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的米波雷達在450公里的距離發現F22,如何評價?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我們在米波反隱身技術方面已經走在世界最前列

這其實不是新聞,之前早有過報道,我們部署在山東的米波遠程預警雷達對日本到韓國參加演習的F-22進行過追蹤。而之前房斌在電視節目中,也有說過,對闖入我東海防空識別區的F-22進行過伴飛。可以說我們的反隱身雷達技術已經可以達到實用化、實戰化水平。

米波(VHF)波段雷達是天然的反隱身雷達,隱身戰機機身表面大部分是一塊塊平面,這是利用鏡面反射原理削減雷達反射信號,但是這些鏡面面積有限,在米波雷達1米~10米的雷達波面前,反而是一塊塊不規則幾何形狀,因而是天生的反隱身雷達。

但是也由於米波雷達波長大,能量密度有限,因而分辨率差,探測精度有限。再加上雖然米波雷達可以反隱身,但其雷達反射信號同樣要被隱身戰機削弱,只不過削弱程度相對較低而已。因而可以用來預警,但無法滿足跟蹤,更不能用來引導防空導彈進行攻擊。他可以告訴你狼來了,但是無法告訴你狼在哪個位置,速度多少,正在朝哪個方向去。所以傳統意義上米波雷達在反隱身方面,主要是用來遠程預警,但顯然我們經過不懈努力,已經更進一步。

目前反隱身雷達是多部雷達通力合作,不同波長,不同探測距離進行接力。

在這方面研究中,公開報道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採用數字相控陣雷達技術,二是採稀布式合成脈衝孔徑雷達技術。

數字相控陣雷達技術,是相控陣雷達的新成果,他通過計算機數字化軟件,對相控陣列雷達中的每一個收發單元進行數字化編碼和定義,對頻率合成(DDS)的幅度和相位近似進行連續調整,從而對雷達的波形進行調整和編碼,從而大大提升雷達的抗干擾性能和對特定目標探測精度。米波雷達由於發射天線長,所以應用相控陣雷達難度較大,這方面我們進行不斷嘗試,終於開發出一系列的米波相控陣雷達。兩者結合下,對於隱身目標方位探測能力大幅度提升。多次在航展上展示過的JY-26米波相控陣雷達

另一個稀布式合成脈衝孔徑雷達技術(SIAR)則更高級,其主要解決米波雷達對於方向角速度變化追蹤能力差的問題,也就是跟蹤方面的問題。米波雷達要想獲得更加精準的追蹤信號,就需要增加接收天線面積。而這項技術採用稀布方式樹立一片“反隱身竹竿”,相當於變向的增加發射/接收天線,整片竹林都是收/發天線。並同樣採用數字雷達技術對波形波束進行定義,探測強度大幅度增強,從而解決對目標角速度變化的跟蹤問題。

理論上,只要能夠對目標進行跟蹤,就可以引導主動雷達導引頭的防空導彈/空空導彈對目標進行攻擊。如果我們的米波反隱身雷達可以在450公里對F-22進行跟蹤的話,那麼紅旗-9導彈最大射程的125公里範圍時,根據雷達公式其信號強度要強一百倍以上。從理論上採用主動雷達導引頭的紅旗-9可以對其發動攻擊。

在過去的30年裡,隱身技術並沒有出現質的飛躍,F-117、B-2和F-22的隱身技術還代表現在最頂級的隱身能力。但是這段時間裡,雷達技術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革新,F-22所採用的隱身技術還是20多年前的成果,在面對新型雷達面前,這場矛與盾的較量,並不看好。


五嶽掩赤城


450公里的距離發現F-22,這說明美國的隱身戰機在中國的米波雷達面前已經沒有什麼隱身可言了。

記住,這只是五年前的數據,如今中國的米波雷達技術更先進更成熟了,發現F-22的距離應該更遠了。

其實,最厲害的還不是450公里的發現距離,而是持續跟蹤能力,這一能力才有戰術意義。從日本轉場韓國的F-22,被中國的米波雷達持續跟蹤,說明中國不僅能發現F-22,而且還能隱定跟蹤F-22,F-22的隱身神話已經蕩然無存。

