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波蘭北部城市格但斯克是一座有著上千年曆史的老城,城內滿是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高大紅磚建築。雖然歷史悠久,但波羅的海南岸的風偏涼,使這座岸邊的老城很少遊人如織。

斷斷續續來的遊客,興趣似乎也不在那些斑駁的紅磚或城外的海灘上。很多人都是潦草地穿過城內那條並不算長的“長街”,一路上迫不及待地打聽列寧造船廠在哪。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1970年代曾是波蘭最大的現代化企業。1980年後,它孕育了波蘭團結工會,目睹這個國家走向動盪和劇變,1996年破產倒閉後漸漸廢棄。

如今,那場席捲東歐和蘇聯的劇變過去快30年了。往事重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1990年6月柏林牆倒塌,是1991年12月25日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簌然飄落。

但實際上,波蘭才是當時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更確切的說,是在海邊的格但斯克,在列寧造船廠,燃起了蘇東劇變的第一堆火。

1,始於格但斯克

距離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大門口不遠,就是波蘭團結工會總部。總部外的工人廣場上,一段突兀的紅磚牆上嵌著兩塊金屬銘牌,上面分別用波蘭語和英語寫著:

以此紀念團結工會所作的貢獻。它促進了民主和自由的傳播,並最終促進德國統一和歐洲政治聯盟的誕生。

據說,這就是團結工會領袖萊赫·瓦文薩當初的夢想。

多年後,這位劇變後波蘭的首任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不止一次對記者誇耀,說他“過去的夢想都已實現”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1980年8月,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1.6萬多名工人舉行罷工,抗議政府大幅提高物價。3個月後,享有自治地位的工會組織團結工會登記註冊,罷工領袖瓦文薩當選主席。

瓦文薩當時是廠裡的電工,30多歲,上過幾年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他是否真的一開始就抱有“民主自由”的夢想,別人不得而知。但隨著一大批持不同政見和天主教知識分子加入,團結工會很快變成了一個政治反對派組織。

格但斯克的罷工迅速蔓延,短短几個月內便波及整個沿海地區。團結工會加緊對當局施壓,雙方衝突不斷。

執政的波蘭統一工人黨在政治和經濟上做出讓步,但這非但沒能平息局勢,反被莫斯科批評軟弱。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甚至示意,不惜向1968年對捷克斯洛伐克那樣動用武力。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在局勢愈發混亂、蘇聯武裝干預迫在眉睫的情況下,1981年12月,波蘭最高領導人雅魯澤爾斯基宣佈進入戰時狀態,禁止集會罷工,取消團結工會合法資格,瓦文薩等被短暫拘禁。

軍管措施暫時緩和了局面,但仍無法化解激化的社會矛盾,無法挽救陷入困境的經濟。1982年,波蘭的通脹率驟然攀升至101.5%,隨後一直居高不下。

波蘭黨和政府試圖推動改革,但部長會議主席梅斯內爾主持設計的經濟方案沒能獲得通過,醞釀良久的經濟改革胎死腹中。

1988年,波蘭政府再次強行進行物價改革,試圖以此平衡預算、抑制通脹,不料適得其反,再次在社會引發罷工浪潮。

這時,伺機已久的瓦文薩又站在了最前列,轉入地下活動多年的團結工會也活躍起來,逐漸向當局提出團結工會合法化、釋放政治犯的要求。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在波及全國的罷工浪潮下,1989年2月,雅魯澤爾斯基同意與團結工會等反對派舉行“圓桌會議”。

波蘭劇變的引線被點燃了。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人本想通過“圓桌會議”分化瓦解反對派,但他們估計錯了。

長達兩個月的談判,完全按照反對派設計的路線推進。

最終的協議,承認團結工會合法,同意在經濟上實行市場化,在政治上實施多元化、三權分立,並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接著就是波蘭變天的時刻:1989年6月議會選舉中,反對派贏得兩院全部自由競選席位,團結工會獲得穩定多數,團結工會顧問馬佐維茨基受命組閣,波蘭社產主義政權坍塌。

2,“神聖同盟”操縱

團結工會之所以在1980年代起起伏伏,最終引燃波蘭的劇變,是因為它“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美國時代週刊1992年2月24日刊,推出一篇名為“神聖同盟”的封面文章,詳述美國總統里根和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聯手,暗中支持和操縱團結工會活動的諸多細節。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1982年6月的一個週一,里根和教皇在梵蒂岡圖書館會面。那是兩人首次見面,談了50分鐘。一開始他們花了幾分鐘討論中東問題,隨後就將主要精力放在更關心的問題上:波蘭和蘇聯在東歐的主導地位。

