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一場正在上演的軋空大戲?

在去年四季度的水泥漲價潮中,全國水泥P.O42.5價格指數由Q3的113漲至Q4的150,漲幅近33%,進而帶動海螺水泥(00914)股價漲20%,中國建材(03323)股價漲40%。

中國建材:一場正在上演的軋空大戲?

  • 但即便上漲40%,作為目前水泥產能最大的行業龍頭,中國建材市值仍不足海螺水泥1/5。現在,新一輪漲價潮再起,究竟誰才是值得投資的水泥之王?
  • 根據中國水泥網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水泥熟料產能十強榜單,中國建材以3.76億噸/年的水泥熟料產能絕對優勢位居第一,是第2名海螺水泥產能規模的近兩倍、同時也相當於第2-4名產能的總和,堪稱“水泥巨無霸”。

從2006年3月香港上市開始,中國建材風捲殘雲般重組了1000多家水泥企業,大大改變了水泥行業的格局和生態。2006年,中國前十大水泥企業的產能集中度為12%,而到2016年,這一數字暴漲至63%(但相比國際上前五名企業產能集中度高達80%仍有很大差距)。

  • 作為水泥巨無霸,水泥價格一直是影響中國建材股價的核心因素,根據2017年年度業績公告,公司業務大體可分為水泥、新材料、工程服務三部分:營收分別為1064億元、127億元、97億元,EBITDA分別為212億元、36億元、16億元。
  • 水泥業務是公司業績主要來源(營收佔比83%,EBITDA佔比79%),下圖為2014~2018年水泥價格與中國建材股價走勢圖:

第一2018年1月8日,工信部發布新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18年1月1日開始施行),《辦法》中指出“水泥行業:位於國家規定的環境敏感區的水泥熟料建設項目,每建設1噸產能須關停退出1.5噸產能;位於其他非環境敏感地區的新建項目,每建設1噸產能須關停退出1.25噸產能;西藏地區的水泥熟料建設項目執行等量置換。

中國建材:一場正在上演的軋空大戲?

第二、2017年12月中國水泥協會發布《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8-2020)》,《行動計劃》指出“目標2018年,全國範圍內完成將壓減熟料產能1358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210家。力爭2018年上半年實現全面停止生產32.5強度等級水泥產品。”

第三,水泥行業還擬設立去產能專項資金(基金),形成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結合的去產能機制。2017年試點、2018年啟動,鼓勵企業間兼併重組,支持相互參股、委託經營、資產交換

第一,國內房地產投資與基建投資仍然是影響水泥需求的主要因素:

從房地產投資來看,各地密集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可能會在2018年逐漸傳導至投資,抑制房地產投資增長,預計房地產投資將從7%下滑至4%左右。

從基建投資來看,中央經濟會議,將精準扶貧列為第二大攻堅戰,預計未來三年將快速推動中西部和貧困地區的基建需求,使得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有望維持2017年高位。

“一帶一路”上的發展中國家,目前正在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中國過去30年來一直在做的:城市化、工業化。這個過程中城市基礎設施將會快速搭建,需要大量的水泥、玻璃、新型建材、新型房屋、新材料等建材產品及服務,這將為國內過剩的產能提供了消化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市場中有一種聲音,就是在貿易戰影響外需的情況下,中國會重啟基建刺激內需的老路。但從高層目前所展現出的戰略定力來看,這種可能性極小。

不過,貿易摩擦可能會沿另一邏輯路徑利好水泥需求,即貿易摩擦會加速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從而促進水泥的國際產能合作。

所以結合上述分析,在供給端嚴控新增產能且未來3年總體產能計劃減少28%的情況下,水泥價格有望持續保持高位,行業週期性弱化。

二、高負債與高商譽,不成問題的問題

粗略看,當前490億港元市值的中國建材和2475億港元市值的海螺水泥相比相差甚遠,跟行業老四華潤水泥相比也僅僅只是略勝一籌,這與其產能地位相去甚遠。

如果採用淨負債率指標[淨負債率=(非流動負債+短期借貸及長期借貸當期到期部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股東權益合計],可以得到更確切的結論:中國建材淨負債率從2016年的262%下降到2017年的221%,一年時間下降了41pct。而以中材股份當前47%的淨負債率計,合併之後的中建材的淨負債率將進一步下降至166%,財務風險大大降低。

其實中國建材的投資邏輯類似於前兩年內房股行情(恆大、碧桂園、融創)的邏輯,兩者皆是在行業低迷期加大槓桿做多自己行業。而隨著行業基本面扭轉,高負債不再是雙刃劍,而是能帶來巨大業績彈性的殺手鐧。

第二、高商譽:減值風險在景氣期中是是偽命題

17年年報顯示,中國建材總資產3472億元,其中商譽及無形資產525億元,淨資產854億元。市場認為中國建材的商譽佔比過大,或存在減值風險。

中國建材:一場正在上演的軋空大戲?

三、多重視角下的估值比較

實際上中國建材不僅僅是個水泥巨無霸,更貼切的說,它是一艘建材航母。除水泥、商品混凝土外,公司在玻纖、石膏板、風電葉片以及水泥工程、餘熱發電領域,規模均居世界第一;熔鑄耐火材料、超薄電子浮法玻璃、碳纖維、電瓷規模國內第一。

所以實際上中國建材市值中,包含了很大一部分新材料業務的價值,其中最突出的即是輕質建材龍頭北新建材(000786)以及玻璃纖維龍頭中國巨石(600176)。

兩者的股權價值合計為273億元,摺合341億港元,經滬港AH溢價(按1.25)調整後約為273億港元。而中國建材市值僅437億港元,也就是說,扣除這些新材料業務估值,市場對於中國建材水泥業務的估值不足兩百億港元。此外,公司還持有凱盛科技(600552)、國檢集團(603060)、洛陽玻璃(600876)、瑞泰科技(002066)等等公司股權價值尚未計入其中。

四、垂死的空頭,正在上演的軋空大戲

根據香港證監會最新披露的(截至3月23日)未平倉賣空數據,中國建材的未平倉賣空比例(未平倉賣空數/自由流通股數)已達14.51%,連續兩個月增加,在所有可賣空公司中排名17。而在結合近期賣空成交所統計出的空頭成本分佈,我們判斷中國建材正在上演一場軋空大戲。

4月3日,中國建材日漲幅達7.51%,收盤價為9.16HKD,一舉突破密集成交區的空頭的止損線,從而造成了空頭踩踏。而後三個交易日,中國建材股價在9.05HKD一線盤整蓄勢。

此前,中國建材副總裁崔星太曾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水泥在2018年4、5月有漲價計劃。或許隨著提價臨近,留給外資空頭垂死掙扎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