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油品亂象調查二丨地煉廠不開發票售油 每噸逃稅上千

山东油品乱象调查二丨地炼厂不开发票售油 每吨逃税上千

今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成品油消費稅徵收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實施,成品油消費稅監管全面收緊。《公告》明確所有成品油發票均須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中成品油發票開具模塊進行開具,成品油調和油品分類編碼不得隨意變更。從流程機制上遏制地煉企業通過“變票”逃避生產環節消費稅。

重利之下,走險者眾。作為全國地方煉油廠最多的省份,山東地煉企業產能佔全國地煉總產能60%以上,儘管新政已執行超半年,但新京報記者歷時月餘調查發現,山東境內仍有不少地煉廠“無票”、“變票”銷售成品汽柴油。大到年產能兩百萬噸以上的企業,小到幾十萬噸的地煉廠均涉及其中,每噸涉嫌偷逃稅金額上千元。

據《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的,將處於相應的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罰金。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王殿學律師表示,上述地煉廠的行為,在符合“數額較大”的條件下,可能涉嫌構成逃稅罪。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擔心,偷逃稅行為不僅會影響國家財政,更主要的是打擊了依法納稅的地煉企業,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破壞整個成品油行業生態環境。

視頻|山東成品油市場亂象調查。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

無票銷售成品油

據知情人士介紹,地煉油化企業無票、變票售油逃稅是業內一直存在的問題,作為淄博四大地煉廠之一,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泰石化)長期存在無票變票銷售成品油問題。

8月20日下午,一輛輛外地牌照的油罐車魚貫駛入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泰石化)。

隨後,記者以項目採購商的身份聯繫該公司銷售部胡經理,希望採購一批成品油。“現在這些車都是來拉柴油的,等明年汽油的設備做好了,還會出汽油。”公司胡經理告訴記者,鑫泰石化目前只產售柴油,型號分別是國五、國六。國五柴油的報價是6020元每噸。而當天成品油市場上,國五柴油的價格普遍在7200元以上,為何鑫泰石化的價格低這麼多?

“這是不帶票的報價。”胡經理給出了答案。據國家稅務總局規定,地煉廠在出售成品油時需開具發票,這也就意味著地煉廠每賣出一升柴油需繳納 1.2元的消費稅。一噸柴油1176升,如果不開具發票,每噸可以偷逃稅1400多元。

“不走票,你們直接來拉就行了,我們這邊也簡單。”胡經理說。記者提出是否可以用其他化工產品的發票。胡經理表示沒有問題,“我們這裡可以開粗白油的發票,6400元一噸。”

粗白油,又稱白油,是生產工業白油、化妝品白油、食品級白油等產品白油的化工原料,屬於免消費稅的類別。

工商資料顯示,鑫泰石化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金11億元。記者獲得的一份山東地煉產能統計圖顯示,在整個淄博市,鑫泰石化的產能僅次於匯豐石化、金誠石化、清源瀝青,排在第四位。

山东油品乱象调查二丨地炼厂不开发票售油 每吨逃税上千

8月21日,山東淄博鑫泰石化公司的門口,油罐車正排隊進入等待裝車。該公司銷售負責人稱可無票銷售成品油。 新京報記者 大路 攝

分開打款暗度陳倉

和鑫泰石化不同的是,東營市利津石油化工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津石化”)既售柴油,也售汽油。作為規模更大、產能更多的石化公司,每天都有不少司機來這裡拉油,貨車司機陳國慶(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據他介紹,正常的流程是司機把提貨單交給公司辦理窗口,等待排隊然後按照次序裝油,完成後再去銷售大廳開發票。但記者觀察發現,不少司機裝完油後直接拉走,並未到窗口開具發票。“開不開發票,貨主跟地煉廠早就商量好了,我們不管這些。”陳國慶說。

8月23日下午,記者在利津石化門口見到陳國慶時,他正在等待33噸的柴油裝車。“這趟是拉到山西去的,不開發票,每噸油便宜一千多。”陳國慶說。至於這批汽油的用處,陳國慶透露稱分銷給加油站。至於分銷給哪些加油站,陳國慶也不清楚,“一般都不開發票,老闆交代過。”

在利津石化銷售部,胡經理給記者的柴油報價是“帶票7200元一噸,不帶票6300左右”。記者詢問是否可以開其他非成品油票,胡經理連連擺手,“還不如直接提不帶票的,這種價格最低”。

山東神馳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馳石化”)銷售大廳內屏幕上每天都滾動展示著各種油品的最新報價價格。

8月23日,神馳石化對外的公開報價是,國五柴油7050元每噸,國六柴油7080元每噸。銷售部吳經理告訴記者,該公司每天汽油、柴油、渣油和各種氣體的銷售總量為1萬多噸,其中柴油3000多噸。

“不帶票的國五柴油價格是多少?”