兩人都認為波蘭是蘇東鐵幕的突破口,雖然團結工會1981年遭取締,只要華盛頓和梵蒂岡聯手保住這個組織,日後就有機會動搖波蘭社會主義政權,把波蘭拉離蘇聯軌道。

事實證明,團結工會之所以在被當局取締後仍能持續壯大,與天主教會密不可分。

早在公元966年,天主教就已是波蘭國教,併成為波蘭文化的核心元素。1978年,約翰·保羅二世成為首位波蘭裔教宗,他上任不久後就訪問波蘭,極大鼓舞了罷工工人士氣。

在他訪問兩年後,聚集了罷工工人和天主教知識分子的波蘭團結工會就在格但斯克“橫空出世”了。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里根深知教皇在波蘭的影響,於是決心與約翰·保羅二世組成“歷史上最偉大的秘密聯盟之一”。

從1981年被取締到1989年恢復合法地位,團結工會得到里根和教皇“聯盟”秘密渠道的各種支持:

數以噸計的設備,包括傳真機、印刷機、電話、攝像機和電腦等,通過天主教士和美國特工構建的渠道流入波蘭。

來自CIA、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以及梵蒂岡和其他西方國家工會賬戶的資金,源源不斷進入團結工會手中。

瓦文薩和團結工會其他領導人,通過波蘭教會人員和美歐特工的中轉,接受來自華盛頓和梵蒂岡的行動建議。

通過秘密渠道支持團結工會、催化波蘭內部動盪的同時,里根和教皇在明面上也沒閒著。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1982年上半年,美國政府出臺旨在遏制蘇聯的新戰略,其中包括通過軍備競賽拖垮蘇聯,加大對蘇聯及其東歐衛星國的經濟制裁,通過美國之音、自由歐洲電臺等加強對東歐國家的廣播宣傳,等等。

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又先後兩次訪問波蘭,每次都呼籲支持政治多元化,談判解決政治危機。1989年波蘭當局同意與反對派“圓桌談判”,部分原因就是聽了教皇建議。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就在里根和約翰·保羅二世潛心密謀時,又有一個讓他們頗感意外的有利因素出現了:

1985年,戈爾巴喬夫在蘇聯上臺。他提出“新思維”改革,放鬆了套在東歐國家頭上的緊箍咒,這讓華盛頓和梵蒂岡的努力有多了“幸運”的成分,蘇東“共產主義的崩潰”來的更快了。

3,歷史角色終結

1989年9月12日,團結工會顧問、天主教知識分子馬佐維茨基首次以波蘭總理身份,在議會發表施政演說。“波蘭人民共和國”變成“波蘭共和國”。

接下來兩年裡,馬佐維茨基政府從根本上改變波蘭的政治和經濟制度,重修憲法、更改國徽和國慶日。更關鍵的,是在1990年7月的政府改組中將波蘭統一工人黨徹底排除在外。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這時,從中央到地方,除了被架空的波蘭社會主義時期末代總統雅魯澤爾斯基外,權力已經盡歸團結工會。

雖然馬佐維茨基在波蘭轉軌過程中做了不少工作,但團結工會的創始人和領袖瓦文薩並不滿意。

沒了共同的敵人,團結工會陷入路線分歧和權力爭鬥,分裂成瓦文薩派和馬佐維茨基派。

為了打擊馬佐維茨基,瓦文薩不惜再次發動格但斯克造船廠的工人罷工,向新政府施壓。他還迫使議會同意提前舉行總統選舉,並在1990年12月的大選中擊敗馬佐維茨基等其他競選人,登上總統大位。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隨後的5年,無論對瓦文薩還是團結工會,都是一場“災難”。

沒讀過幾年書的瓦文薩,被證明缺乏作為國家領導人的完整政治見解和長遠眼光,知識貧乏使他常被身邊的顧問們左右。

1995年再度競選連任時,過去的光環早已褪盡的瓦文薩被波蘭選民毫無留情地拋棄了,得票率只有可憐的1%左右。

團結工會丟掉政權,比瓦文薩人設崩塌還要更早兩年。

轉軌之初,團結工會政府治國無術,只知道按照西方開出的“休克療法”藥方抓藥,結果經濟長時間得不到得到振興。1993年9月波蘭舉行新一屆議會選舉,團結工會在眾議院一席未得。

瓦文薩曾痛心地對法國媒體說:波蘭改革中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向西方靠攏過快,西方讓波蘭怎麼做波蘭就怎麼做,結果上當受騙了。

不知他在抱怨上西方當時,是否想起,當年他和他的團結工會,正是抱著西方大腿才在波蘭壯大起來並最終取得政權。


1980年代,美國在波蘭露了一小手,世界從此改變!

1993年議會選舉後,團結工會執政的時代結束了,時至今日它已淪為波蘭政壇的邊緣力量,再沒能夠崛起。

作為工具,團結工會與美國裡應外合,撬動了東歐和東歐社會主義政權後,它的全部歷史角色似乎就宣告終結了

1989年的波蘭劇變撕開鐵幕一角,緊跟著是匈牙利、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前南斯拉夫等一系列骨牌接連倒下。兩年後,蘇聯也宣告解體。

圍繞蘇東劇變的反思很多,而沒能防住美國機關用盡的顛覆,是一個公認的教訓。美國的手段太多了,在1980年代的波蘭,它也只是露了一小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