發現、跟蹤、識別、打擊,前兩項能力都已經具備了,接下來中國將研製第五代反隱身雷達,就是要解決識別出具體機型的問題。如果識別問題解決了,那麼打擊就更沒問題了,中國遠程防空武器多的是。

中國的米波雷達之所以如此之先進,也是美國人逼出來的。

1991年的海灣戰爭,讓中國人認識到了隱身戰機的巨大威力,可以在不被對方發現的情況下縱深打擊防空體系、指揮體系關鍵節點,致其癱瘓,後續常規力量再肆意轟炸。從那時起,中國雷達人就開始反問: 雷達不能反隱身,一個國家基本國防安全還有什麼保障?

1999年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中國成了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被隱身飛機轟炸過的國家,這更激起中國雷達人不造出反隱身雷達誓不罷休的鬥志。

從基本理論,到設計方法,再到工程實現……吳劍旗帶領團隊整整探索了20年,2011年反隱身雷達終於變成了裝備。隨後,中國的隱身雷達越來越多,而且已經全面部署。

試問,美國的F-22還敢來嗎?


東方談武器


第一,首次由官方公開證實了我國反隱身先進米波雷達領先世界的消息。

第二,也間接證明了由於保密等原因,我們對國防先進技術上的認知空白。

其實作為中電科首席科學家、38所科技委主任、我國首個反隱身先進米波雷達總師,吳劍旗每年都在不同場合做各種報告、演講,尤其是2013年澳大利亞國際雷達會議和2014年法國國際雷達會議,吳劍旗研究員都作為特邀學者做過關於先進米波雷達相關研究的報告,當時就已經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了,可是國內普羅大眾對此知之甚少。

直到前幾天、確切的說是前天,“超大”傳出吳劍旗研究員關於我國反隱身先進米波雷達的技術報告會的消息,並且配了詳細圖片和講解,這才引起了大家才關注,可是實際上呢?


吳劍旗專注雷達研究已經快30年了,1990年他到中電科38所後就投入到了我國先進雷達的研究中,後來在1991年海灣戰爭後,吳劍旗認識到了探測隱身飛機的重要性,於是便開始了長達21年的先進反隱身米波雷達的研究。

而也就是在同一年,美、法等國也開始了米波反隱身雷達的預研,但最終因為米波雷達的三大技術缺陷而廢止,也就是超大所說的“低迎角盲區大,該波段在低於一定角度就會發生鏡面反射”、“不能準確測高”、“空域覆蓋不連續”這三大問題,而這三大問題其實很早就已經解決了。



▲儘管超大的流出的圖片顯示,由吳劍旗擔任總師的世界首部實用化米波稀佈陣綜合脈衝孔徑雷達,是在2016年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的。

但實際上,早在1999年南聯盟大使館事件後,空軍就已經啟動了反隱身米波雷達的研製工作,當年負責總設計的是38所的副總工程師吳曼青(現任中電科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多說一句這可是中電科的絕對“大神”),而吳劍旗則是團隊核心成員,2000年團隊提前國外3年完成MIMO雷達新體制的研究,2001年完成了先進米波雷達的課題研究,2002年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2年世界首個大型新體制米波雷達一級設計定型,2013年在東南沿海方向450公里外首次探測到美國F-22戰機並繪製了飛行軌跡。



▲根據超大的爆料,2016年珠海航展時,中電科的人就默認了發現F22的消息,而發現F-22的雷達很可能就是JY-26。

其後,吳劍旗團隊又摸索出了“分區地形匹配”、克服米波多徑干涉新理論等方法,研製成功了世界第一型機動式米波三座標雷達並參加了2015年9月3日的抗戰70週年大閱兵。


