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良知本無知”這句話?

柳春國阿米巴老師


乍一看這句話像是陽明先生說的,但又找不到出處,查了下《傳習錄》覺得這句話應該來自於“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吧。陽明先生一生倡導致良知,這裡的良知其實並不能簡單的等同於良心,

良知最早出自孟子的“不慮而知,良知也”,是不用通過理性思考就知道的知識,與西方哲學討論的先驗知識類似。

陽明先生說知來本無知,並不是說良知本來也是無知,良知最開始只是在我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要致良知,就需要我們回到實際的生活經驗中,按照正確的方向,通過後天的砥礪與栽培,才能讓心中良知的種子發芽成長。


不同於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陽明先生倡導的是正常的訴求,把慾望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正常男歡女愛之外的色情之心,無節制的慾望之心,這些就是人慾。人作為萬物之靈,應該擺脫人的動物層面上的慾望,不要被它束縛和奴役,給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內心意識一個理性範圍內的自由。

天理在人的本心之中,通過不斷自我克服,自我征服,致得存在於人內心中的最高準則良心之後,等於是把是非法則掌握到自己手中,從而實現了道德的自律而不是他律,這與孔子所說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何其相似。


哲學小識


良知本無知!

良知是老天賦予人先天的本能!人的天性良善,是衡量人和其他生命的界線,起始人們並不知這就是良知,只是後來的人私心太大,使人性先天良善的一面,漸漸的喪失,當人覺醒時,才知道人失去的東西是多麼的珍貴,人先天最本能的品性,是人性最珍貴的良知,只是後來出現太多的惡,才知人先天的良知是善良!

人無需知道自己有多善良,更無需說自己有多麼善良,因善良是人性的本質,人性有了良知和善良,只能說明人有了這些,只證明一下自己是個人而已!良知是人要用一生去堅守的,則不可喪失的,就象是一粒尤良的基因,是需要傳承下去的!善因種善果,惡因則種惡果,一個人的基因不善,種下的只能是邪惡的種孑,先天若心無良知,那這一性的傳承,則肯定不能長久,這世界因出現了邪惡,善良的人才知良知的可貴!正所謂!心惡不知惡,良知本無知,知噁心無惡,無知本良知!


手機用戶宣德


良知是人與生俱來的,是每個人心底最基本道德律,即是非之心。

良知本無知,這句話本身的命題就是錯誤的。

  • 第一:良心是自發的,並不是後天的環境所賦予的。對於一件事情,自己是非之心,或以為是,或以為非,自覺中內心就會表達出來,所以良心本來並非無知。

  • 第二:良心會被玷汙,人的良心昏暗時,無法分辨是非。在一件事情上,良心會協助靈魂,叫我們懂得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不應該,
    不道德,不合理,沒有體統的。良心一旦昏昧,自己就會完全自由,暫時擺脫良心的舒服,這樣的自由是誤用自由,將會承受反叛良心帶來的後果。
  • 第三:良心會控告人,當一個人越過良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良心會發出警告:勇敢的告訴你,不可以,必須停止,不能這樣,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所以:良心本是好的,良心非但不是無知的。恰恰相反,它是每個人心底道德律基本的規範。良心會變味,但良心不會被人綁架以致沉淪,良心會被玷汙,但良心永遠不會被完全妥協掉。良心會控告,人不聽從良心,內心就會受到譴責,越過良心做事情,就顯出無知。


空空的佩劍


良知始於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

人初來這個世界本都有顆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人本來的良知,良知是無雕琢的可愛。就比如嬰兒和兒童,他們之所以可愛,就是因為他們純淨簡單又無知,但隨著日漸長大,見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誘惑和慾望也就隨之增多,誘惑和慾望一旦多了,邪惡與紛爭也就多了,良知就會慢慢被吞噬泯滅於其中。

人之初本就無知,正因為無知所以才善。此處的無知個人認為指的是對物質世界的無知,但人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還是有的。對物質世界無知也就無誘無慾,無慾也就無求,無慾無求人的內心就會少卻許多邪惡之念,邪惡之念少了人的良知自然如初。

