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國民黨將領白崇禧的晚年是怎樣度過的?

大不列顛的帝王


白崇禧是桂系的主要首腦,也是國民黨內最富軍事才能的高級將領之一,在北伐和抗戰中參謀中樞,立下了赫赫戰功,人稱“小諸葛”。


1949年的最後一天,白崇禧從海南島飛到臺灣。眾所周知,李宗仁和白崇禧主持的桂系集團與蔣介石明爭暗鬥幾十年,雙方積怨很深。江山易手之際,許多人勸白崇禧不要入臺,以免遭蔣氏清算。據白崇禧之子白先勇介紹,當時白崇禧可以去香港,也可以去美國或者中東回族國家,但白崇禧最終還是來到了臺灣,用白先勇的話說,這是向歷史交代——畢竟白崇禧為國民黨奮鬥、服務了幾十年。

白崇禧生於1893年,去臺時已經56歲。1950年,白崇禧退出一線政治,出任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職。戰略顧問委員會是臺灣戰略諮詢機構,主任委員何應欽上將,副主任委員白崇禧上將和顧祝同上將;成員大都是國民黨內的一級和二級上將,如薛嶽、楊森、李品仙等人。國民黨遷臺後,重用年輕一代,這些在北伐和抗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將都交卸了實職,擔任了名譽性職務。

白崇禧在軍中威望甚高,每當島內有重大活動,他與何應欽、顧祝同都會聯袂出席。在大陸時期,白崇禧與何應欽是搭檔和同事,雖屬不同派系,但私交甚篤;白崇禧與另一位副主任顧祝同是兒女親家,顧祝同的女兒顧省生嫁給了白崇禧三子白先誠,顧家小姐小巧玲瓏,清秀委婉,為白崇禧生下了長孫白法聖。


1955年冬季,白崇禧和楊森等人到花蓮山上打獵,途中遭遇車禍,白崇禧、楊森等跳車得以倖免,一同伴不幸遇難。後來有人說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政治謀殺,但白先勇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此事被退休的情治人員谷正文演義成案子,即情治單位奉高層命令設計謀害父親,這完全是捏造的謠言。沒有如此笨拙的謀殺計劃,何況還牽涉楊森等人。”

白崇禧與妻子馬佩璋恩愛異常,夫妻與幾個孩子住在臺北松江路127號的一所宅院。夫妻閒來無事,就在小花園裡種了許多花,有素心蘭,有扶桑花,還有仙人掌。在家裡,有相濡以沫的妻子,有天真活潑的孩子,白崇禧在臺灣雖然政治失意,但卻有時間享受到了天倫之樂——這對戎馬一生的白氏來說,未嘗不是幸事。

1962年12月,馬佩璋因病去世。馬佩璋比白崇禧小10歲,當時還不到60歲,白崇禧非常傷心,為妻子寫下了《敬悼先室馬佩璋夫人》一文,從此歡顏不再。4年後,白崇禧也駕鶴西歸,享年73歲。


民國年間那些事


我覺得白崇禧晚年還可以,蔣介石對待白崇禧算得上仁至義盡了。


首先,要知道白崇禧在1945—1949年這四年間可沒少給蔣介石使絆子,毛老人家當年在西柏坡和米高揚聊天時都不無得意的表示,國民黨軍即使白崇禧也都發來電報,表示這邊有什麼要求,他馬上照辦等等。


但是白崇禧到了臺灣後,蔣介石還是給予了一定程度的優待的。


很多人說白崇禧在臺灣受到“虐待”,1952年還落選“評議委員”,1954年還被人彈劾,但是這些是“虐待”嗎?


別說白崇禧,胡宗南到了臺灣很快就坐冷板凳了,不比白崇禧慘?


同樣是和我們有聯繫,湯恩伯死後蔣介石在追悼會上還對湯恩伯百般挖苦,孫立人直接被軟禁幾十年,白崇禧無非落選“評議委員”,這算什麼“虐待”?


更何況根據白先勇所說,蔣介石後來在臺灣搞軍事演習、典禮都邀請白崇禧出席,而閻錫山、薛嶽等人完全淡出政界,如果說白崇禧算是被“虐待”,那閻錫山、薛嶽又該算什麼呢?


相比一干去到臺灣落魄的黃埔嫡系,白崇禧出入有汽車,有保鏢,有傭人,白先勇去美國留學時因為不習慣沒有傭人照顧,幾乎不懂得如何獨立生活,這叫蔣介石“虐待”?


