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將領白崇禧的晚年是怎樣度過的?

大不列顛的帝王


白崇禧,回族,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人,中華民國一級陸軍上將,他與李宗仁、黃紹竑同為新桂系的代表人物,人稱“小諸葛”。

白崇禧的一生貫穿了整個辛亥革命、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頗具爭議性的一個人物。

(白崇禧)

白崇禧早在學生時期就心向革命,年少時曾自告奮勇加入敢死隊,在漢口與北洋軍對峙。辛亥革命勝利之後,白崇禧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之後白崇禧原本想前往西北為國效力,但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最後返回了廣西,進入桂軍擔任見習軍官。

在進入桂軍之後,白崇禧在軍中穩步上升,1924年他聯合李宗仁打敗了舊桂系首領陸榮廷,接管廣西,做起了一方諸侯。

1926年白崇禧和李宗仁宣佈廣西擁護北伐,並率桂軍北上,一路帶兵打到北京,戰功不可謂不卓著,戰術不可謂不高明。不過隨著桂軍勢力的擴大,“李白”二人與蔣介石的矛盾不斷增大,李宗仁和白崇禧不滿於偏安一隅,他們曾想推翻蔣介石,自任國民政府主席。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白崇禧、李宗仁與閻錫山、馮玉祥結盟一起倒蔣。但是在老蔣的分化之下,各路大軍沒能形成統一戰線,桂軍也最終敗於中央軍,丟掉了湖南湖北。但好在白崇禧在廣西擊敗了雲龍的滇軍,保住了廣西老家。

此後直到抗戰前夕,桂軍與中央一直矛盾不斷,白崇禧多次挫敗蔣介石兼併廣西的圖謀。但是偏安西南的桂軍因為受到川軍和滇軍的牽制,也無力對中央發起挑戰。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白崇禧和李宗仁響應蔣介石抗戰,第二次率桂軍北上。

在抗戰期間,白崇禧參加了徐州會戰,並輔佐李宗仁取得了臺兒莊大捷。之後又轉戰武漢、廣州抗擊日軍。但由於敵強我弱的現實,上述地區相繼丟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白崇禧在抗戰中對敵我形式有著準確地判斷,白崇禧認為目前的中國尚不是日本的對手,正面大軍團作戰取勝的可能性極低。國軍應積極發展游擊戰,在敵後騷擾日寇,以空間換時間,與日本大打持久戰,為此在白崇禧還專門撰寫了《游擊戰綱要》一書。白崇禧的見解深得蔣介石認同,併成為國民政府對日戰爭的基本軍事戰略。

抗戰勝利後,白崇禧被晉升為國軍一級陸軍上將,並在1946年出任國防部長,前往東北督戰。但白崇禧在內戰期間,奉行消極內戰,積極反蔣。蔣介石一方面要跟解放軍作戰,另一方面有要提防著“李白”這哥倆,實在是心累。

而白崇禧則擁兵自重,屢次按兵不動,在淮海戰役中坐視中央軍全軍覆沒,卻不發一兵相救。眼瞅著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都打光了之後,他與李宗仁發動了第二次逼宮,而這一次,他成功了,蔣介石被迫下野。

(李宗仁、蔣介石、白崇禧)

蔣介石下臺之後,李宗仁成功奪取總統一職,李白二人終於成為了中華民國的掌舵者,即便這艘船已經快沉了。

面對內戰上的節節失利,“李白”試圖與我黨議和,希望能夠劃江而治。但白崇禧顯然是太過天真了,解放軍怎可能容忍第二個南北朝的出現?最終雙方和談失敗,解放軍打過長江,迅速解放了華東、華中、華南地區。

在廣西戰役結束後,白崇禧在大陸已無立錐之地,他的老鐵李宗仁選擇前往美國避禍,而他卻選擇了跟隨蔣介石逃亡臺灣。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乘飛機前往臺灣。

在到達臺灣之後,白崇禧立即遭到蔣介石的軟禁,秒變落魄的鳳凰,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說實話,老蔣很討厭白崇禧。白崇禧在內戰時真是沒少給老蔣背後捅刀子,蔣介石的失敗,白崇禧是要負一定責任的,並且還是大責任。當年內戰時白崇禧坐鎮武漢,傭兵幾十萬人,就是不肯深受拉老蔣一把,還倒逼老蔣下臺。而且老蔣下臺之後他也沒能守住長江,也沒能守住大陸,最後這這老哥倆都到臺灣“泛舟東海”去了。

