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恥而後勇,被朱可夫捨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知恥而後勇,被朱可夫捨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伊凡·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1897年12月28日—1973年5月21日),蘇聯元帥(1944),軍事統帥、軍事家,二戰中和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的蘇聯陸軍的三駕馬車。他在軍事上所具有的敏銳而正確的直覺是罕見的。他擅長步炮協同作戰,能把強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進攻完美無缺地結合起來。他在1943年後打出了一系列經典的攻擊戰。而且作為政治委員出身的他,在激勵士氣、思想工作等方面有著朱可夫不可比擬的優勢。

知恥而後勇,被朱可夫捨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科涅夫元帥是二戰時期的蘇聯名將,他先後指揮過庫爾斯克戰役、哈爾科夫戰役、第聶伯河戰役、柏林戰役,戰功顯赫。英國陸軍元帥邁克爾·卡弗將科涅夫元帥列為二戰蘇聯第二名將,認為他是蘇軍將帥中,唯一一位可以與朱可夫匹敵的名將。但其實科涅夫元帥一生中也打過許多敗仗,甚至全軍覆沒,差點被槍斃。

1941年9月30日,德國元帥馮.博克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開始代號“颱風”行動,計劃先將莫斯科正面的蘇軍分為兩個包圍圈加以殲滅,然後順勢攻佔莫斯科。進攻方法仍像戰爭初期那樣,同時從三個方向給蘇軍以決定性打擊。,向蘇軍發起進攻。德國的計劃是這樣的,從南部的奧廖爾地域向布良斯克進攻,消滅蘇聯布良斯克方面軍;從西面向維亞濟馬進攻,消滅蘇聯西方方面軍和預備方面軍,從而為佔領莫斯科掃清道路。戰爭打響後,德軍進展神速,科涅夫完全被打蒙了,因他指揮失措,蘇軍遭到慘敗。10月7日,蘇聯三個方面完全被德軍分割包圍,僅僅幾天的時間,蘇聯的三個方面軍幾乎全軍覆滅,史稱維亞茲馬——布良斯克包圍戰。據德國官方的統計,蘇軍被俘66.3萬人,其中有3位集團軍司令,此外還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事後,斯大林讓伏羅希洛夫去前線調查,科涅夫與當年的恩人發生爭執。伏羅希洛夫當時非常生氣,準備提交材料,將科涅夫逮捕,送上軍事法庭。要知道科涅夫前任的前任巴甫洛夫大將,就是因為在蘇德戰爭初期,屢戰屢敗,而被逮捕,送上軍事法庭審判,處以槍決的,如今科涅夫也面臨著這樣的尷尬處境。幸虧朱可夫出面了,他親自向斯大林求情,建議留科涅夫給自己當副手。

知恥而後勇,被朱可夫捨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1945年4月16日~5月9日的柏林會戰科涅夫和他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打出了軍威,先是從南部強渡尼斯河後,突破了德軍在尼斯河的防禦地帶,爾後強渡了斯普雷河,前進了30公里。當朱可夫的部隊在澤洛夫高地受阻時,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各坦克集團軍首先從南面向柏林突擊,至1945年4月20日夜間,第3坦克集團軍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團軍也突進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於1945年4月18日發起進攻,至19日強渡了東奧德河,牽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區的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群”的兵力。

知恥而後勇,被朱可夫捨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朱可夫保住了科涅夫的性命,之後科涅夫在二戰中再度揚名,指揮了許多著名的戰役,並最終成為蘇聯的一代名將。不過後來朱可夫與科涅夫的私人關係卻非常差,一度鬧得不可開交,直到晚年時才一笑泯恩仇。

知恥而後勇,被朱可夫捨命保全的他打下了柏林城

戰爭結束後,蘇聯政府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了為紅軍指揮員們慶功的盛大招待會。在衛國戰爭中立下戰功的紅軍將領們薈萃一堂,大廳中將星耀眼,勳章閃爍。莫洛托夫代表黨和政府發表講話,他向全場提議為紅軍光榮的統帥們乾杯。他最先提到朱可夫元帥,稱讚他的名字是與莫斯科保衛戰、列寧格勒保衛戰,解放華沙和攻克柏林永遠聯繫在一起的。在全場報以熟烈掌聲後,莫洛托夫第二個提到的就是科涅夫元帥,他提議向烏克蘭戰役的英雄、布拉格的解放者祝賀,“科涅夫的軍隊與朱可夫元帥的軍隊一起衝入柏林!”與會者也報以熱烈的掌聲。戰爭期間蘇軍最高統帥部發布的命令中,朱可夫與科涅夫兩人的名字是最經常並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