隨手舉一個例子,“金三角之王”李彌算是1949年後為數不多給蔣介石掙了面子的黃埔將領,1960年代退役時只能去臺北大坪林務農。


李彌對蔣介石的忠心程度和功勞不比白崇禧強?如果白崇禧算是被“虐待”,李彌算什麼呢?


更何況我看很多人說白崇禧被禁止出國,這完全是胡說,白先勇早就說過很多次可以去外國定居的機會都被白崇禧放過了;別的不說,白先勇在美國留學,他要是申請自己父親來美,臺灣當局敢不放人嗎?


我不是為蔣介石說話,但是現在有些人說話太離譜,就連白崇禧夫人去世,蔣介石沒有親自參加葬禮都算是蔣介石“虐待”白崇禧的罪證。


拜託,蔣介石好歹是一島之主,隨便死個人就要他參加,那他一天到晚也不用幹什麼了,天天出席葬禮講話好了。


蘭臺


白崇禧,回族,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人,中華民國一級陸軍上將,他與李宗仁、黃紹竑同為新桂系的代表人物,人稱“小諸葛”。

白崇禧的一生貫穿了整個辛亥革命、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頗具爭議性的一個人物。

(白崇禧)

白崇禧早在學生時期就心向革命,年少時曾自告奮勇加入敢死隊,在漢口與北洋軍對峙。辛亥革命勝利之後,白崇禧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之後白崇禧原本想前往西北為國效力,但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最後返回了廣西,進入桂軍擔任見習軍官。

在進入桂軍之後,白崇禧在軍中穩步上升,1924年他聯合李宗仁打敗了舊桂系首領陸榮廷,接管廣西,做起了一方諸侯。

1926年白崇禧和李宗仁宣佈廣西擁護北伐,並率桂軍北上,一路帶兵打到北京,戰功不可謂不卓著,戰術不可謂不高明。不過隨著桂軍勢力的擴大,“李白”二人與蔣介石的矛盾不斷增大,李宗仁和白崇禧不滿於偏安一隅,他們曾想推翻蔣介石,自任國民政府主席。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白崇禧、李宗仁與閻錫山、馮玉祥結盟一起倒蔣。但是在老蔣的分化之下,各路大軍沒能形成統一戰線,桂軍也最終敗於中央軍,丟掉了湖南湖北。但好在白崇禧在廣西擊敗了雲龍的滇軍,保住了廣西老家。

此後直到抗戰前夕,桂軍與中央一直矛盾不斷,白崇禧多次挫敗蔣介石兼併廣西的圖謀。但是偏安西南的桂軍因為受到川軍和滇軍的牽制,也無力對中央發起挑戰。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白崇禧和李宗仁響應蔣介石抗戰,第二次率桂軍北上。

在抗戰期間,白崇禧參加了徐州會戰,並輔佐李宗仁取得了臺兒莊大捷。之後又轉戰武漢、廣州抗擊日軍。但由於敵強我弱的現實,上述地區相繼丟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白崇禧在抗戰中對敵我形式有著準確地判斷,白崇禧認為目前的中國尚不是日本的對手,正面大軍團作戰取勝的可能性極低。國軍應積極發展游擊戰,在敵後騷擾日寇,以空間換時間,與日本大打持久戰,為此在白崇禧還專門撰寫了《游擊戰綱要》一書。白崇禧的見解深得蔣介石認同,併成為國民政府對日戰爭的基本軍事戰略。

抗戰勝利後,白崇禧被晉升為國軍一級陸軍上將,並在1946年出任國防部長,前往東北督戰。但白崇禧在內戰期間,奉行消極內戰,積極反蔣。蔣介石一方面要跟解放軍作戰,另一方面有要提防著“李白”這哥倆,實在是心累。

而白崇禧則擁兵自重,屢次按兵不動,在淮海戰役中坐視中央軍全軍覆沒,卻不發一兵相救。眼瞅著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都打光了之後,他與李宗仁發動了第二次逼宮,而這一次,他成功了,蔣介石被迫下野。

(李宗仁、蔣介石、白崇禧)

蔣介石下臺之後,李宗仁成功奪取總統一職,李白二人終於成為了中華民國的掌舵者,即便這艘船已經快沉了。

面對內戰上的節節失利,“李白”試圖與我黨議和,希望能夠劃江而治。但白崇禧顯然是太過天真了,解放軍怎可能容忍第二個南北朝的出現?最終雙方和談失敗,解放軍打過長江,迅速解放了華東、華中、華南地區。

在廣西戰役結束後,白崇禧在大陸已無立錐之地,他的老鐵李宗仁選擇前往美國避禍,而他卻選擇了跟隨蔣介石逃亡臺灣。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乘飛機前往臺灣。