如今白崇禧虎落平陽,蔣介石肯定得好好收拾他。老白在臺灣期間幾乎沒有什麼事兒可幹,整天頂這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虛職,屁股後面跟著一堆的“保鏢”,去哪都受到蔣介石的嚴密監控。

白崇禧在臺灣唯一可乾的,就是擔任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但是由於擔心白崇禧在出國訪問時一去不歸,最後連這個職務都給他撤銷了。

無官一身輕的白崇禧整日沉迷於酒色,在晚年與一位女護士相愛了。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猝死於寓所中。面對白崇禧的突然爆亡,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死於心臟病突發,而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也認可這一說法。

當然,坊間也流傳白崇禧是被蔣介石給毒死的,對此本文不做置評。

(居臺時期的白崇禧)


千佛山車神


白崇禧晚年之死因,絕不是那些信口雌黃的說是蔣介石下毒害死,更不是與女護士死於房中之事。

謠言:晚年異常苦悶的白崇禧為了解悶,與護士張小姐熱戀,但力不從心的白崇禧,大量飲用臺北市中醫師協會理事長賴少魂的強力藥酒補陽,1962年12月1日夜,張小姐前往白崇禧寓所,與白崇禧翻雲覆雨,次日,白崇禧赤身裸體俯臥在床上氣絕身亡,狀似“馬上風”。


到了第二天清晨,白崇禧的副官進門發現長官身體沒衣物遮擋趴臥在床,而張小姐早已離去。可憐這位沙場老將,居然成了花下風流的犧牲品。

真相:

兒子白先勇口訴:父親在臺灣十七年,是他一生中最黯淡的歲月。


我尊重歷史、重視歷史,在很早的時候,父親就教我“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史官寧可殺頭,也要講真話,也要把它寫出來,所以我認為,歷史就是還原真相,如果不是真相,就談不上是歷史。

我的父親於1966年12月2日,因心臟冠狀動脈梗塞逝世,享年73歲。關於我的父親的病因,大陸和臺灣有很多謠傳,有的真的很荒謬。我要澄清的事,父親的死因,絕不是蔣介石先生下毒。父親在臺灣十七年,蔣介石要暗殺他,為什麼不早動手?1966年時,蔣介石也沒有迫切的理由一定要父親的性命,父親沒有掌握軍政大權,完全不構成威脅。


我的父親是心臟病突然發作,這是有家族遺傳病史的,我的父親一直有冠狀動脈心臟肥大的病症,我也有心臟病,也做過手術開過刀。

其實小編認為,像蔣介石、白崇禧這些歷史人物,能成為總統,能當上將軍那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也正是如此,歷史對他們的評價總是想找他們的缺點,或是人們跟風造謠。你想想看,那個人沒有當局者迷的時候。我們作為後人,應該學習他們好的地方,傳播他們的優點,那樣我們這些後輩才能夠越來越優秀。

我希望把厚重的史實變得簡明,通過讀史讓讀者變得更富智慧。我希望回答中生動有趣的文字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大師的過人風采、梟雄的真實面孔。

我說歷史,只說真相;我談歷史,只談奇聞――我是說歷史的怪癖阿科。

有你的關注,便是我的動力;有你的點贊,便是對我的認可。


每天笑一刻


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白崇禧無路可走的路,也是對老蔣暗存一絲希望。

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全面覆敗,國民黨的敗局已定,身處海南島的白崇禧已經52歲,擺在他面前的路有三條:和他的桂系領導李宗仁選擇的路一樣,逃去美國;就近先逃到香港;和大多數國民黨高官進行同樣的選擇,和老蔣一同逃往臺灣,希求東山再起的機會。
白崇禧和蔣介石夫婦

“小諸葛”並非浪得虛名,白崇禧確實有過人的軍事才能,這三種選擇他肯定也是做過權衡,逃往美國和香港,幾乎確定了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甚至會直接重回“平民”身份。而老蔣三次下野都與自己和李宗仁有很大關係,老蔣能輕易放過他嗎?
李宗仁,蔣介石和白崇禧