所以說良知本無知,這種無知是做人的一種精神境界,人只有迴歸了赤子之心,超然物外方能真正達到這種境界。


plh紅塵幽蘭


很有意思的問題。

良知本無知。不如反過來說,知無本知良。

這是論道的語言,不是普通人可以意識臆測的。

以意識臆測往往弄巧成拙,遷善成惡。

無度不丈夫。本來是說大丈夫行事有方,為人有度,卻被誤解成無毒不丈夫。

人不為(二聲,自為之意)己,天誅地滅。本來是說人要自為,自己成就自己,否則只能任天地命運擺佈。卻被誤解成人應當自私自利,否則天誅地滅。

存天理,滅人慾。本是朱熹老先生悟道之語,卻被不肖子弟守門之犬無知腐儒拿來規範普通人,真是可笑至極!!!

可憐聖賢一樣也有被斷章取義而徒喚奈何!😭

有句話叫做,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我把它改成,下士聞(見聞理解),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言歸正傳,良知之本,是無知。達到無知,就是悟道,這是由於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就是說為道日減,以至於無所減。心裡的雜念惡念煩惱全部一空,就是無知無慾無為無作。

無知並非是說沒有知識、沒有感覺,無知是形容悟道或明心見性的狀態。悟道後,就真實瞭解了世界和人,就不再有人我之別,不會以惡念對人,這就是良知的狀態。

良知是無知的延伸,無知是出世間,良知是在世間,中間由心來鏈接。

故,良知本無知,也可以說是,知無本—知良。知道了無這個本,就知道良知了。


柒道友


良知一詞在中國由來已久。

孟子的說法是不用通過學習就能做到,這是良能。沒有思考就能做到的,這就是良知。

趙歧也認為不用學習,就有做好處的性子這就是良知。

程朱理學說也認為良知良能都是不學自通的東西。

王陽明的認為更抽象些,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就是說人不學自通的東西是良知,比良知更進一步的是無知,這個無知是當在惡勢力,邪惡環境中,產生的一種發自內心無人能左右的、沒有學習的、沒有別人指導影響的正能量,要制止並與其做鬥爭的原則性東西就是無知,事先沒有預料到的。致知之外更無學,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很普遍。例如文化娛樂界唱一支歌,說一段相聲,演一段戲,自己就沾沾自喜的成了老師,豈不知除此之外再沒有東西忽悠大眾了。書畫界更嚴重,潑墨寫字做畫,除了聲音大,臉都不要,這樣也成了大師、大家、專家了,要認識這樣的作品,只有求教鬼了,連他自己都說不出一個一二三來,還以醜為美了。越無知的人越高估自己,越迷戀自己,和皇帝的新裝一樣,沒有一個打破這迷局的小孩,自己永遠生活在一種不知天高地厚中。現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越發的心高氣傲了,永遠認識不到自己的短處,也沒有人去戳破。

法國盧梭對良知也說過,他認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正義和道德原則,雖然還有自己具體的生活準則,但是用於判斷別人言行的好壞、良劣時的原則,以這個原則為準繩這就是良知。

通過以上人物對良知的認知,和《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雖然有些形而上學的東西,但是又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但要良知本無知,還要致知之外更無學。要讓良知成生天生地、生鬼生帝,天地鬼神都有的一種事情。讓自己不知不覺地感覺到天地之間再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情了。



梨樹遊子


這句話出自王陽明,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然不知則遂淪埋。

這句話是說的本意,是良知應該是人生而具備的品質,你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尊老愛幼。因為這是人和動物的區別。當你成長了,明白了這樣的道理,是你覺悟了,其實道理就在那,你是不是明白了他都在那。也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但是你不知道,不明白,不覺悟,你就會淪落被無知掩埋。

成人了,還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會犯錯誤,有一所社會大學的大門時刻為你敞開,會有專人專車不管你願不願意都會接你來學學做人。