在到達臺灣之後,白崇禧立即遭到蔣介石的軟禁,秒變落魄的鳳凰,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說實話,老蔣很討厭白崇禧。白崇禧在內戰時真是沒少給老蔣背後捅刀子,蔣介石的失敗,白崇禧是要負一定責任的,並且還是大責任。當年內戰時白崇禧坐鎮武漢,傭兵幾十萬人,就是不肯深受拉老蔣一把,還倒逼老蔣下臺。而且老蔣下臺之後他也沒能守住長江,也沒能守住大陸,最後這這老哥倆都到臺灣“泛舟東海”去了。

如今白崇禧虎落平陽,蔣介石肯定得好好收拾他。老白在臺灣期間幾乎沒有什麼事兒可幹,整天頂這個“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虛職,屁股後面跟著一堆的“保鏢”,去哪都受到蔣介石的嚴密監控。

白崇禧在臺灣唯一可乾的,就是擔任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但是由於擔心白崇禧在出國訪問時一去不歸,最後連這個職務都給他撤銷了。

無官一身輕的白崇禧整日沉迷於酒色,在晚年與一位女護士相愛了。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猝死於寓所中。面對白崇禧的突然爆亡,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死於心臟病突發,而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也認可這一說法。

當然,坊間也流傳白崇禧是被蔣介石給毒死的,對此本文不做置評。

(居臺時期的白崇禧)


千佛山車神


白崇禧晚年之死因,絕不是那些信口雌黃的說是蔣介石下毒害死,更不是與女護士死於房中之事。

謠言:晚年異常苦悶的白崇禧為了解悶,與護士張小姐熱戀,但力不從心的白崇禧,大量飲用臺北市中醫師協會理事長賴少魂的強力藥酒補陽,1962年12月1日夜,張小姐前往白崇禧寓所,與白崇禧翻雲覆雨,次日,白崇禧赤身裸體俯臥在床上氣絕身亡,狀似“馬上風”。


到了第二天清晨,白崇禧的副官進門發現長官身體沒衣物遮擋趴臥在床,而張小姐早已離去。可憐這位沙場老將,居然成了花下風流的犧牲品。

真相:

兒子白先勇口訴:父親在臺灣十七年,是他一生中最黯淡的歲月。

我尊重歷史、重視歷史,在很早的時候,父親就教我“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史官寧可殺頭,也要講真話,也要把它寫出來,所以我認為,歷史就是還原真相,如果不是真相,就談不上是歷史。


我的父親於1966年12月2日,因心臟冠狀動脈梗塞逝世,享年73歲。關於我的父親的病因,大陸和臺灣有很多謠傳,有的真的很荒謬。我要澄清的事,父親的死因,絕不是蔣介石先生下毒。父親在臺灣十七年,蔣介石要暗殺他,為什麼不早動手?1966年時,蔣介石也沒有迫切的理由一定要父親的性命,父親沒有掌握軍政大權,完全不構成威脅。

我的父親是心臟病突然發作,這是有家族遺傳病史的,我的父親一直有冠狀動脈心臟肥大的病症,我也有心臟病,也做過手術開過刀。


其實小編認為,像蔣介石、白崇禧這些歷史人物,能成為總統,能當上將軍那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也正是如此,歷史對他們的評價總是想找他們的缺點,或是人們跟風造謠。你想想看,那個人沒有當局者迷的時候。我們作為後人,應該學習他們好的地方,傳播他們的優點,那樣我們這些後輩才能夠越來越優秀。

我希望把厚重的史實變得簡明,通過讀史讓讀者變得更富智慧。我希望回答中生動有趣的文字可以讓讀者感受到大師的過人風采、梟雄的真實面孔。

我說歷史,只說真相;我談歷史,只談奇聞――我是說歷史的怪癖阿科。

有你的關注,便是我的動力;有你的點贊,便是對我的認可。


浪跡互聯


白崇禧是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從一名投筆從戎的學生兵到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桂系大佬,與同樣是桂系的李宗仁合稱“李白”,而他晚年的命運也與李宗仁息息相關。


因李宗仁和蔣介石結下了“樑子”

1949年初,伴隨著“三大戰役”(註釋1)的結束,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被消滅殆盡,蔣也因其胡亂插手一線軍事指揮而大失人心。於是李宗仁在白崇禧武力支持的情況下,逼蔣下野,李宗仁從副總統躍升為代總統。