李宗仁雖然也是自身難保,但他還是勸說白崇禧無論作何選擇,都不要跟隨老蔣。正在白崇禧猶豫不決的時候,老蔣放下身段,主動邀請白崇禧去臺灣,並且承諾給他行政院長的職位。無路可走的白崇禧,讓自己信了老蔣,去往臺灣。



這一步棋決定了白崇禧晚年生活的軌跡,去臺灣沒多久,他就清楚了自己晚年已經失去了政治上東山再起的可能。老蔣“誘騙”他去臺灣最大的目的就是,避免他和李宗仁再次聯手,並且用他來制衡李宗仁。

白崇禧在臺灣的晚年生活,用兩個詞來概括的話就是軟禁和孤寂。

雖然行動生活上還有自由,並且在國民黨內還有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的虛職,但白崇禧已經被老蔣軟禁,保密局的人幾乎24小時監視白崇禧的一舉一動,並且對白崇禧進行過暗殺行動,只是白崇禧命大一些逃過暗殺。

但李宗仁1965年去往大陸,白崇禧掣肘李宗仁這樣一個作用消失了,對老蔣來說白崇禧也是失去了最大價值。1966年白崇禧暴斃床上,死因至今撲朔迷離。


白崇禧和白先勇

你覺得如果白崇禧不去臺灣,結局是否會好些?你覺得白崇禧的死因是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白崇禧是桂系的主要首腦,也是國民黨內最富軍事才能的高級將領之一,在北伐和抗戰中參謀中樞,立下了赫赫戰功,人稱“小諸葛”。

1949年的最後一天,白崇禧從海南島飛到臺灣。眾所周知,李宗仁和白崇禧主持的桂系集團與蔣介石明爭暗鬥幾十年,雙方積怨很深。江山易手之際,許多人勸白崇禧不要入臺,以免遭蔣氏清算。據白崇禧之子白先勇介紹,當時白崇禧可以去香港,也可以去美國或者中東回族國家,但白崇禧最終還是來到了臺灣,用白先勇的話說,這是向歷史交代——畢竟白崇禧為國民黨奮鬥、服務了幾十年。

白崇禧生於1893年,去臺時已經56歲。1950年,白崇禧退出一線政治,出任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職。戰略顧問委員會是臺灣戰略諮詢機構,主任委員何應欽上將,副主任委員白崇禧上將和顧祝同上將;成員大都是國民黨內的一級和二級上將,如薛嶽、楊森、李品仙等人。國民黨遷臺後,重用年輕一代,這些在北伐和抗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將都交卸了實職,擔任了名譽性職務。

白崇禧在軍中威望甚高,每當島內有重大活動,他與何應欽、顧祝同都會聯袂出席。在大陸時期,白崇禧與何應欽是搭檔和同事,雖屬不同派系,但私交甚篤;白崇禧與另一位副主任顧祝同是兒女親家,顧祝同的女兒顧省生嫁給了白崇禧三子白先誠,顧家小姐小巧玲瓏,清秀委婉,為白崇禧生下了長孫白法聖。

1955年冬季,白崇禧和楊森等人到花蓮山上打獵,途中遭遇車禍,白崇禧、楊森等跳車得以倖免,一同伴不幸遇難。後來有人說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政治謀殺,但白先勇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此事被退休的情治人員谷正文演義成案子,即情治單位奉高層命令設計謀害父親,這完全是捏造的謠言。沒有如此笨拙的謀殺計劃,何況還牽涉楊森等人。”

白崇禧與妻子馬佩璋恩愛異常,夫妻與幾個孩子住在臺北松江路127號的一所宅院。夫妻閒來無事,就在小花園裡種了許多花,有素心蘭,有扶桑花,還有仙人掌。在家裡,有相濡以沫的妻子,有天真活潑的孩子,白崇禧在臺灣雖然政治失意,但卻有時間享受到了天倫之樂——這對戎馬一生的白氏來說,未嘗不是幸事。

1962年12月,馬佩璋因病去世。馬佩璋比白崇禧小10歲,當時還不到60歲,白崇禧非常傷心,為妻子寫下了《敬悼先室馬佩璋夫人》一文,從此歡顏不再。4年後,白崇禧也駕鶴西歸,享年73歲。