▲當年參加93大閱兵的305A,如今已經發展到X型了。

2015年在關於先進米波雷達的論文《反隱身與發展先進米波雷達》中,吳劍旗研究員就已經對先進米波雷達的相關問題進行詳細闡述了,只是比較遺憾,當時少有人關注。

▲米波雷達是指工作波長在1-10米,頻段在30-300兆赫茲的一種長波雷達,而傳統米波雷達大都是兩座標(不能測高),並且多采用巨大的八木天線或者矩形拋物面天線,所以傳統的米波雷達體積和重量巨大、分辨率差、探測精度低、目標識別能力也有限,並且易受地面反射波的影響,也容易與民用信號重疊,但是因為隱身戰機的的雷達隱身電磁波段主要在0.3-29赫茲的頻率範圍,而米波雷達正好避開了這一頻段,在VHF頻段還有著諧振區的優勢,所以米波雷達有著天然的“反隱身技術優勢”。

而目前吳劍旗研究員所說的先進反隱身米波雷達,是指其採用有源相控陣、多輸入輸出、稀疏矩陣和超分辨率等先進技術等先進技術的三座標雷達,目前已經部署覆蓋了我國主要戰略方向。

最後在多說一句,其實在昨天這個消息剛出來的時候“軍事小科普”就已經發過一個相關的微頭條,當時我感嘆的不是我國先進反隱身米波雷達的這項技術,而是為什麼已經明明很稀鬆平常的事,我們才引起關注?甚至還有人表示不相信而質疑?

我們總是用“錢學森之問”或者“獲得諾貝獎的多少”來形容祖國的高技術產業,可是我們有很多人更確切的說,是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瞭解我們祖國的高技術現狀,我們現在經常談論的軍工大神除了經常被宣傳的老一輩錢學森、鄧稼先這些之外,現在的軍工大神我們瞭解多少?

說實話屈指可數,我們因為電磁、綜合電力系統知道了馬偉明、我們因為米波雷達知道了吳劍旗,我們因為殲20知道了楊偉,可是其他的呢?核能、航天、生物、激光、超算、超導,那麼那麼多的領域裡我們就沒大神了嗎?

不……我們有、而且很多、很多,只是我們不瞭解而已,而我們不瞭解是因為很少有人願意宣傳,畢竟比起明星來,關注軍工、關注祖國高技術發展的人,太少了!


軍事小科普


不囉嗦,共三個問題,能否在450公里外發現F22這種隱身飛機,技術上是如何實現的,我們何時開始研究反隱身技術的。致於如何評價我國反隱身技術,魂舞大漠想,根據我國從來不吹牛皮的傳統,反隱身雷達的總師吳劍旗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是世上唯一的建成反隱身雷達體系的國家。對此,英國簡式亦有表述,中國已經成為反隱身雷達的全球引領者。此體系的建立,意義重大,在開啟隱身化空軍的今天,沒有反隱身雷達技術,即要受制於人,怎麼估計這一成就,亦不過份。以下的表述,我們以國內公開的翔實資料為證據,參照外媒的一些評價作為佐證,來看看今天取得這一引領性的成就,共耗費我國科技人員多少心血,這條路,應該說走得相當艱辛,當然成就也是巨大的。

●可以被發現。我們的公佈不算遠的,俄在《觀點報》的文章,“天空”—Y可以在600公里外發現小型高超音速導彈和小型隱身飛行器。如圖,俄羅斯在各種防展亮相的雷達一大堆,依其介紹,性能並不算低,多少國家趨之若鶩,開始從俄進口,在我國周邊不少國家亦在引進,說要構築反隱身雷達體系等等,扯開了嗓門直嚷嚷,為何我國獨自建成了反隱身雷達體系呢?按公開資料披露,我們構築的是五大預警體系,即反導預警、空間攻防、戰區聯合、遠洋作戰和全球監視和打擊,並實現了聯合,每一重要節點,都有現成的型號可以作為支撐,從無源到有源,從短波到長波,應有盡有,相應的指揮控制實現了聯合,五大體系實現空天地海全覆蓋,有機融合在一起,有稱無縫鏈接,均能探測識別,引導攔截,並有性能穩定,不怕干擾的特點,所以表現出相當高的技術自信。若問美軍為何不成?吳劍旗的解釋,頻段政府有規定,為防干擾,不能實戰部署。