白崇禧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幫助李宗仁,而是希望藉此機會與中共劃江而治,形成南北朝的局面,為此不惜和蔣結下“樑子”。當然了,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伴隨主席一局“宜將乘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註釋2)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天塹,統一南北。

滿盤皆輸投奔蔣介石

此時的白崇禧眼看大勢已去,就向李宗仁提出“清蔣再行復位,如承接納,當即歸還領導。”只可惜好不容易坐上第一把交椅的李不甘心讓出去,最後在各方壓力下,李宗仁搞了出“離家出走”經香港去了美國。

而後白崇禧的桂系部隊在解放軍的百萬雄師面前被消滅的乾乾淨淨,擺在白崇禧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了,一是步李宗仁的後塵去國外僑居,二是去臺灣投奔蔣介石。當時桂系很多人都建議白去美國,千萬不要去臺灣,李宗仁也向其表達過類似的意思。

此時蔣介石也向其拋來了橄欖枝,讓白崇禧去臺灣“共謀戡亂”。或許是屬於軍人的責任感佔了上風,白崇禧最後竟然鬼使神差的去了臺灣,投奔了之前結下樑子的蔣介石。這也為他晚年的遭遇埋下了隱患。

被蔣介石脅迫的悽慘晚年

接下來身在美國的李宗仁和在臺灣當土皇帝的蔣介石就唱起了雙簧,開始了互罵,白崇禧夾在中間,又蔣脅迫成為攻擊李宗仁的筆桿子,一代名將何其尷尬啊。

時間荏苒,一代梟雄們都到了落葉歸根的年紀,1958年李宗仁託人向李濟深轉交一封信,信中寫到“樹高千尺,葉落歸根。”,向大陸委婉表達了想回國的意思。後來在曲折的溝通後,1965年李宗仁攜妻子回到了闊別十多年的祖國。

李宗仁高興了,白崇禧就悲劇了,因為白此時對蔣介石就失去了利用價值,於是在次年,白崇禧就“意外”去世了,將星隕落。


註釋1: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中華民國國軍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個戰略性戰役。

註釋2:《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船伕聊名著


我是頭條號“歷史很好玩”。白崇禧是國民黨內著名的常勝將軍,有“小諸葛”之稱。他戰功顯赫,他曾與李宗仁等武力統一廣西,建立了最具實力的桂系地方實力派,官拜國防部長,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因與李宗仁關係密切,並稱“李白”。他以軍事化管理的手段使廣西從匪患橫行的邊省成為全國聞名的模範省,他的軍事才能讓對手交口稱讚。但是,白崇禧的晚年生活是比較悲劇性的。因抱著對國民黨從一而終的思想,1949年兵敗退守海南後,在蔣介石的極力遊說下,白去了臺灣,憧憬著出任“行政院長”。此時,他昔日的搭檔李宗仁“代總統”已去了美國,並竭力反對蔣介石不遵法統“復職”中華民國“總統”。身在臺灣的白崇禧就成了出氣筒,千年的老賬都被翻了出來,到後來蔣介石更是指示保密局毛人鳳採取措施暗殺白崇禧。首先,白崇禧夾在蔣介石與李宗仁之間,兩頭受氣。每次涉及到李宗仁的事情,蔣介石都要逼白崇禧表態,搞得白崇禧不勝其煩。其次,在1952年召開的國民黨“七大”上,所有六屆常委都選為評議委員,卻偏偏沒有白崇禧,讓他非常丟面子。另外,蔣介石還指使他人指控白崇禧貪汙和不遵軍令,羅織罪名。第三,蔣介石從各方面架空白崇禧,僅讓其承認“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席和“回民協會”理事長的虛職,後來甚至連“回民協會”的職位也給擼了。同時派出特務嚴密監控、甚至搜查白崇禧的住宅,逐漸切斷了白崇禧與國民黨上層人士的聯繫。最為兇險的一點是,在蔣介石的授意下,特務機關多次暗殺白崇禧不成,一次是企圖讓脫軌的火車跌入深谷。後來,特務谷正文買通白崇禧的保健醫生賴少魂,讓其在給白崇禧出的補藥藥方中加重劑量。只可惜,74歲的白崇禧在與護士張小姐的熱戀中沒有迎來第二春,卻不明不白地赤裸死在一張床上,成為了一樁迷案,令人唏噓不已。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是白崇禧,你會選擇去臺灣嗎?歡迎留言交流。


歷史很好玩


國民政府各大派系在大陸爭個不亦樂乎,結果爭著爭著全跑臺灣去了,跑到臺灣可沒啥爭的了,我們的千古完人(空一格)蔣總統一人做主;那麼對於曾經的第二大勢力,甚至還把自己趕下臺過的桂系人馬,你覺得蔣總統會怎麼對待?