民國年間那些事


國民黨將領白崇禧晚年生活可不好,白崇禧和蔣介石關係不太好,白崇禧以前和蔣介石不是一派,所以蔣介石不喜歡白崇禧。國民黨在臺灣蔣介石說了算,白崇禧在臺灣有名沒有權,白崇禧每天生悶氣,後來白崇禧想找蔣介石談談心,蔣介石不會見白崇禧。白崇禧在一次去飯店吃飯,回到自己家裡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到底因為什麼死的人們也不知道,有人說是蔣介石讓人在白崇禧吃的飯菜裡面放了毒藥,這也是個人的一種猜測,反正白崇禧死的不明不白得。


小財神博士688


1966年12月2日晨,臺北市松江路127號白公館。白崇禧的侍從參謀吳祖堂靜候白崇禧出席高雄加工區落成典禮,可白崇禧卻遲遲沒有起床,吳祖堂前往臥室探望,卻發現白崇禧已死於臥室,73歲的白崇禧客死臺灣。

白崇禧是新桂系的核心人物。1949年10月桂系主力第7軍、第48軍在衡寶戰役中遭重創,白崇禧率殘部逃往廣西。此時蔣介石意圖復出,代李總統李宗仁無奈於1949年11月20日由南寧機乘機赴港,12月由港飛美,開啟了16年的流亡生涯,李、白從此天隔一方。

11月底,桂系的張淦第3兵團在茂名被殲;劉嘉樹第17兵團在東蘭被殲,張劉二將被俘;徐啟明第10兵團在橫縣被殲,桂系剩餘殘部逃往越南,桂系軍隊至此覆滅。此時蔣介石極力攏絡白崇禧去臺,他委派軍政部軍需署長陳良赴海口面見白崇禧,隨身帶去鉅額金磚交付白崇禧,以資以前所欠白崇禧部的軍費。接著又派白崇禧的同鄉、陸軍副總司令羅奇持蔣介石的親筆信飛赴海口,蔣在信中表示誠邀白崇禧赴臺,並許諾白赴臺有所重用。

白崇禧就臺問題徵詢李宗仁的意見。李、白與蔣數十年恩怨不斷,李宗仁勸阻白崇禧不要赴臺。白崇禧卻在蔣介石的不斷敦促下於12月30日飛往臺北。

白崇禧去臺後,實力盡失。蔣介石此前許諾的“有所借重”也永不再提。白崇禧此前的頭銜“中央執行委員”、“常備委員”也被撤銷,只掛了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虛職。

國民黨去臺後,白崇禧還兼任回教協會理事長,此前在大陸他一直兼任此職。後約旦國王邀請理事長白崇禧訪問約旦,蔣介石怕白崇禧前往約旦一去不復返,因此命回教協會改選理事長,時子周被任命新理事長。白崇禧連這個回教協會理事長的空銜也丟了。


去臺後的白崇禧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制,行動受到特務監視。白崇禧曾憤而上書質問蔣介石,蔣介石特派陳誠前往白公館解釋。陳誠稱這是為了保護白崇禧,陳誠稱自己也有特務跟隨。這個解釋是不是很搞笑啊?

1962年12月4日,白崇禧夫人馬佩璋因病去世,終年59歲。白崇禧晚年失意又痛失夫人,心中苦痛可想可知。

白崇禧去臺後,成了蔣介石牽制在美的李宗仁一顆棋子。1964年,李宗仁在美國《先鋒論壇報》發表文章,呼籲美國調整對華政策,與新中國建交。李宗仁的這種論調顯然觸怒了蔣介石,在蔣的授意下,李宗仁的老友白崇禧電至李宗仁稱“我公旅居海外,迭發謬論,危及邦家,為親痛仇快……伏望我公激發良知,遠離宵小,翻然悔悟,以全晚節”。明眼人一看便知,白崇禧受制於人,言不由衷。

1965年7月,李宗仁結束長達16年的流亡生涯回到北京,受到極高禮遇。而一年之後,他身在臺北的一生的戰友白崇禧卻被發現死於家中,死狀極其痛苦,死因眾說紛紜。臺北官方稱白崇禧死於心臟冠狀動脈梗塞,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也確認這種說法。