“6190元。”吳經理說。除了無票銷售,吳經理也介紹了變票銷售的方式。比如要瀝青票,就按照瀝青的價格打款到公司,到時候我會給你一個個人的銀行卡號,其餘的差價打到這個卡里。”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是地煉行業常用的變票銷售手段,因為瀝青作為化工原料,也是免徵消費稅的。相當於在賬目上,地煉廠賣的是免稅的非成品油,但實際上出貨還是成品油。“變票銷售不僅僅是偷逃消費稅,實際上,有一部分增值稅也因為這種分開打款的方式流失了。”

“地煉廠給我們出柴油,基本上也是帶無稅的化工票。因為如果開柴油票,等於每噸給國家交1000多塊錢。”山東增嶽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的李經理告訴記者。該公司並不生產任何油品,而是通過鏈接採購方和地煉廠交易,從中賺取差額,俗稱“貿易商”。“地煉廠有時候也通過我們貿易商逃稅,一年僅逃稅就能賺幾個億。”李經理說。

速寫板暗語標出不含稅油價

實際上,除了柴油以外,在濱州,也有地煉廠採用無票、變票等方式違規售賣汽油。

8月29日,記者聯繫位於山東濱州市無棣縣的無棣鑫嶽燃化有限公司,該公司韓姓銷售主管告訴記者,公司所售產品的種類既包括汽油、柴油等成品油,也包括石腦油、芳烴等化工油。

“92號汽油含稅價是8100元,不開票(不含稅)再減2000元。”在電話中,韓主管開門見山地說。對於是否可以用其他非成品油,比如瀝青票據替代,韓主管停頓了一下,隨後表示沒有問題,“可以走瀝青票,每噸單價開到3400到3500之間,差額款項打到公司其他賬戶”。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分開打款是違規變票銷售的常用手段。唯一不同的是,有的公司,如山東神馳是提供個人賬號接受差額打款;而無棣鑫嶽公司則兩筆款項打的都是公司賬號。“打到個人賬戶相對來說安全一些,不容易被查到。”上述業內人士說。

8月30日,記者驅車來到無棣鑫嶽燃化公司進一步瞭解違規售賣的情況。工商信息顯示,無棣鑫嶽公司成立於2005年,法人代表王玉瑞,註冊資金一億元。

“我們作為山東省離你們最近的煉油廠,如果能合作的話,對你們優勢非常大。”負責市場推廣的房經理說。在其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塊分別標註著油品和價格的速寫板。

儘管這塊速寫板上已經將價格標明,但其實另有玄機。“比如這個標註著每噸7230元的燃料油,實際上是買柴油開燃料油票的價格。”房經理說。而當天的柴油價格為7310元每噸,每噸便宜80元。

記者看到還有一種燃料油的報價是6660元,房經理介紹,實際上這種不是燃料油,而是當天催化柴油的價格。“這種不能單獨燒,需要調一些好一點的油品後混合使用。”房經理提醒說。

在無棣鑫嶽公司,當天92號汽油的報價為8150元,而如果開石腦油的票據,每噸只需要7450元。根據規定,汽油的消費稅每噸為1943.2元,是石腦油的消費稅每噸為1385元,相差558元。

“完全不帶無票的價格是多少?”房經理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試探性地詢問記者與公司韓主管的關係。得到確認後,房經理指著速寫板右下角的四個用拼音縮寫字母標註數字說,“不帶票的價格都在這裡”。緊接著房經理介紹,每一個數字對應一種油品不帶票的售價,CY(柴油)1000元,RL(燃料油)1050元,QY(汽油)2050。“每種油品減去相對應的數字就是不帶票的價格”。也就是說,在開票與不開票之間,每噸油品最多可“省”2050元。

山东油品乱象调查二丨地炼厂不开发票售油 每吨逃税上千

8月30日,山東濱州無棣鑫嶽燃化有限公司,各種成品油及油料的價格都寫在速寫板上,右下角為不開發票能“省”的金額。“CY”為柴油,“QY”代表汽油。 新京報記者 大路 攝

貿易商稱無票生意好過帶票的

在某電子商務品臺上,輸入柴油,檢索結果中第一條就是山東增嶽化工貿易有限公司。這家出售汽油、柴油,聲稱廠房面積5000平方米、月產量3000噸的公司,實際上卻藏身於山東臨淄區的一家寫字樓裡,而且並無任何成品油生產資質。

“這就是成品油市場上另一種體量龐大的角色——貿易商,相當於交易的中間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據估計,僅山東地煉行業,就有1000多家貿易商。

8月22日,記者在臨淄區塑化城的一間寫字樓裡見到了公司負責人李先生。此前聯繫時,李先生表示自己並不碰無票銷售的業務。但見面後,“今天柴油的報價不帶票6050元。”李先生說。

