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術後還有哪些後續治療和檢測?楊波醫生告訴你答案

腫瘤術後還有哪些後續治療和檢測?楊波醫生告訴你答案

『向日葵問答』是向日葵兒童的旗艦科普項目。

每週我們都會邀請頂尖專家參與,專家老師會選取相關的問題進行回答。

第36期,我們有幸邀請到楊波老師為我們解答關於“兒童腫瘤神經外科手術及預後”方面的問題。

腫瘤術後還有哪些後續治療和檢測?楊波醫生告訴你答案

楊波,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楊老師從事小兒神經外科專業臨床工作逾15年,臨床經驗豐富。曾進修於美國德克薩斯兒童醫院、MD Anderson癌症中心、波士頓兒童醫院。

本期問答如下,大家可以尋找自己關心的問題。


01

Q:楊醫生您好,孩子1歲8個月,間變性室管膜瘤三級,2個月前行室管膜瘤切除術,請問需要化療嗎,現在孩子恢復得還可以,就是特別不願意吃飯。

A:室管膜瘤間變性的屬於較為惡性的類型,手術需要爭取全切,術後需要化療。有條件的話可以做基因檢測和診斷,看看有沒有靶向藥物可以治療。因為孩子較小,不適合放射治療。


02

Q:孩子兩歲半做的右額葉膠質瘤手術,全切,術後病理為二級瀰漫型星形細胞瘤。術後未做放化療,一直堅持複查,想問二級複發率有多高?複查的頻率為多少比較合適?

A:二級的膠質瘤複發率一般,但即使全切,也應該化療,如果孩子目前已經3歲,還應該接受放療。術後複查宜每半年一次,如果保持穩定,可以每年複查一次。


03

Q:您好,寶寶2歲3個月發現手腳無力,後發現腦部右側巨大基底節區側腦室約10 cm巨大腫瘤,已手術肉眼全切除,病理報告顯示為室管膜瘤二級,WHO II級(KI-67、5%、熱點區域約為30%+),術後20天覆查核磁共振加強還有小陰影。現在術後2個月,手術影響的左側肢體運動功能受損已經基本恢復,能自由行走,左手還未完全恢復。醫生建議術後3個月再複查核磁增強。暫時未使用藥物,也未安排放化療。請問,孩子這個情況,接下來較好和較差的情況分別會是如何的呢?

A:室管膜瘤二級主要看手術切除情況,如果全切預後還可以,但是術後需要放化療。有條件的話可以做基因檢測和診斷,看看有沒有靶向藥物可以治療。較好的情況是無復發無轉移;較差的情況就是短期內復發,常需要再次手術,對放化療的敏感性不是很高。


04

Q:您好,我的孩子今年6歲,去年11月發現腦室外5cm左右腫瘤。在國內第一次手術未切除乾淨,診斷為腦室外神經細胞瘤1級。後轉診至日本兒童醫院,腫瘤全切,隨後診斷為幕上室管膜瘤2~3級,5月行質子治療。9月複查發現腫瘤原發處有陰影,現在再去檢查發現陰影已消失,我想請問我兒子這種情況復發的可能性高嗎?這個陰影是不是放療後的結痂呢?有結痂的情況,復發的可能性會不會降低?

A:如果陰影消失,多數情況下不是復發,可能和放療有關。但是室管膜瘤2~3級較為容易復發,需要密切隨訪。


05

Q:楊醫生您好!孩子16歲,四腦室毛細胞型星形膠質瘤,手術未切除乾淨,現在也沒有做放化療,大概多久會復發?如果復發了,要採取什麼治療方式更好呢?

A:這種腫瘤偏良性,腫瘤生長速度緩慢,可以定期觀察隨訪。如果復發,建議再次手術。


06

Q:您好,我想問一下髓母細胞瘤手術和放療之後一定要化療嗎?有文章提到過腫瘤也有“休眠期”,有時化療會加速腫瘤的生長,還有人說人體是有自愈功能的,這些是不是真的?包括對孩子的護理照顧方面,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呢?

A:

髓母細胞瘤有4種分子分型,預後情況各不相同。目前主流的觀點是需要放化療(放療要3歲以上)。

臨床上有極少數術後沒有做相關治療,腫瘤也靜止甚至消失的病例,說明腫瘤的生物學特性也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作為家長來說,重要的是增強孩子體質,提高生活質量,定期複查。


07

Q:孩子四腦室腫瘤手術後,眼睛有點斜,後期可以恢復嗎?怎麼恢復?