歲月是一條河流


1966年12月臺灣,一位侍衛等著主人起床,久不見動靜,推門一看,他已經臥死在床上,表情相當痛苦。

我們也許不會想到,這位橫死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諸葛”白崇禧。

其如此神秘的死亡,晚年生活又是怎樣呢?且隨有書君走近昔日戰神白崇禧。

一,前半生威名遠播的白崇禧。

白崇禧,1893年出生於廣西桂林。其自幼就聰慧超常,妥妥的學霸一枚。

1911年辛亥革命,他不顧母親阻攔,執意參加革命,藉此進入軍界。其追求自我的天性可見一斑。

縱觀其前半生,他聯手李宗仁推翻舊桂系,統一廣西打造新桂系一舉成名,他亦創建了一支足以與老蔣抗衡的桂軍。

白崇禧始終與老蔣亦敵亦友,說起兩人過節,應源於1927年,他率桂軍北伐時,聯合李宗仁、何應欽逼老蔣下臺;以及1930年聯合馮玉祥、閻錫山反蔣的中原大戰。當然,最終都以老蔣勝出告終。

其實他幾次三番的倒蔣,只是想把李宗仁推到臺前。老蔣雖然對其懷恨在心,但其高超的軍事才能,令老蔣不得不重視他,利用他指揮抗戰。

我們客觀評價,白崇禧抗戰時期表現確實可圈可點,亦做出了貢獻。

可是白崇禧在解放戰爭中,作為國民黨國防部長,未能延續輝煌,同時又與老蔣加深了仇怨。

他在淮海戰役中,為保桂軍實力,眼看黃維兵團被圍而見死不救,這令老蔣大為惱火。

其次,1948年底他又逼老蔣下臺,將李宗仁推上代總統之位。他亦是幻想憑桂軍實力劃江而治,可是他未想到,等待他的只有一敗塗地。

而老蔣亦將解放戰爭失敗之因,皆扣在他頭上,也為白崇禧晚年悲劇打下伏筆。

白崇禧前半生軍事才華威名遠播,亦是公認的,可是其政治眼光短淺,則是其軟肋,直接導致其後半生錯誤選擇。

二,後半生困於牢籠的白崇禧。

白崇禧困居海南島時,李宗仁曾派人告誡他,留大陸或赴海外都可,萬不可隨老蔣去臺灣。

只可惜他依舊選擇去了臺灣。有人說他是被老蔣承諾的官職騙去的。

有書君卻覺得,他應該知道老蔣睚眥必報的個性,也許他天性中對信仰的執拗,亦有不想認輸的自負,促使他逃往臺灣,就像其說的給歷史一個交代吧。

總之,其政治遠見和李宗仁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白崇禧來到臺灣以後,老蔣並未兌現承諾,只給其總統府顧問委員的虛職。他得到的只是表面禮數,實質是徹底報復疏離。

他眼見臺灣已是老蔣的天下,其遠離廣西根基失去了倚仗,在臺灣就如同虎落平陽,只能任由老蔣宰割,他亦只能選擇臣服。

雖然他極力向老蔣表忠心,聲討遠遁海外的李宗仁,以撇清關係,可是他昔日連番倒蔣之舉怎會一筆勾銷?