他隨後解釋,最近稅務部門經常暗訪偷逃稅的問題,因此在電話裡一般不會明說。記者詢問油品來源,李經理立即報出了鑫泰石化、利津石化、魯清石化等十幾個廠家名字,並向記者展示了他跟上述企業的業務往來信息。

“我們都是從大的地煉廠提貨。”李先生說。這些貿易商根據油價浮動,以較低的價格從地煉廠拿到成品油然後轉賣給採購商。

記者見到了一份該公司代採合同,合同內容包括哪一種油品,價格多少,幾日送到。“如果你不放心,帶票還是無票,也都可以寫上。”李先生說。

“地煉廠給我們也是不帶票,我賣給你也沒有票。”李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看來,無票的生意比帶票生意還好做,“沒有票,一噸柴油就能省1000多塊,誰願意把這筆錢白送出去。而且買家一般也都不要票,便宜。”

“新報稅系統難杜絕偷漏稅”

在成品油貿易商李峰(化名)看來,無票或變票銷售已經在業內存在很多年,雖然今年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新的報稅系統,但仍然難以完全杜絕。

李峰介紹,成品油消費稅是生產環節徵收的稅種。“也就是說如果你買的是汽油,賣的也是汽油,這種是不用交消費稅的。但如果買的是原油,賣的是汽油,這種就需要交納消費稅。”

李峰告訴新京報記者,業內完整的偷逃稅鏈條是,地煉企業A把原油賣給有成品油批發資質的貿易商B,B再以燃料油的票據把這批原油賣給地煉企業C。C企業以燃料油的名義買到這批原油加工後,就可以用瀝青、芳烴等低稅或無稅產品的票據賣汽柴油。“這個環節還可以倒過來,兩家地煉企業通過這種方式互相幫助對方偷逃稅。這也是成品油行業一個奇怪的現象,兩家企業通過貿易商向彼此出售原油。”林峰說。

“還有的企業操作空殼公司作為自己的貿易商,把自己的原油賣出去,再變成燃料油買回來。相當於左手賣出,右手買入。但這麼操作之後,自己手上的原油就變成了可以無票銷售的成品油。”

李峰還透露,業內還有一種操作是“油票分離”。“把油賣給一個不要票的企業,再把票賣給票販中介。這種更難監管。”

我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逃稅罪】規定,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山东油品乱象调查二丨地炼厂不开发票售油 每吨逃税上千

8月22日,山東東營一家地煉廠,司機們在銷售大廳等待裝車通知,身後大屏幕上滾動顯示當天的成品油報價。該公司銷售負責人也表示可無票或變票銷售成品油。 新京報記者 大路 攝

專家:偷逃稅破壞公平競爭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對成品油的消費必然會汙染環境,而且成品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所以政府部門開徵成品油消費稅,一方面是通過稅收槓桿,提高油價,從而控制消費總量,達到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作用;另一方面主要是國家為了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起到增加財政收入,保護石油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的作用。”

對於變票、無票銷售成品油的問題,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既有商家為了利益鋌而走險的主觀原因,也跟當下行業背景有關。

“最近成品油價格一直上不去,不像之前油價高漲的時候,很多地煉廠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另一方面,國際原油價格不斷在漲,這種客觀背景也造成一些地煉廠通過偷逃稅爭取利潤空間。”施正文說。

施正文表示,偷逃稅行為不僅會影響國家財政,更主要的是打擊了依法納稅的地煉企業,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破壞整個成品油行業生態環境。

在施正文看來,新的報稅系統將成品油消費稅納入監管更加嚴格的增值稅模塊,從體制機制上打擊了偷逃稅行為,但很難完全杜絕這種行為。“如果地煉企業在進項和出項都不開票,這樣的鏈條就很難監管。而且稅務部門很難到現場去查,本身也有執法的侷限性。”

如何徹底打擊成品油市場上出現的偷逃稅現象,施正文認為應該多管齊下,而不只是從稅務徵收中發力。“第一個,我國成品油價格是國家調控的模式,所以在價格制定中,應該儘量反映市場供需;第二,加快消費稅稅收體系改革的步伐,增加地方監管積極性。第三,降低地煉企業經營成本,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殿學表示,上述地煉廠的行為,在符合“數額較大”的條件下,可能涉嫌構成逃稅罪。

地煉廠為獲得非法利益,在新政已執行半年的情況下,卻仍然故意通過“無票”“變票”方式進行逃稅,達到每噸偷逃稅額上千元的結果,具有主觀上的直接故意,地煉廠的上述行為侵犯了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依據《刑法》第201條的規定,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犯逃稅罪,逃稅數額較大並佔應納稅額的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逃稅數額巨大並佔應納稅額的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上述規定處罰。

新京報記者 王飛翔

編輯 甘浩 協作編輯 張太凌 潘佳錕 校對 柳寶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