Iwillberightherewait


這句話就好像是現下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人們終究會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我並不認同這句話,不可否認,很多時候我們的善良會使我們失去很多東西,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無知,你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良知,你只能做好你自己,有時候人太善良了被欺負被打壓,然後終於他爆發了用相同的方式對待打壓他的人,這叫他丟掉良知了嗎?我認為並不是,有些人有些事你必須要用非常的手段,這不是丟掉良知,這不是無知,所以只要做好自己,自己問心無愧便是一個強大的人。


胡曾楠


淨空論道之人本性狀態:

修身是儒釋道相同的方法。去世俗貪慾,明德之性本,這是陽明先生的良知。良知本是人的本性,本文編者非要說他是一私慾也可以,就如天有好生之德,也是個欲求。如果能描述良知是什麼的話,只能說良知是一種身心祥和、應天順世的一種狀態,一種境界。不是具體的事和物。由於這種狀態具有明心見性、諸事皆空(空也是明瞭、明白之意)和內心喜悅的本原人性,所以作為了聖賢的追求。

因此說,學者萬不可實物實理,墜入另一貪慾之境,何以明我本心、本性?本性不明就不能明人明世,又能學出什麼道理來?如此怎麼使身心健康呢?其實,良知、道義和佛心都是一回事,就是還原了人本的狀態。也由此使人獲得了“天人合一”的靈慧狀態和境界。

--2017.10.15

淨空論道之知行之道:

知之而行,行而未知,未知而思,思而知之,知之而行,……。稱此循環往復而螺旋上升的人類社會活動特徵,謂之知行合一。\r上升情同於太陽系圍繞銀河系的運動,而地球圍繞太陽圈轉運動,由於太陽的運動而使得地球圍繞太陽繞行一週時,平面看是又回到原點,而縱向看卻上升一段位移了。如果在銀河系的運動位置,地球的運動軌跡就更為複雜了。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觀和認識論。如果以地球為參照反觀地球上的自然物,推演至其結構及組成,道理也是如此。\r這一自然的運動規律,也可以稱其為“道”,而這一變化規律特性就是“道理”。

--2018.11.1

淨空論道之格局的意義:

所謂的格局是指個人參加社會活動的個人和群體利益訴求。格局的大小是指個人或集體組織的社會活動的受益群體層次的大小和多寡,格局從小到大的受益群體階層為:個人<家庭<部門<單位(公司)<縣市

每一個人和部門,以及一個省市和國家,個人<家庭……<市<省<國家<世界。

每個人和組織群體的社會活動,都應在整個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同時實現著自身價值。而對於個人價值與社會整體需求的一致程度存在著成正比的關係。國家和社會,或者說人類社會,都需要健康和正常的發展和進步,這就需要個人和社會群體的社會活動,都能有著正確的方向和一致性的合力。由此可見,一個人和一個群體的格局大小,決定著這個人和這個組織群體社會活動的社會價值,也可以說是他的社會生存和發展能力。所以說,格局對自身興衰成敗極其重要,根本表現為個人和集體組織與社會協調發展和進步的一致性,就是體現其生命活力和能力的標準。不同的格局對應著不同的善惡評定標準,格局越大,越能體現出人本善良的人性。相反,對於心裡只有自己的人,如何評定善惡呢?善惡是對社會關係而言的,而不存在於自我評定問題。

--2018.7.1


太極熊56840876


明朝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曾在《傳習錄》中講到,知來本無知,覺來本無覺。解釋為,良知知來本無知良知覺來本無覺。又講蓋良知之在人心,亙萬古,塞宇宙,而無不同。解釋為良知是存在於人心的,這是萬古以來全宇宙都而又無所不同的。我的理解就是良知是人的天性,無知是人出生時的天性,因為有無知才有良知,有了良知又會看到自己的無知,兩者之間週而復始,循環不絕,所以我認為兩者之間不應分出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