●技術上的突破。各國都有,都知道米波雷達的重要,可是在技術上解決不了低仰角盲區大,測高困難和全域覆蓋的問題。我們解決了,當然主要技術難題自有不少,遠遠不止這三個,吳劍旗舉例來說,成功攻克獨立波束保型技術,即解決了盲區大和不能全覆蓋的問題,關於測高技術難點,突破的是地形匹配數模和計算技術,這兩項技術以前者最難,後者當然,從現在看,還無人能攻克。魂舞大漠想想我國枚舉的五大預警體系,還要構成一個整體,想想都蠻恐怖的,沒有厚實的技術基礎和國力家底,想實現又何其難。一些小國弄套雷達即說可以反隱身作戰了,又是多麼地浮燥!這要涉及到非常多的技術問題。以我國言出必行的習慣,如果我們不能成熟實現反隱身技術,即不會劃定東識區,這也是可以想見的。

●我們的發展。自從1989年,世上第一架隱身戰鬥機F-117首次實戰以來,隱身飛機的威脅,不得不成為我國重大考慮。以後F-117頻頻上陣,打完海灣去了南聯盟,在南聯盟折戟又有B-2這樣的隱身轟炸機出現,以“誤炸”的偽辭,來威脅我國安全,殷紅的鮮血使我們擦亮了眼睛,反隱身鬥爭,重大現實而迫切,購買捷克“維拉”雷達遭遇美國干擾,唯有立足自主技術研究,從1999起,我們一天也沒有間斷,經過持續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有人就想試巴試巴東識區是否紙塑泥糊,該來的總要來的,房兵教授披露,我們在東識區提前發現了F-22,遠遠地就派出飛機執行了伴飛。450公里呀,想想都蠻自豪的,早有飛機在那等著。F-22的雷達探測三代機大小的目標是250公里,對隱身目標70公里,這就等於說,沒有遠程預警體系作支撐,我們就上去一架殲-7,發射一枚遠程空空導彈,即可把F-22給打下來。別說我們欺負你。


魂舞大漠


10月24日,“超大”論壇上傳出我國首款反隱身雷達總師吳劍旗參加“我國反隱身先進米波雷達的技術報告會”的一些內容,並且還配有詳細圖片以及講解。根據吳劍旗研究員在會上透露出來的消息,2013年反隱身雷達系統(就是部署在山東的JY-26)探測到了駐日本基地的F22向韓國轉場,並繪出了它的飛行軌跡。



題主所說的米波雷達,就是我們常說的的反隱身雷達。2016年的珠海航展,我國就已經公開展示出了多款第四代反隱身雷達系統。在2017年的巴黎航展上,我國不僅展出了自己的反隱身雷達,引起西方國家關注的是:我國推出了外貿版本的反隱身雷達系統。英國《簡氏防務週刊》對我國參加巴黎航展的反隱身雷達系統的評價:中國已經成為反隱身雷達的全球引領者。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的JY-27反隱身雷達系統已經開始了外銷。實事求是的說,我國的反隱身雷達技術,絕對屬於世界領先水平。我國裝備的反隱身雷達探測到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目前公開可查的消息有兩次:一次就是吳劍旗研究員證實的2013年這次,還有一次是在東海方向上探測到了一架F22。反隱身雷達探測到F22已經算不上什麼新聞了,房斌大校在參加央視節目中就曾透露過:闖入我東海防空識別區的F22戰鬥機,我們進行過伴飛。

只不過,對於國內正規媒體發佈的消息,有很多國人不願相信罷了——在這些人的眼裡,國內的消息都是假的,美國佬瞪眼胡說的那也是真消息!實際上,隱身戰機、導彈等隱身目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隱身,這裡所說的“隱身”指的是雷達低可探測性,隱身性是相對傳統雷達而言。只要距離夠近,毫米波等短波雷達也可以探測到隱身目標,但這些雷達探測到隱身目標的距離太近,並不具備實際意義——傳統雷達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過近,根本無法做到預警。

F117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大出風頭,就是從那時起,我國開始了反隱身雷達的研究工作,美、法等也開始進行預研。實際上,米波雷達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反隱身雷達就是利用隱身飛機“對長波雷達的隱身效果差”的特性,從而研製出來的米波雷達。目前的隱身飛機、導彈等隱身目標在隱身設計上針對的就是常用的頻段,它的RCS頻率響應就是“兩端高中間低”。換句話說就是:對於波長很長、波長很短的雷達波,目前的這些隱身飛機、導彈等的隱身效果並不明顯。簡單說:隱身飛機能夠被長波雷達探測到。


