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到底活了多少歲,孫思邈真的得道昇仙了嗎?

孫思邈,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跟據歷史準確的記載,孫思邈生於公元54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41歲,葬在故里孫原村孫氏祖墳。

孫思邈到底活了多少歲,孫思邈真的得道昇仙了嗎?

孫思邈到底活了多少歲,孫思邈真的得道昇仙了嗎?

孫思邈少年好讀,天資聰明,7歲的時候,就認識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據《舊唐書》載,西魏大臣獨孤信對孫思邈十分器重,稱其為“聖童”。18歲時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到了20歲,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稱為“聖童”,開始為鄉鄰治病。

孫思邈對醫學上的民間藥方和經驗十分重視,一生都在兢兢業業的研究醫學,對醫德特別重視,提出不同年齡性別的人要分別治療,特別是兒童和婦女要特別注意,是張仲景過後研究中醫中藥比較全面的人。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把《大醫精誠》的醫德規範放在了第一卷這樣重要的位置來說明。他本人更是以德養身,以德養性的傑出人物。

孫思邈出有的人說他活了90多歲,有人說他活了102歲,還有說法稱141歲或者165歲,雖然具體的年齡已經無法探究,但是他確實是個百歲老人,長壽之星。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卒於永淳元年(公元682年)。

虎守杏林的故事

虎守杏林典故已有1300多年曆史,精研醫學併兼通佛典,被譽為“藥王”的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晚年曾雲遊於邱縣。觀其景物優美,民風淳樸,遂留連忘返客寓郊寺,懸壺行醫無慾求,施醫無類,師承董奉為人治病不收錢,不受謝,惟望患者病癒後在寺旁植杏樹三株,經年植杏樹百畝,鬱然成林,杏熟以杏易谷賑貧。此間,有虎伏跪求醫,孫思邈首創“虎撐”治癒金簪卡喉之疾,虎有靈性,不復危害人畜,感恩為其守護杏林並充當藥王坐騎。藥王佩逝,虎繞寺哀嘯三日,不知去向。

關於孫思邈的死亡,史書上只給了四個字——無疾而終。還有的野史上也說孫思邈最後得道昇仙,長生不老,當然這也都只是猜測,具體的真實情況至今為止並沒有任何記載和說明,歷史上偉大而著名的人物,孫思邈死因不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