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在後期不如前期那麼神那麼厲害了?

源遠1


有人說諸葛亮後期不如前期那麼神,大概是看三國演義的緣故,諸葛亮剛一出山就火燒博望坡使曹軍大敗,又火燒新野讓曹軍得了一座空城。接著在赤壁之戰中,大放異彩。周瑜百般刁難諸葛亮想要至於死地,都被他化解了,比如說草船借箭、借東風等,漢中之戰的時候,又用疑兵之法,嚇得曹操不能入睡。那麼真實的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的呢?

首先諸葛亮的確給劉備提供一個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就是與孫權、曹操三分天下。而劉備攻取荊州、益州,等待天下有變,一路軍隊從荊州出發,一路軍隊從益州出發,兩路夾擊曹魏。而諸葛亮出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聯合東吳對抗曹操。去了東吳之後,諸葛亮向孫權詳解其中的利害關係,促使兩家結盟。劉備入川帶的是龐統,徵漢中帶的是法正,此時的諸葛亮主要負責後勤工作,調集糧餉,以充軍用。

其次諸葛亮真正大方光彩的時候是在劉備死後,當時蜀漢南方叛亂,諸葛亮率軍鎮壓,七擒孟獲,很快就平定了南中被叛亂。經過幾年的修養聲息之後,開始了北伐曹魏的征程,並且六出祁山,雖然互有勝負,但是魏軍不敢輕易與蜀軍交戰,就連名將司馬懿也拿蜀軍無可奈何,只得避而不戰。而且木流牛馬諸葛連弩的發明也是堪稱奇物。

個人認為諸葛亮後期的表現比前期更加的厲害。


柯南AP4869


諸葛亮前期那麼神,後期為什麼沒有那麼神,對於這個問題是相對的,從歷史角度分析,諸葛亮後期表現的比前期更厲害,諸葛亮北伐直接奠定了他入武廟十哲的地位:

諸葛亮在前期,為何屢戰屢勝,主要原因是對手屬於善於攻,而不是像司馬懿那樣猥瑣的一類人,曹操,周瑜,劉璋,孟獲,張裔等,都是不懼怕對手敢於作戰的一類人,加上他們的才華本身不如諸葛亮,所以諸葛亮能屢戰屢勝。

到了北伐,面對曹真,張頜,郭淮,費曜等他們也屬於善攻一類人,所以有張頜敗馬謖,曹真主動伐蜀等,諸葛亮北伐戰績除了馬謖一戰敗,其他戰績都是勝的多。第二次北伐即使沒有攻下陳倉,但是斬殺大將王雙,曹真伐蜀也失敗,還送了命,張頜戰死。

到魏國統帥換成司馬懿後,魏國由攻轉為守,司馬懿想的就是,我兵強馬壯,人多勢眾,你諸葛亮也不敢強攻,所以我不要臉的防守,看你怎麼辦,才會有畏蜀如畏虎,千里請戰,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十萬的千古恥辱戰績。面對司馬懿這樣不打,將對手換成誰都無濟於事,問題是別人不打,你能怎麼辦,強攻麼?就蜀國那點家底能強攻麼。除非把諸葛亮換成馬謖,那司馬懿恐怕要打的馬謖到處跑,司馬懿遇弱就顯示自己強,如千里滅孟達,殺公孫淵。遇強則當縮頭烏龜,只要能保命,什麼恥辱都能接受,這就是司馬懿的強項,有句話叫男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中國歷史上也只有司馬懿能擔當起了。

諸葛亮後期的對手都是當世名將,能把對手耍的團團轉,遠遠比前期戰績漂亮多了,高手過招才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能。張頜,曹真,王雙,都是死在諸葛亮手下,郭淮,司馬懿,費曜都敗在諸葛亮手下,更能打得對手,聽到名字都怕,在中國歷史上恐怕也只有諸葛亮能做到了,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在三國絕對屬於一流層次,但是面對諸葛亮,也只能見到一個木像就嚇得到處亂竄,最後感嘆真乃天下奇才,後代也只能感嘆有諸葛亮輔佐,何至於如此勞累,因為諸葛亮軍事才能突出,只能追封武興王,可見諸葛亮能打的對手聽到名字都怕,打得對手只能感嘆吾不如,打得對手在自己死後封王,中國歷史上也只有諸葛亮一人能做到了。


汐水柔情


這裡說的神,是指諸葛亮用兵吧。說諸葛亮用兵神鬼莫測,只是小說的說法,歷史上的諸葛亮,應該說是比較短於兵略的。

1 諸葛亮早期的軍事生涯

對劉備集團的崛起,諸葛亮當然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主要不是打仗。諸葛亮在隆中對裡規劃了劉備的戰略方向,確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可以說非常有遠見。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主要是搞外交,與孫權聯合。

