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良知本无知”这句话?

柳春国阿米巴老师


乍一看这句话像是阳明先生说的,但又找不到出处,查了下《传习录》觉得这句话应该来自于“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吧。阳明先生一生倡导致良知,这里的良知其实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良心,

良知最早出自孟子的“不虑而知,良知也”,是不用通过理性思考就知道的知识,与西方哲学讨论的先验知识类似。

阳明先生说知来本无知,并不是说良知本来也是无知,良知最开始只是在我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要致良知,就需要我们回到实际的生活经验中,按照正确的方向,通过后天的砥砺与栽培,才能让心中良知的种子发芽成长。


不同于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倡导的是正常的诉求,把欲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正常男欢女爱之外的色情之心,无节制的欲望之心,这些就是人欲。人作为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层面上的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范围内的自由。

天理在人的本心之中,通过不断自我克服,自我征服,致得存在于人内心中的最高准则良心之后,等于是把是非法则掌握到自己手中,从而实现了道德的自律而不是他律,这与孔子所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何其相似。


哲学小识


良知本无知!

良知是老天赋予人先天的本能!人的天性良善,是衡量人和其他生命的界线,起始人们并不知这就是良知,只是后来的人私心太大,使人性先天良善的一面,渐渐的丧失,当人觉醒时,才知道人失去的东西是多么的珍贵,人先天最本能的品性,是人性最珍贵的良知,只是后来出现太多的恶,才知人先天的良知是善良!

人无需知道自己有多善良,更无需说自己有多么善良,因善良是人性的本质,人性有了良知和善良,只能说明人有了这些,只证明一下自己是个人而已!良知是人要用一生去坚守的,则不可丧失的,就象是一粒尤良的基因,是需要传承下去的!善因种善果,恶因则种恶果,一个人的基因不善,种下的只能是邪恶的种孑,先天若心无良知,那这一性的传承,则肯定不能长久,这世界因出现了邪恶,善良的人才知良知的可贵!正所谓!心恶不知恶,良知本无知,知恶心无恶,无知本良知!


手机用户宣德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心底最基本道德律,即是非之心。

良知本无知,这句话本身的命题就是错误的。

  • 第一:良心是自发的,并不是后天的环境所赋予的。对于一件事情,自己是非之心,或以为是,或以为非,自觉中内心就会表达出来,所以良心本来并非无知。

  • 第二:良心会被玷污,人的良心昏暗时,无法分辨是非。在一件事情上,良心会协助灵魂,叫我们懂得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不应该,
    不道德,不合理,没有体统的。良心一旦昏昧,自己就会完全自由,暂时摆脱良心的舒服,这样的自由是误用自由,将会承受反叛良心带来的后果。
  • 第三:良心会控告人,当一个人越过良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良心会发出警告:勇敢的告诉你,不可以,必须停止,不能这样,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所以:良心本是好的,良心非但不是无知的。恰恰相反,它是每个人心底道德律基本的规范。良心会变味,但良心不会被人绑架以致沉沦,良心会被玷污,但良心永远不会被完全妥协掉。良心会控告,人不听从良心,内心就会受到谴责,越过良心做事情,就显出无知。


空空的佩剑


良知始于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

人初来这个世界本都有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人本来的良知,良知是无雕琢的可爱。就比如婴儿和儿童,他们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他们纯净简单又无知,但随着日渐长大,见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诱惑和欲望也就随之增多,诱惑和欲望一旦多了,邪恶与纷争也就多了,良知就会慢慢被吞噬泯灭于其中。

人之初本就无知,正因为无知所以才善。此处的无知个人认为指的是对物质世界的无知,但人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还是有的。对物质世界无知也就无诱无欲,无欲也就无求,无欲无求人的内心就会少却许多邪恶之念,邪恶之念少了人的良知自然如初。

所以说良知本无知,这种无知是做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人只有回归了赤子之心,超然物外方能真正达到这种境界。


plh红尘幽兰


很有意思的问题。

良知本无知。不如反过来说,知无本知良。

这是论道的语言,不是普通人可以意识臆测的。

以意识臆测往往弄巧成拙,迁善成恶。

无度不丈夫。本来是说大丈夫行事有方,为人有度,却被误解成无毒不丈夫。

人不为(二声,自为之意)己,天诛地灭。本来是说人要自为,自己成就自己,否则只能任天地命运摆布。却被误解成人应当自私自利,否则天诛地灭。

存天理,灭人欲。本是朱熹老先生悟道之语,却被不肖子弟守门之犬无知腐儒拿来规范普通人,真是可笑至极!!!

可怜圣贤一样也有被断章取义而徒唤奈何!😭

有句话叫做,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把它改成,下士闻(见闻理解),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言归正传,良知之本,是无知。达到无知,就是悟道,这是由于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说为道日减,以至于无所减。心里的杂念恶念烦恼全部一空,就是无知无欲无为无作。

