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酒、还有芝加哥

“我邂逅了一座城市,一座真正的城市,它叫芝加哥。”——英国作家吉卜林

爵士乐、酒、还有芝加哥

东方,艺术家醉了酒,写诗。

西方,艺术家醉了酒,写歌。

闻名遐迩的爵士乐,便是在美国芝加哥的地下酒吧中孕育、兴盛。

和如今很多流行的音乐一样,爵士乐也同样由黑人创造。从最初的宗教音乐,到Bluse(蓝调)的诞生,再到大量的黑人铜管乐队涌现,融合、发展,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正呼之欲出。


爵士乐、酒、还有芝加哥

Miles Davis – Kind of Blue (1959)


而此时的世界,刚刚步入二十世纪。此时的美国,正朝着世界第一的宝座发起冲击。

繁荣的泡沫经济,给予了人们醉生梦死的摇篮,在这繁华的幻梦中,艺术的灵感得到了激发。

终于,在美国北部的城市芝加哥,那些上流人士不愿涉足的地下酒吧里,在那些一壶酒,一曲歌,一夜晚的男男女女之中,爵士乐诞生了。


爵士乐、酒、还有芝加哥

The Thelonious Monk Quartet – Monk’s Dream (1963)


一个来自新奥尔良的名不见经传的长号手,首次使用了“Jazz”来形容这一全新的音乐形式。

在一家家地下酒吧里,伴随萨克斯迷醉的音色,一首首爵士乐诞生,给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平添了一份浮华醉人的风韵。

爵士乐、酒、还有芝加哥

但很快,“禁酒令”颁布,饮酒成为犯罪。

可爵士乐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美国指挥家保罗·怀特曼将爵士乐从暗无天日的地下酒吧带到了灯火辉煌的音乐厅。

这种新潮流招致了很多的非议与批评。却也正是因此,让爵士乐在美国和欧洲变得家喻户晓,全世界都被它所吸引。

当然,这也包含了民国时期的中国。

爵士乐、酒、还有芝加哥

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度,可大上海已经展示出了它作为世界性都市的巨大潜力。

在当时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乐手演奏爵士乐,更遑论纸醉金迷的大上海夜总会之中。

这一慵懒又欢快的音乐形式,伴随着一杯杯西洋酒,在那个乱世之中,就像是一针安慰剂,让人暂且忘却俗世。


到如今,爵士乐虽然日渐式微,可依然有李泉、丁薇等歌手在坚持创作。


爵士乐、酒、还有芝加哥


走钢索的人 – 李泉 (1999)

慵懒而伤感的音色,缓慢而摇曳的节奏,平静而低沉的萨克斯,醉意朦胧的男女,一幅幅迷幻醇香的爵士画面缓缓铺开……

爵士乐在变,不断融合摇滚、说唱等风格,焕发新的光彩。

酒也在变,从被污名禁饮,到寻常饮品,越来越纯粹与简单。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音乐与酒,始终相伴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