在益州之戰中,諸葛亮率張飛、趙雲等人,走水路沿長江逆流而上,進入益州,攻陷巴東郡,緊接著又襲取江州,俘虜巴郡太守嚴顏。攻克江州後,諸葛亮兵分兩路,一路由趙雲指揮,平定江陽、犍為;另一路由張飛指揮,略定巴西、德陽。

由於平益州有功,戰後,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將軍兼益州太守。諸葛亮最大的貢獻並不在軍事上,而是在行政上,他以鐵腕治蜀,一反劉璋寬鬆的做法,推行嚴刑峻法,法雖嚴但不失公正,這是他執政的特點。

在漢中之戰中,諸葛亮主要負責後勤,給前線提供兵源物資補充。

2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穩定蜀國局勢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大權獨攬。他做了幾件十分重要的事:其一,推行休生養息的政策,發展經濟,治療夷陵之戰的戰爭創傷;其二,力排眾議,與吳國實現和平,解除來自東面的戰爭威脅;其三,平定南方的叛亂。

平定南方叛亂,是諸葛亮軍事生涯的重要一筆。

他兵分三路,討伐南方叛軍。在蜀軍凌厲的進攻下,叛軍大敗,雍闓與另一名叛軍首領高定全部戰死,其他人一鬨而散。雍闓死後,其部將孟獲收攏殘兵敗將,負隅頑抗。諸葛亮採用馬謖“攻心為上”之計,七擒孟獲,終於讓他心悅誠服,表示:“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也。”

七次交鋒後,孟獲終於被打動,真心歸順併發誓永不叛反。由於孟獲是叛軍中最有影響的首領,他的反正對徹底解決南中問題起到重要作用。孟獲武裝集團投誠後,諸葛亮迅速挺進到滇池一線,兵鋒所至,無不望風而降。益州、永昌、牂柯、越嶲四郡的叛亂,至此全部平定。

3 五次北伐

無論是益州之戰而是平定南方之戰,諸葛亮遇到的對手都不是強敵,勝利並不出人意料。然而,北伐卻不同,對手是久經沙場戰鬥力很強的曹魏軍隊。

為什麼有人認為諸葛亮後期不如前期厲害,那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虛構再多,也畢竟是歷史小說,終究無法迴避諸葛亮北伐屢屢受挫的事實。你把諸葛亮寫得差一點就能穿雲入地,無所不能,未卜先知,如何每戰皆北呢?沒法解釋。特別是第二次北伐時,數萬人攻陳倉一千餘魏軍,竟然攻不下來。小說為了自圓其說,又杜撰郝昭驚死,陳倉被破的虛構故事。

其實真沒必要,諸葛亮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是弱點,諸葛亮短於兵事是其弱點,並不影響他作為政治家的偉大。陳壽評價他:“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評價他:“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不過,諸葛亮謹慎的用兵原則,儘管不能取得勝利,也很少遇到大敗。從這點看,他也有高明之處的。


君山話史


關於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受到了小說《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渲染神化的影響。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第三十六回;徐庶走馬薦諸葛。這一次徐庶毫不避諱的對諸葛亮進行了一次從頭到腳的誇讚,也讓諸葛亮踩著徐庶的肩膀走上了第一個高峰;

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願聞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琊陽都人,覆姓諸葛,名亮,字孔明,



等到劉備三顧草廬後,諸葛亮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計,之後更是算無遺策。先是火燒博望、新野,然後又舌戰群儒,緊接著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等,整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剛一出山猶如半神半妖一般。那麼正史中記載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首先說《三國志》中記載劉備三顧草廬之時,諸葛亮確實提出了劉備的戰略目標,初步定下了三分之計。之後跟隨劉備出山,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作為的,火燒博望和新野是劉備的計策,草船借箭和借東風是羅貫中虛構。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後被封為軍師中郎將,這個職位相當於劉備的後勤部長。



三國的後期,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才真正的開始掌握權力,變成了真實的諸葛亮。這一時期魏國和吳國內部已經非常穩定,在戰略上也沒有大的失誤,而且蜀國因為劉備夷陵之敗元氣大傷,實力此消彼長之間,蜀國已經遠遠落後於其他兩個國家,最終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功而返。


我是越關


前期有劉備統領軍隊,有五虎將做先鋒,都是牛逼人物,諸葛亮只需要出謀劃策指定作戰戰略,各個崗位的能力和執行力都很強,所以調動起來很好,但後期這些跟諸葛亮共事的人都死了,後期也跟不上,諸葛亮一個人強有什麼用,到最後還得自己去打仗,能一樣嗎?


肉郎阿漆


因對方對他有防備了。後來出了個司馬。孔明用什戰術,司馬能看出。有對手了。後東吳又出了魯遜。這就像趙本山。一樣。還光火嗎?兔子還有三個月大膽時(六,七,八月份有吃的人和狗抓不往它因有莊稼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