不但其日常生活有特務時刻監控,還有國民黨舊將幾乎都擔了評議委員之職,只將他排出在外。老蔣對其格外疏離顯而易見了,他的處境日益艱險。

尤其是1954年,有人以貪汙以及淮海戰役按兵不動等罪狀,彈劾白崇禧。

雖然白崇禧激烈的回應之文,被香港媒體轉載,引得公眾輿論大多站在他這一邊,此事只得不了了之。

但是此事是老蔣暗中操作之意,已經昭然若揭。

昔日之怨畢竟是橫在老蔣心中之刺,也許白崇禧還有牽制李宗仁的價值,老蔣還未採取最後殺手。

白崇禧對這些倒也看開了,只醉心於打獵下棋,陪伴家人安享天倫。可惜生活總是不能隨心所欲。

李宗仁在海外任何舉動,都牽連著老蔣對待白崇禧的態度。

就如李宗仁發表承認新中國言論,雖然白崇禧緊急發電報聲討,可是老蔣一樣遷怒於他,不但將其家翻了個底朝天,更加緊了對其控制,就連家人外出看戲,都有人跟蹤。

一起打獵下棋的密友,為了避嫌都與他斷絕來往,白崇禧真的孤立無助了。

更有甚者,老蔣怕他叛逃,阻止他想去伊斯蘭聖地朝拜的意圖,竟然連他伊斯蘭會長這種民間職務都免去了。

有書君覺得,白崇禧在軍事戰場能所向無敵,可是在政治戰場上終究是其軟肋,敵不過老蔣的權術。

也許他選擇臺灣時,未曾想到臺灣會是其走不出的牢籠。

他亦想安心做寓公,可惜屋漏偏逢連夜雨,小女兒突患精神分裂症,老妻又因此抑鬱而逝。臺灣歲月應是白崇禧一生最熬煎的時光。

1965年,李宗仁回到祖國懷抱。第二年,白崇禧就神秘死於寓所。

雖然臺灣當局聲稱,他死於心肌梗塞。可是他被老蔣毒殺謠言四起,雖然其子聲言,父親確死於心臟病,與蔣無關。

有書君卻覺得,老蔣難脫因無利用價值殺人嫌疑。因為之前,白崇禧上山打獵時,就曾遭遇離奇車禍,副官舍命相救才得以倖免,是意外還是陰謀暗殺?

兩次事件是不是有關聯呢?一切都未可知。

葬禮隆重,亦難掩白崇禧黯淡無光的晚年悲涼,不知他是否為自己當日執拗後悔?

斯人已逝,往事如煙,歷史還是由後人評說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1948年12月31日,蔣介石邀請數十位國民黨政要在總統官邸舉辦新年宴會。

這是蔣介石在南京過的最後一個新年。

晚宴結束後,蔣介石向在場的諸位政要公佈了自己即將下野的電文。當蔣介石的心腹張群唸完電文內容後,全場鴉雀無聲。如此氛圍下,蔣介石意味深長地問坐在身邊的李宗仁:“德鄰兄(李宗仁)有何意見?”

德鄰兄毫不猶豫地說:“我與總統並無不同意見。”表面上是贊同老蔣的觀點,實則是讓老蔣趕緊下臺。

這是蔣介石第三次下野,一切皆拜桂系“李白”所賜。

此次逼宮老蔣,李宗仁、白崇禧兩人唱了一出文武戲,李宗仁負責綿裡藏針地逼,白崇禧負責氣勢洶洶地逼。就在老蔣被迫下野前,白崇禧曾在電文中公開聲稱:“總統下野後,由李副總統繼承大任。”

危局下,如此落井下石,如此逼宮,老蔣對“李白”二人怎能不心存仇恨!

“李白”二人上臺後,仗著長江天險以及數十幾萬桂系人馬,一方面擺出決戰姿態,一方面想搞“劃江而治。”

大勢已去下,此種如意算盤自然難以打成。

最終,百萬雄師突破長江防線,跟著開始“宜將剩勇追窮寇”。

1949年12月上旬,桂系“窮寇”在廣西境內基本被全殲,“李白”賴以生存的老本輸了個精光,從此再無立足之地。

李宗仁遠走美國,擺在白崇禧面前的路有兩條:要麼去臺灣,要麼去海外。

流亡海外,安全沒問題,但從此做一個普通人,白崇禧不甘心。

而前往臺灣,弄不好就是個自投羅網。

一頭不甘心,一頭不放心!

就在白崇禧舉棋不定的時候,老蔣向他拋來了橄欖枝,老蔣暗示白崇禧,如果他來臺灣的話,將任命他為“行政院長”。

這是老蔣的誘餌還是同舟共濟的誠心?

榮華富貴不想丟的白崇禧相信了後者。

臨行前,他多年的老友何遂勸他三思而後行,不可輕信前往,但決心已定的白崇禧卻把話說的很大義凜然:“我自追隨蔣公北伐以來,逾二十載,既處遇順境,亦處遇逆境,一生一世歷史第一,我必對歷史有所交代,生死利害,在所不計,君勿為此喋喋也。”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飛赴臺灣,這一天恰好是他發表“亥全電”逼蔣下臺一週年的日子。

這還能有好嗎?