美、法等中止反隱身雷達的研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米波雷達存在著技術缺陷:低迎角盲區大、不能精準定位、無法連續覆蓋空域。再有一個原因就是:美、法沒有這方面的需求,或者說是需求不緊迫。對我國來說,反隱身雷達這個需求不僅是有,而且非常迫切。根據吳劍旗研究員所講的內容,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國已經解決了反隱身雷達的三大難題(實際上,早就解決了)。我國是世界上擁有反隱身雷達系統型號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比如說JY-27A、JY-26、YLC-8B雷達等等。


這些反隱身雷達的型號不同,對隱身飛機等目標的探測距離也不一樣,探測距離最近的也在300公里以上(視隱身目標的隱身性能來定,RCS值越低,探測距離就越近)。米波雷達探測到F22還不算什麼,重要的是能夠對它進行持續跟蹤、精準定位。顯然,我國在這方面早就取得了成果,能夠繪出F22的飛行軌跡,足以說明這個問題。這可不是知道起飛地、降落地連條線就行的,那不是飛行軌跡,那叫“瞎掰”!


儒道之主


正常

這裡李曉偉為大家帶來點評,雖然這次中國有關方面,帶來了一則在450公里,對F22戰機持續跟蹤的消息。我在這裡認為,並不是什麼很稀奇的事情,因為在這裡只,披露了跟蹤距離。

米波是指,波長大於1米,小於10米,的一種電磁波。而米波雷達,是利用這種波長的電磁波,進行探測的一種設備。

在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使用老式薩姆3地空導彈,擊落了一架F117,而成功跟蹤F117戰機的就是P18米波警戒雷達。

所以米波雷達跟蹤隱身戰機,在十幾年前就能做到,因為飛機機長跟雷達波波長越近,二者之間的諧震現象越明顯。

說諧震大家可能不理解,那麼共震大家應該能理解吧?在物理中外力的頻率與物體固有頻率一樣時,就會發生共振現象,而在電磁領域這種現象就叫諧震現象。


所以物理學決定了,目前的隱身技術,無法對米波實現隱身,所以中國這次宣佈跟蹤F22,主要是解決了一個優化精度,另一個是持續穩定跟蹤。中國科學家還需要解決,導彈目標指引這才是最大的難點,米波雷達目前是無法制導的,所以離反隱身防空系統還遠得很。


李曉偉


發現米波雷達能夠探測隱身戰機其實就是一個意外,那就是南聯盟的薩姆3的米波雷達捕捉到了美國F117,然後成功將其擊落!這個意外給了世界驚喜,首先就是美國的F117爆炸,碎片散落一地,全世界各個國家基本都拿到了這個美國專利;第二就是米波雷達對隱身戰機的探測被意外發現了。

既然秘密被發現了,自然各國都開始加力研究,而中國和俄羅斯是兩個步伐走的比較快的。

其實只要是長波雷達發現隱身戰機的距離就要遠遠大於主流的毫米波雷達,比如俄羅斯就為自己的蘇35、蘇57在機翼前緣配置了L波段長波雷達!而在米波雷達的研發上,我們應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而且早在2013年就傳出了探測到在東海飛行的F22,當然這個是傳言,因為美國自己也不能確認到底這個是不是真的,為什麼?很簡單找個人在日本F22的基地待著,觀察F22起飛後飛行的方向,然後隔兩天公佈這條F22在東海上空被米波警戒雷達給捕捉到了,美國如何反駁?連時間段都可以大概給你說出來。

不過這次應該算是官宣了,米波雷達看來是相當成熟了,而且自信了。這次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吳劍旗在一個講座中詳細闡明瞭我國米波雷達發展現狀,而且公佈了450公里距離發現F22並匯出飛行軌跡,探測距離比想象中的遠很多,不過其實還是有很多細節需要我們注意。

首先說優點:1、解決了米波雷達受地面鏡面影響和雜波影響、天空受天空鏡面發射影響的問題,這樣提高了探測範圍,解決了低、仰角度盲區的問題!

