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隊員莫德爾,4萬傷亡消滅蘇軍數十萬,朱可夫差點被逼自殺

1942年的蘇德戰場打的異常激烈,蘇軍已經從開戰初期的慌亂中回過神來,於年初打贏了莫斯科保衛戰,並穩定了戰場態勢,組織起了有效的防線應對德軍的進攻。而德軍也精銳尚在在度過了一個異常寒冷的冬天後德軍在1942年夏季發動“藍色行動”,將進攻的重點放在南線,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兵鋒直指斯大林格勒。


蘇軍在一個夏季的堅守過後,終於迎來了屬於他們的冬季,在積蓄了一年的兵力物資後,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在南線和北線同時向德軍發起大反攻。南線即著名的“天王星”行動,打贏了斯大林格勒之戰,全殲德軍第六集團軍。但北線的反擊規模相比南線也毫不遜色,北線行動代號“火星”,參戰部隊由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組成,總兵力190萬,火炮24000門,坦克3300輛,戰機1100架。總指揮官則是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元帥。戰役目標是全殲莫斯科以西150公里熱勒夫突出部的德軍第九集團軍,殺傷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有生力量。

救火隊員莫德爾,4萬傷亡消滅蘇軍數十萬,朱可夫差點被逼自殺

此時的形式對德軍極為不利,熱勒夫作為突出部東、西、北三面受敵,蘇軍百萬大軍從三個方向發起向心突擊,主攻東西方向,朱可夫打算切斷突出部內德軍與後方聯繫後全殲德軍第九集團軍。此時德軍第九集團軍僅僅有26萬兵力,卻要面對蘇軍9個集團軍來自3個方向的進攻,擺在德軍面前似乎只有撤退或者投降兩個選擇了。

救火隊員莫德爾,4萬傷亡消滅蘇軍數十萬,朱可夫差點被逼自殺

但此時指揮第九集團軍的便是日後有“希特勒的救火隊員”稱號的莫德爾。他在戰前敏銳的洞悉了蘇軍的計劃,有針對性的修築了大量堡壘工事。同時他也認識到蘇軍一旦進攻,能否得到支援是自己成敗的關鍵,他清除了後方原本設立的路障,並檢修了鐵路,方便快速調動預備隊增援。

11月寒冬來臨,朱可夫認為條件已經成熟,下令開始攻擊。蘇聯作為突破箭頭的兩個集團軍20餘萬人,500輛坦克開始向德軍陣地發起衝擊,此時德軍一線陣地僅有4萬餘人防守。但蘇軍迎頭撞上德軍精心準備的防禦工事後一籌莫展,在莫德爾的指揮下德軍碉堡地下工事都為交錯設置,蘇軍付出巨大傷亡攻克一個碉堡後,德軍能夠從容撤往後一個繼續防守,擺在蘇軍面前的工事彷彿無窮無盡,蘇軍整整衝擊了三天,結果推進了不到10公里,2個集團軍卻因為傷亡過大撤出戰鬥。

救火隊員莫德爾,4萬傷亡消滅蘇軍數十萬,朱可夫差點被逼自殺

但此時朱可夫認為自己握有兵力優勢,立馬投入了新的部隊衝擊德軍防線,但德軍依舊依託工事且戰且退,在殺傷蘇軍同時保存了有生力量。莫德爾在此時已經發現蘇軍在進攻中投入所有的兵力,北線主攻方向就是自己所在的熱勒夫,立馬要求最高統帥部調動中央機動力量5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師支援。在堅守一個月後,12月7日德軍衝出工事向傷亡慘重疲憊不堪的蘇軍發起鉗形攻勢,前線蘇軍被包圍殲滅。朱可夫仍然認為德軍在做困獸之鬥。在12月12日下達總攻命令,3天之後蘇軍進攻部隊就因為損失過大陷入崩潰,“火星”計劃已經徹底失敗。

整個戰役蘇軍陣亡被俘16萬人,35萬人受傷,損失坦克1847輛,火炮1100門,德軍的傷亡只有僅僅4萬人,技術兵器損失更加輕微。從始至終蘇軍都有終止進攻撤出戰場的機會,但朱可夫低估了莫德爾的韌性,不顧巨大傷亡堅持進攻。正如德軍戰報所說“敵軍雖然開局雄心勃勃,一旦遭遇不測和傷亡之後,立刻失去理智,瘋狂而徒勞地衝擊堅固防線,這種讓人無法理解的現象多次出現,在逆境中俄國人往往喪失邏輯思維能力,決策完全靠本能。俄國人本質上迷信蠻力,崇尚壓路機式的戰術,盲目遵從戰前部署,不會隨機應變”。

救火隊員莫德爾,4萬傷亡消滅蘇軍數十萬,朱可夫差點被逼自殺

莫德爾在這個戰役中打出10倍傷亡比一戰封神,也獲得了“救火隊員”這個榮譽稱號。朱可夫在認識到行動徹底失敗後面對如此重大的傷亡,一度想到自殺來對死去的士兵負責。但斯大林難得表現出了對屬下的愛護,並沒有責罰朱可夫。而是將此次戰役定義為對德軍的牽制進攻,認為此次戰役為斯大林格勒的勝利創造條件,朱可夫與華西列夫斯基分享斯大林格勒勝利的功勞。朱可夫之後也投桃報李,一改魯莽的指揮作風,從此之後未嘗一敗,最終將紅旗插上柏林總理府。而莫德爾最終於1945年兵敗殉國自殺,讓人不禁唏噓造化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