果然,一到臺灣,白崇禧即遭到了軟禁。

還行政院長,還組閣,小諸葛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真把仇家的誘餌當餡餅了。

在臺灣,晚年的白崇禧活得可謂是步步驚心——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灣宣佈了他籌劃已久的復職計劃。得到這個消息,身在美國的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當即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抨擊老蔣搞獨裁。

李宗仁、白崇禧長期以來本就是“李白”一體,夾在中間,白崇禧的處境可想而知。

這種局面下,化解危機的唯一方式只剩和李宗仁劃清界限,然後再極力迎合吹捧老蔣。

白崇禧的確這麼做了。遺憾的是,有些裂痕是無法彌補的,有些仇恨更不是拍馬屁能拍沒的,總之,老蔣非但不買賬,相反還有算舊賬的意思。

很快,白崇禧的居所對面出現了保密局的監控據點。從那以後,不管白崇禧去哪裡,保密局的特務一準24小時跟著。

給白崇禧加了這麼一道狗尾巴後,老蔣似乎覺得還不夠,索性又給昔日的小諸葛取了個代號“老妹子”,以示侮辱。

眼見刀子快架到了脖子上,白崇禧只能一再地低頭示弱,以表自己再無二心。

頭都低到了什麼程度呢?負責跟蹤的特務車子壞了,白崇禧要特意停下來等,特務什麼時候能跟得上,自己什麼時候再走。

在外吃飯的時候,白崇禧還要主動給狗尾巴買單。

但即便如此,仍然沒用。

1952年的一天,白崇禧家突然衝進來一群特務,說是例行檢查,結果幾乎把白崇禧的家給拆了。

如果就這樣跟蹤、騷擾還好,更讓白崇禧憂心忡忡的還在後頭。

1952年後,昔日的政敵開始公開彈劾白崇禧,他們給白崇禧列舉的罪名有——剋扣軍費,吞沒國家銀行財產、不服從統帥指揮、擁兵自重等等。

若不是主審此案的臺灣二號人物陳誠網開一面,白崇禧很難逃過這興師動眾的問罪。

1962年12月4日,和白崇禧相伴多年、感情極深的夫人馬佩璋驟然離世,這對晚年的白崇禧打擊很大,從此他開始藉助酒色,排解孤寂苦悶。

1965年7月,李宗仁回國。得知這個消息後,白崇禧說,今後在臺灣,我的處境恐怕會更加艱難了。

的確如此,李宗仁回國不僅加深了老蔣對“李白”的仇恨,更讓白崇禧失去了掣肘老蔣的最後一點砝碼。李宗仁身在美國,老蔣顧忌國際影響,不敢拿白崇禧怎麼樣,現在李宗仁回國了,那老蔣的殺機自然可以隨便動了。

關於白崇禧之死,說法不一,咱們不下定論,只簡單描述當時的情景——就在此種能聞到殺機的氛圍下,白崇禧與一位張姓年輕護士戀愛了。

1966年12月1日晚,白崇禧和往常一樣,與張護士在家中幽會。第二天一早,副官發現白崇禧赤身裸體地趴臥在床上,屍體呈青綠色,早已涼透,而那位張護士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你相信這其中沒有人做手腳嗎?


黑句本



滕光傑


白崇禧,回族,廣西桂林人。

國民政府時期少有的少數民族高級將領,人送外號“小諸葛”。

白崇禧自幼出生於書香門第。1898年,年僅5歲的白崇禧即入讀私塾接受傳統儒家教育。彼時的白崇禧讀書刻苦努力,且有過目不忘之長。

但好景不長。在其10歲時其父因病去世,此時白家生活開始變得日趨艱難。1907年,時年14歲的白崇禧憑藉優異成績考入廣西陸軍小學,開始接受早期軍事教育。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段小學學習也為日後其成為職業軍人做了一個準備。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18歲的白崇禧即加入廣西北伐學生敢死隊。次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白崇禧被編入南京陸軍受訓。


(青年時期的白崇禧)

1914年,白崇禧再次憑藉自己出色的成績考入當時中國最著名的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校。