2、採用MIMO+地形匹配數學模型(不懂)解決了測高問題,這樣米波雷達就從二維雷達華麗變身為三維座標指示雷達了!

3、探測距離達到了450公里,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隱身戰機不能肆無忌憚的進行突防了,特別是極大的限制了B2戰略轟炸機的活動範圍!

缺點:1、米波雷達的誤差還是太大了,因為波太長,在空氣中折射等因素影響較大,自然誤差九大。米波雷達還是隻能作為警戒雷達,講座中也說的是指示航空兵進行攔截,並沒有說可以直接指揮防空導彈進行攔截!

2、航空兵攔截得一個壞處就是,只知道隱身戰機的方位,但是機載火控雷達發現不了,其實還是一個近視眼,攔截很有可能變成送人頭!不過還好現在三代機IRST、還有光電系統的應用,比如F35的EOTS系統比F22的探測距離達80公里,這對隱身戰機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3、米波雷達傳輸的信息量還是太小了,根本無法分辨目標。其實我們跟蹤F22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那是F22,只是知道那裡有飛機巡邏被米波雷達捕捉到,其他雷達發現不了,然後有值班航空兵飛過去確認了F22(這是猜測)。但是米波雷達傳輸的信息真的太少了,就像長波通信半小時,其實微米波只需要幾秒一樣。

4、米波雷達因為空氣傳播特向差,衰減快。因此體型大,功率大,輻射也大,也容易被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干擾!

現在米波雷達被公佈了出來,看來這種雷達估計已經部署得差不多了,整個海岸線探測都應該了。

而且米波雷達不但我們有,俄羅斯也有,而且每套S400系統就有1部米波雷達,專門用來警戒隱身戰機的。不過俄羅斯由於缺錢,現在米波雷達還相當的落後,甚至只是二維方位雷達,而美國也不是沒有研究米波雷達,前幾天才看到的新聞,美國的效仿我們生產的米波雷達原型機已經出線了!


狼煙火燎


米波雷達擁有天然的反隱身飛機的特長。隱身戰機主要是通過外形的隱身設計和塗抹隱身材料來降低雷達的可探測能力,但就目前的隱身飛機而言,仍沒有技術可以使隱身飛機的電磁波進行全方位的隱藏起來,隱身飛機的電磁波段大都在0.3-29GHZ範圍,而米波雷達的優勢是恰好避開了隱身戰機的隱身波段,這使它成為了反隱身武器的利器。


當然了世界各國都有對米波雷達的研究,但因為米波雷達的三個技術缺陷都沒取得重要突破,這三個缺陷是:低迎角盲區大,該波段在低於一定角度就會發生鏡面反射;不能準確測高;空域覆蓋不連續;但是我國在吳劍旗總師的領導下,攻克了三大缺陷,成為全球第一個成功研製並部署米波反隱身雷達的國家。

作為我國首個反隱身米波雷達專家,吳劍旗總師專注雷達研究工作已經快30年了,在海灣戰爭後,他就意識到了探測隱身飛機的重要性,在他和他領導的團隊的努力下,我國對米波雷達的研究後來居上,先後攻克這三個缺陷,使我國成為第一個部署米波反隱身雷達的國家,米波雷達的這三個缺陷讓美國都放棄了研製,難度之大,可想而之。我國自行研製的米波反隱身雷達在東南沿海方向450公里外首次探測到了美國F22戰機並繪製了飛行軌跡,要知道F22戰機是全球最先進的隱身戰機,而對於我國而言,我國已經能探測到它,還能對它進行繪製飛行軌跡,怎能不讓國人感到自豪呢?



在2017年巴黎航展上,我國就已經展示了多款先進的米波雷達,在全球著名的[簡氏防務週刊]對我國的反隱身雷達進行了報道,認為我國已經成為了反隱身雷達的全球引領者。


軍武前線


可發現,不可定位。這也是這種雷達的缺陷。定位雷達也叫火控雷達波段較短一般是毫米波雷達。


孤獨的鷹2


頭條太膽大了,軍事機密拿到頭條去討論,準備讓美軍給你一點酬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