无知并非是说没有知识、没有感觉,无知是形容悟道或明心见性的状态。悟道后,就真实了解了世界和人,就不再有人我之别,不会以恶念对人,这就是良知的状态。

良知是无知的延伸,无知是出世间,良知是在世间,中间由心来链接。

故,良知本无知,也可以说是,知无本—知良。知道了无这个本,就知道良知了。


柒道友


良知一词在中国由来已久。

孟子的说法是不用通过学习就能做到,这是良能。没有思考就能做到的,这就是良知。

赵歧也认为不用学习,就有做好处的性子这就是良知。

程朱理学说也认为良知良能都是不学自通的东西。

王阳明的认为更抽象些,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就是说人不学自通的东西是良知,比良知更进一步的是无知,这个无知是当在恶势力,邪恶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发自内心无人能左右的、没有学习的、没有别人指导影响的正能量,要制止并与其做斗争的原则性东西就是无知,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致知之外更无学,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很普遍。例如文化娱乐界唱一支歌,说一段相声,演一段戏,自己就沾沾自喜的成了老师,岂不知除此之外再没有东西忽悠大众了。书画界更严重,泼墨写字做画,除了声音大,脸都不要,这样也成了大师、大家、专家了,要认识这样的作品,只有求教鬼了,连他自己都说不出一个一二三来,还以丑为美了。越无知的人越高估自己,越迷恋自己,和皇帝的新装一样,没有一个打破这迷局的小孩,自己永远生活在一种不知天高地厚中。现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越发的心高气傲了,永远认识不到自己的短处,也没有人去戳破。

法国卢梭对良知也说过,他认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正义和道德原则,虽然还有自己具体的生活准则,但是用于判断别人言行的好坏、良劣时的原则,以这个原则为准绳这就是良知。

通过以上人物对良知的认知,和《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有些形而上学的东西,但是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要良知本无知,还要致知之外更无学。要让良知成生天生地、生鬼生帝,天地鬼神都有的一种事情。让自己不知不觉地感觉到天地之间再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



梨树游子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这句话是说的本意,是良知应该是人生而具备的品质,你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尊老爱幼。因为这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当你成长了,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是你觉悟了,其实道理就在那,你是不是明白了他都在那。也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但是你不知道,不明白,不觉悟,你就会沦落被无知掩埋。

成人了,还不明白这些道理,你会犯错误,有一所社会大学的大门时刻为你敞开,会有专人专车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接你来学学做人。



Iwillberightherewait


这句话就好像是现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人们终究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我并不认同这句话,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我们的善良会使我们失去很多东西,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知,你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良知,你只能做好你自己,有时候人太善良了被欺负被打压,然后终于他爆发了用相同的方式对待打压他的人,这叫他丢掉良知了吗?我认为并不是,有些人有些事你必须要用非常的手段,这不是丢掉良知,这不是无知,所以只要做好自己,自己问心无愧便是一个强大的人。


胡曾楠


净空论道之人本性状态:

修身是儒释道相同的方法。去世俗贪欲,明德之性本,这是阳明先生的良知。良知本是人的本性,本文编者非要说他是一私欲也可以,就如天有好生之德,也是个欲求。如果能描述良知是什么的话,只能说良知是一种身心祥和、应天顺世的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不是具体的事和物。由于这种状态具有明心见性、诸事皆空(空也是明了、明白之意)和内心喜悦的本原人性,所以作为了圣贤的追求。

因此说,学者万不可实物实理,坠入另一贪欲之境,何以明我本心、本性?本性不明就不能明人明世,又能学出什么道理来?如此怎么使身心健康呢?其实,良知、道义和佛心都是一回事,就是还原了人本的状态。也由此使人获得了“天人合一”的灵慧状态和境界。

--2017.10.15

净空论道之知行之道:

知之而行,行而未知,未知而思,思而知之,知之而行,……。称此循环往复而螺旋上升的人类社会活动特征,谓之知行合一。\r上升情同于太阳系围绕银河系的运动,而地球围绕太阳圈转运动,由于太阳的运动而使得地球围绕太阳绕行一周时,平面看是又回到原点,而纵向看却上升一段位移了。如果在银河系的运动位置,地球的运动轨迹就更为复杂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如果以地球为参照反观地球上的自然物,推演至其结构及组成,道理也是如此。\r这一自然的运动规律,也可以称其为“道”,而这一变化规律特性就是“道理”。

--2018.11.1

净空论道之格局的意义:

所谓的格局是指个人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人和群体利益诉求。格局的大小是指个人或集体组织的社会活动的受益群体层次的大小和多寡,格局从小到大的受益群体阶层为:个人<家庭<部门<单位(公司)<县市

每一个人和部门,以及一个省市和国家,个人<家庭……<市<省<国家<世界。

每个人和组织群体的社会活动,都应在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同时实现着自身价值。而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整体需求的一致程度存在着成正比的关系。国家和社会,或者说人类社会,都需要健康和正常的发展和进步,这就需要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社会活动,都能有着正确的方向和一致性的合力。由此可见,一个人和一个群体的格局大小,决定着这个人和这个组织群体社会活动的社会价值,也可以说是他的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所以说,格局对自身兴衰成败极其重要,根本表现为个人和集体组织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进步的一致性,就是体现其生命活力和能力的标准。不同的格局对应着不同的善恶评定标准,格局越大,越能体现出人本善良的人性。相反,对于心里只有自己的人,如何评定善恶呢?善恶是对社会关系而言的,而不存在于自我评定问题。

--2018.7.1


太极熊56840876


明朝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曾在《传习录》中讲到,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解释为,良知知来本无知良知觉来本无觉。又讲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解释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的,这是万古以来全宇宙都而又无所不同的。我的理解就是良知是人的天性,无知是人出生时的天性,因为有无知才有良知,有了良知又会看到自己的无知,两者之间周而复始,循环不绝,所以我认为两者之间不应分出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