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噸的瀘定橋,十三條鐵鏈連接12164個鐵環,古代是如何架起來的?

黃堇年


瀘定橋,又名鐵鎖橋,現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的大渡河上面。它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年)建成,全長有103米,寬有3米,13根鐵鏈固定,共12164個鐵環,重有40餘噸。它是古代橋樑建築傑出的作品,也是我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渡河河水湍急,四周也比較陡峭,對於這樣的形式,古代的人們是怎樣把瀘定橋架上去的呢?

關於怎麼建這座橋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如怎麼把鐵鏈牽引到江的對面。當時,為了解決這一件事,好多能工巧匠聚集到一起,商量討論著怎麼把這個問題克服過去。商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最終決定採用索渡的方法把鐵鏈穿到江的對面,也就是把粗的竹索繫到對岸,然後在每個竹索上又穿上短的竹筒,這樣一步步把鐵鏈穿到江的對面。短短一年時間。瀘定橋便完工了,可見其速度之快,並且古人能夠在如此湍急的大渡河上建好一座橋,可見其古人的智慧之大。



萌妹子軟軟


瀘定橋又稱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境內,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動工興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瀘定橋竣工之際,康熙皇帝親自為該橋題寫“瀘定橋”橋名。

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兩岸谷壁陡峭,險峰兀立。瀘定橋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長的一座橋樑。

橋體分別由橋身、橋臺、橋亭三個部分組成。橋身,由十三根鐵索組成,是瀘定橋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西橋臺之間淨跨100米、鐵索長101.67米、橋寬2.7米,踏上橋面,整個橋身起伏盪漾,如泛輕舟,它是連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瀘定橋分橋身、橋臺、橋亭三個部分。橋身由13根鐵索組成,每根長101.67米,重約1.5噸;13根鐵索共有釦環12164個,總重21噸,加上橋臺地龍樁、臥龍樁用鐵,共重40餘噸,“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鐵橋

這麼粗重的鐵索是如何從一邊拉到對岸的呢?要把每根重1.6噸多、粗如碗口的鐵索,在缺乏設備的數百年前,在群山中,拉過礁石密佈、漩渦叢生的大渡河,談何容易!據瞭解,造瀘定橋時先以小船載鐵鏈由東岸運向西岸,由於鏈重水急,船還沒有到達西岸就掀翻了,總是不能成功。

後來,有一位少數民族的僧人指教建橋者:先把巨繩繫於兩岸橋亭橫樑上,將帶有長繩的短竹筒套在巨繩上,把鐵索穿掛在竹筒內,在河對岸用七、八個人牽拽長繩,帶動竹筒使鐵索沿著巨繩滑向對岸。

那麼,鐵索被牽引過河後,又如何把鐵索拉緊並錨固牢靠?這是索橋成敗的關鍵所在。瀘定橋的鐵索一端先在西岸固定,另一端圍繞在東岸二個直徑約為5至6米的大木輥上。木輥表面上挖了很多交叉洞眼,用木棒插入,扳動木棒,使木輥滾動,鐵索隨之慢慢拉緊。拉緊一段,用插銷插在重疊的扁環中,緊到不滿一個扁環時,就用鐵板條作為楔子一片一片插入隙縫中,到拉緊為止。這一工作需要70至80個勞動力。

鐵索拉緊後,把它錨套固定在橋臺後面落井中的困龍上,困龍緊貼在地龍樁上。地龍樁埋置在離橋臺頂面有5米多的地方,以便得到足夠的壓重。據估算西岸橋臺自重約2300噸,鐵索傳給橋臺總拉力僅210噸,安全係數較大。利用橋臺自重作為壓重,來承受鐵索的巨大拉力,是我國古代橋工的一個創造。 瀘定橋鐵鏈曾斷裂過多次,“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月,鐵索九條忽斷,溺斃多人。今年春(1844年)新修焉。”照過去的規矩,三五年就要大修一次,一年小修一次。大修時須將全部鐵鏈拆卸,收到一岸(一般是東岸),逐節檢查整修,鐵環若有裂縫損傷一律更換。 瀘定橋是勞動大眾智慧的結晶。橋的用鐵產自榮經,並在那裡經炭火煅造成形;建橋工人從當地抽調,其中冷磧、沈村的兩位土司最賣力;鐵工掌脈師傅是來自陝西漢中府的金火匠馬之常,監工是清軍化林營參將杜汝昆和守備楊君強。當時的監工非常嚴厲,要求每個鐵環必須打上鐵工記號,若有差池,輕者打二百大板,重者丟命! 用生鐵鍛打的鐵環,極易氧化鏽蝕。一環斷裂,全鏈俱損。因此對瀘定橋的維修,歷來按古訓採取三年一小修(換橋板和輔件)、五年一大修(卸下全部鐵索逐環檢查)的辦法。“我來瀘定這麼多年,無數次見到大修,13條大鐵索卸在河灘上,由最有經驗的老鐵工用小錘逐環敲打,發現有問題的環就作個記號,由專人更換新的。

300年來,最早的一批鐵環已經基本換光了,現在橋西頭還剩下幾個。”王帶記者來到橋西頭,果然見到幾隻打著印記的鐵環。“可以說,這裡的每一個鐵環,都凝聚著鐵工的血汗。 雖然不容易,但是和金字塔不能比。只建了1年多就是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