A:主要看術中情況,如果是四腦室核團直接受損,可能難以恢復;如果僅是水腫和短時壓迫,常常會有所好轉,基本半年後穩定。


08

Q:楊醫生您好!我女兒11歲,2018年7月手術,病理檢查是膠質母細胞瘤4級,8月開始放化療同步進行,化療藥物是口服替莫唑胺(泰道),請問放化療結束後還需要哪些方面的治療?回家後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A:膠質母細胞瘤成人較為多見,兒童少見,放化療結束後可以服用增加抵抗力的中藥,其他沒有特殊治療。回家後主要是增強體質,定期複查即可。


09

Q:醫生您好,我女兒3歲半,中樞神經系統神經母細胞瘤,原發顱內無轉移。醫生說這個病例很少見,現在術後放療完成,您遇到或瞭解這種病例嗎?治癒率怎麼樣?謝謝!

A:中樞神經母細胞瘤較為少見,我自己經手的也只有寥寥數例,但是預後不是太好,容易轉移,放化療的敏感性不太高。


10

Q:楊醫生您好,我家孩子是髓母細胞瘤,及時做了手術、放療、化療,現已結療3個多月。孩子食慾不好,時有嘔吐(非噴射狀),正常嗎?孩子後顱窩手術部位,沒有頭髮,是不是說明放療劑量大,治療的效果比較好呢?

A:如果手術全切,術後沒有腦脊液循環障礙(沒有出現或腦積水加重),那就應該是放療後的正常反應,可以臨時應用甘露醇等脫水藥物緩解症狀。但是放療結束後3個月一般水腫期已經過去,不大可能出現此類反應。

因此,首先要排除腦積水的情況。放療劑量越大對腫瘤細胞的損傷越大,但是對正常腦組織的破壞也更大。有條件的話可以做基因檢測和診斷,有利於瞭解預後情況。


11

Q:醫生您好!我家孩子今年7歲,被診斷為脈絡叢三級,惡性,手術切除得很乾淨,目前也全腦、全脊柱放療過,化療了6次。用藥為環磷酰胺、依託鉑苷、長春新鹼、順鉑,我想問一下這個病的預後,是不是5年不復發,複發率就低很多了?可以理解為痊癒嗎?

A:兒童期的脈絡叢乳頭狀癌比較少見,多見的還是1~2級的脈絡叢乳頭狀瘤。如果切除乾淨,經過放化療後5年沒有復發可以理解為治癒。

12

Q:楊醫生您好,我兒子是髓母細胞瘤,2015年6月底手術,放療30次、化療6次,於2018年3月底檢查復發,由於身體原因就堅持了3個化療療程,核磁共振顯示腫瘤復發,第3療後血象遲遲沒有恢復正常,請問像我兒子這種情況還有辦法嗎?

A:不知道基因分子檢測是什麼類型?有條件的話可以做個分子分型。如果核磁共振顯示腫瘤復發,首先考慮再次手術切除。

13


Q:楊醫生你好,孩子9歲,男孩,2018年初檢查出髓母細胞瘤4級,我想問下這個病複發率大嗎?手術已全切,放療27次,現在在化療,基因檢測有突變。

A:主要看分子分型結果,年齡越大、切除乾淨、分子分型類型較好的預後較好。總體5年生存率在70%左右。


14

Q:您好楊醫生,我女兒2017年9月份做的星形細胞瘤切除手術,當時切除99%,二級,醫生沒讓做放化療,也沒有用藥,現在快1年了。我想問一下,這種情況不用進行後續治療了嗎?有沒有什麼其他措施防止復發?這種病有治癒的先例嗎?

A:二級的星形細胞瘤有必要化療和放療以防止復發,有較多完全治癒的病例。如果有復發,有指徵的話(有完全切除可能)還應該考慮手術。


15

Q:醫生您好,孩子6週歲,毛細胞粘液樣星形細胞瘤,2018年1月手術,術後化療,10周複查核磁還有5×3×3,因化療骨髓抑制導致治療跟不上,目前沒有放療。有的醫生建議我們再次手術,請問我們是繼續化療、放療還是再次手術?手術有多大的成功率?放化療能把腫瘤控制住嗎?現在還偶有頭疼嘔吐,術後電解質紊亂視野缺失視力下降。

A:如果殘留腫瘤的指標是釐米的話還是應該首選再次手術,手術成功率和腫瘤的部位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有關。

這種腫瘤對放化療的敏感性不是很高,放化療只是在腫瘤切除術後起到輔助作用來減少腫瘤的復發,完全依靠放化療將腫瘤全部殺滅可能性不大。

腫瘤術後還有哪些後續治療和檢測?楊波醫生告訴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