2年後白學習期滿,於1917年回老家廣西,併到桂軍陸榮廷部任見習官。

後白崇禧在一次戰鬥中摔斷左腿,赴廣州養傷。在廣州,經別人引薦白第一次遇見孫中山。這次與孫先生的初識相遇也為其日後走近國民黨權利中心做了鋪墊。

自1923年開始,為消滅廣西境內軍閥,6月孫中山任廣西討賊軍總指揮,並任命白為參謀長,開始了統一廣西的戰鬥。至次年9月21日,其老上司陸榮廷兵敗通電下野。是年,10月1日白崇禧宣佈討陸戰爭結束。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白崇禧慷慨赴義,積極參加戰鬥。

同年8月12日,白崇禧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因出現較大分歧,

白與國民政府高級將領李宗仁一起“逼宮”蔣介石,要蔣“不宜以個人地位而犧牲黨國大計”。後蔣介石迫於壓力不得不宣佈通電下野,這樣以來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勢力再度把持大權。

(蔣介石與白崇禧)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在此民族危急存亡之秋,白崇禧與蔣介石冰釋前嫌,開始聽從蔣介石調派。為此白崇禧先後陪同蔣介石到徐州視察,

並留宿徐州協助李宗仁指揮台兒莊戰役,他的到來極大鼓舞了正在前線作戰的官兵士氣。

在抗日戰爭最為艱難困苦時期,白崇禧提出了許多有利的建言:

如“堅壁清野”、“發展游擊隊,以配合正規軍”、“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等……

這些建議都被時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所採納。後來這些建議也成為了國民政府抗日時期最高指導方針的一部分,為以後國軍奪取抗戰的勝利產生了巨大影響。

因為在抗日期間白崇禧立下不朽戰功,故1944年,南京國民政府授予其青天白日勳章。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國共內戰烽煙再起。

1946年初,白崇禧接替何應欽暫任陸軍總司令。是年5月15日南京政府再次任命其為國防部部長。11月10日,蔣介石緊急召見白崇禧商討“剿匪”對策,並授予其軍中最大自主決斷權。

由於戰事日漸吃緊,形勢對國軍愈發不利。故白崇禧要求蔣介石即刻下野,緩和黨內局勢。進而依靠長江天險,以保住國民黨長江以南地區。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月有陰晴圓缺。最終國民黨一敗再敗,已毫無回天之力。

1949年,白崇禧在與人民解放軍的戰鬥中兵敗率軍潛逃越南,並於12月28日自越南飛往臺北。

至此。白崇禧在大陸戰鬥生涯宣佈全部結束。也是從那天起他便開始了在臺的落寞晚年。

———————————————————

敗退到臺灣的白崇禧,受制於蔣介石的方面的壓力,曾力勸在美修養的李宗仁自行解除其國民政府代總統職務。可是自己生死與共幾十年的老戰友並沒有聽取其建議,而是繼續駐留美國。此時的李宗仁是既沒有宣佈要辭職的意願亦沒有返臺的決心。

(晚年白崇禧)

自1950年赴臺以後,白崇禧“虎落平陽”,日漸被蔣介石擺佈、壓制。白先後被蔣解除一些列實權,只保留一些虛名頭銜。蔣介石甚至令保密局在其居住的白公館對面設立一派出所,名為保護其安全,實則是監視其一舉一動。

此時的白崇禧終日戰戰兢兢,小心謹慎,唯恐禍及自身。

1966年12月2日,副官發現白崇禧在其臥室身亡。其彼時身體發綠,死因不明。

關於白崇禧的死亡原因時至今日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有人說他是被蔣介石派人下毒致死,亦有人說其死於心臟病發作……

白崇禧去世以後,國民黨黨中央為其舉行了200多人的治喪委員會,並宣佈由國防部負責以軍禮治喪。蔣介石更是親往致祭,並行鞠躬禮。

公祭結束後,白崇禧被葬於臺北市近郊公墓。與國民黨赴臺去世的其他將領一樣,白的墓地亦是朝向大陸方向。

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

生逢晚清亂世,處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這一大時代背景之下選擇投身軍界,白的一生註定充滿坎坷與傳奇。

他的一生與其他許許多多國民黨將領一樣,也經歷過了20世紀上半葉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幾次大的事件,如民國建立、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他的一生亦與其他國民黨高級將領一樣,自始至終都與蔣介石密不可分,都與其有很深的交集。可以說成也蔣介石,敗也蔣中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