了约定的联军伐秦之日,就只有楚国和燕国响应了周赧王的号召,所组成的联军兵力也严重不足。于是周赧王就带着几千大军返回了王城。这个时候,众多的债主听到周赧王伐秦失败,就纷纷来宫门寻债,周赧王还不起钱,就躲在宫里不出来(当时的一些宫殿又称高台)。于是身为天子的周赧王就成为了千古第一老赖。

在这里,我们不禁深思,为什么身为天子的周赧王会混到连债都还不起的地步。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西周的政治体制说起。

谈古:“债台高筑”—周天子为何混成了千古第一老赖

西周实行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分封体制。即周天子为天下大宗,诸侯为各自国内的大宗,卿大夫和士各自为自己封地内的大宗。形成了一种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卿大夫和士的政治等级和一种小宗服从大宗的统治秩序。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秩序在西周初期为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谈古:“债台高筑”—周天子为何混成了千古第一老赖

但是,这种政治制度和秩序在西周中期却暴露出了一个致命的弊端,即”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这就导致了周天子既无法控制远在各个诸侯国的国君,更无法控制他们国内的卿大夫和士,即中央(周天子)无法在本身弱小的前提下得到地方(诸侯国)的供养。这样的话,周天子的话语权就和他本身的实力有了直接关系。

西周初年共分封了大小诸侯国71个,再加上后代天子的分封,西周的诸侯国巅峰之时共有上百个。这上百个诸侯国每一个的国土面积都不大,国力都不强,还不能给西周初、中期的周天子带来什么威胁和麻烦,所以这个时候的周天子还是那个一言九鼎的天子。但是,随着不断的分封,周天子直辖的王畿越来越小,天子的实力越来越弱。而诸侯通过兼并战争将一百多个国家变成了十几个甚至是几个国家,使得单个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并最终远远超过了周天子的实力。这个时候,周天子的权威就大大地削弱了,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皆称王后,这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都没了。

谈古:“债台高筑”—周天子为何混成了千古第一老赖

总而言之,周天子的权威扫地,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失衡,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如东汉末期和唐朝中后期一般。所以,从北宋开始,中国就一直实行的是”强干弱枝“的基本国策。所以,由此看来,周赧王成为千古第一老赖还是历史的必然性所决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