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問題的不是奶粉,而是人心!回顧三聚氰胺事件十週年

出問題的不是奶粉,而是人心!回顧三聚氰胺事件十週年

2008年9月11日那天,原本並沒有什麼特別。

隨著一則事件:甘肅全省共發現59例腎結石患兒,部分患兒已發展為腎功能不全,同時已死亡1人,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當時這個新聞沒有得到該有的響應,有好多留言還在指責報社:為什麼要詆譭一家生產‘航天員制定牛奶’的優秀企業,某提盒記者有沒有底線、有沒有社會責任感?當天下午,三鹿集團就發佈聲明,檢測奶粉受三鹿氰胺汙染,召回8月6日之前的產品。


出問題的不是奶粉,而是人心!回顧三聚氰胺事件十週年

2008年,湖南省兒童醫院泌尿科“結石寶寶”


轉眼間十年過去了,三鹿已經很少出現在人們的口中,當然除了那些受害者,一直被折磨到現在的寶寶。

出問題的不是奶粉,而是人心!回顧三聚氰胺事件十週年


三鹿雖已成過去,但給中國奶粉行業造成的影響一直都在。重創了中國製造商的信譽以及國家的形象。雖然國家已經重新定義奶牛養殖模式和牛乳檢測標準,但廣大民眾對國產奶粉還是沒有信心。在海外購買奶粉,幾乎成為中產家庭的‘負責任行為’。在海淘商品中,奶粉一直名列前三。

十年間,政府和企業一直在努力,為何就挽回不了國產奶粉的聲譽呢?

首先,在三鹿奶粉的事件中,絕大多數的受害者沒有得到相應的賠償,有的人甚至因為維權被以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事拘留,寒了消費者以及受害者的心;其次,三鹿奶粉在出事前與政府合作,成為中國航天中心“航天乳飲料及乳粉”的唯一合作伙伴,是全國唯一“航天乳飲料”專業生產企業,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最後,所謂民以食為天,尤其是嬰兒,奶粉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不敢有絲毫的馬虎,不敢給國產奶粉一次機會,所以家裡條件稍微好一點的都會選擇海外代購。


出問題的不是奶粉,而是人心!回顧三聚氰胺事件十週年


對於國產奶粉行業的企業來說,因為消費者不信任,即使國外奶粉添加了一些國產奶粉中沒有的成分,比如香精。因國內要求奶粉中不能添加香精,所以他們不得不找更高成本的替代品,再加上檢測成本的提高,奶粉的成本一步步大幅度增加。在消費能力稍微高的家庭,一般都會購買進口奶粉,然而對於消費能力低下的家庭,成本又高,所以企業很難生存。


出問題的不是奶粉,而是人心!回顧三聚氰胺事件十週年


沃倫·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建立良好的聲譽需要二十年的時間,而毀掉它,五分鐘就足夠了。”三鹿奶粉的案列已經能夠說明一切了,那麼大的公司一瞬間就‘化為烏有’。已經過去十年,接下來十年依然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

現在的國產奶粉早已今非昔比,無論工藝還是質量,都達到國際的要求。雖然沒有達到國際頂尖水平,但早已處於先進的水平。中國現在的奶粉標準也是非常嚴格的,嬰兒的奶粉標準都是一句本國母乳的營養成分制定的。然而,政府也不能疏於管理和監督,理應加大監測力度和標準的懲罰與賠償機制以消除消費者的顧慮。

出問題的不是奶粉,而是人心!回顧三聚氰胺事件十週年

我們也應該給國產的奶粉一次機會,畢竟現在的國產奶粉也很好,而且如果在國外買的奶粉出現質量問題,也不一定就好維權,也不一定有很好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