當然啦,表面上還要過得去嘛,精誠團結,精誠團結,先總理孫文不是說了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是實際上嘛,(空一格)蔣總統的心胸可沒那麼寬廣。

這一點李宗仁知道啊,所以他去香港,後來甚至投奔大陸,就是不去臺灣嘛,但白崇禧卻選擇“給歷史一個交代”。

1949年12月3日,白崇禧乘飛機去海南島。12月11日,陳良被派到海口晤白崇禧,補發白崇禧軍費;陸軍副總司令羅奇亦銜命敦促白崇禧去臺灣,“共商善後”。蔣請白去臺北組閣。

李宗仁曾警告白“桂繫到臺灣無用武之地”。但白不聽,12月30日,白崇禧按原定計劃“從海口飛臺北”。1950年,白崇禧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以中國國民黨執行委員身份參加一個委員會,負責臺灣黨務改組工作。:109並任“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等職。1952年,蔣經國派人檢查白崇禧和薛嶽兩家。1954年3月10日,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六次會議罷免李宗仁副總統職,白崇禧舉起雙手錶示贊成(你以為現在表忠心就有用了?)。

1962年12月4日,白崇禧妻子馬佩璋病逝。不久,其子白先勇赴美唸書。1964年3月18日,當李宗仁在美國紐約發表公開信,勸告美國效法戴高樂政府時,白崇禧在臺北致電李宗仁:“總統蔣公率全國軍民,嘗膽臥薪,生聚教訓,正在待機執戈西指,完成反攻復國大業。而我公(李宗仁)旅居海外,迭發謬論,危及邦家,為親痛仇快。最近閱報……我公竟於二月十二日投函紐約前鋒論壇報,……勸說美國學步法國……調整關係。我公對國難既不能共赴……危害國家,是誠何心,是真自毀立場矣!自毀其歷史矣!自絕於國人矣!伏望我公激發良知,遠離宵小,翻然悔悟,以全晚節。”至此,曾經一道從底層向上浴血奮戰,合作親密無間的李白二人已經形同陌路。

說實話,這一段讀起來,還是挺讓人難受的。

白崇禧在臺灣怎麼樣呢?你看看吧

1950年5月1日白崇禧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被戲稱為“按鈕”,即老蔣讓他幹啥他幹啥,7月26日被聘為國民黨改造委員會中央評議委員,從此失去職權,受蔣控制擺佈,保密局在白崇禧公館對面設了個派出所,對白的一舉一動進行嚴密監視。(這連明面的面子都不給了)。

1952年10月10日,國民黨在臺北召開第七次“全代會”,產生新的中央委員,六屆中央常務委員除當選七屆“中委”或“中常委”外,其餘均推為中央評議委員,惟僅白崇禧一人除外(赤裸裸的羞辱),此後白的處境日漸艱難。

白崇禧墓碑1966年12月2日,副官發現白崇禧死在臥室,屍身發綠,死因不明,時年七十四歲,傳言白崇禧為蔣介石派人毒死,官方聲稱白崇禧死於心臟病,蔣介石親往白府弔唁,並宣佈由國防部負責以軍禮治喪,由何應欽、孫科、陳立夫、顧祝同等200餘人組成治喪委員會,並頒發褒揚令。並親到景行廳向白崇禧遺體告別,鞠躬致敬,並獻花致祭,隨即葬於臺北市近郊六張犁回教公墓與國民黨其他死去的將領一樣,他的墓地也是朝著大陸方向的。

白崇禧死後,李宗仁從海外回來,才下飛機便聽人說白崇禧,也忍不住插了一句嘴道:“這人太自負,其實在政治上沒有什麼遠見,否則也不可能以那種丟臉的方式去世。”

一代名將就此謝幕,他是小諸葛,可誰是劉玄德呢?


國史拾遺


白崇禧是民國時期有名的“李白”組合中的智慧謀略擔當,在他的幫助下李宗仁剷除了廣西的舊軍閥,統一了廣西,建立了新的桂系軍閥,並在後來參加了北伐戰爭幫助蔣介石打贏了戰爭。




白崇禧這個人才智過人,在指揮打仗以及出謀劃策等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可以說李宗仁幾乎有一半的功勞都是他幫忙打下來的,與此同時他對李宗仁也可以說得上是盡心竭慮,他的數次倒蔣行為也都是為了李宗仁能在國民黨內佔據更重大的部分。

白崇禧的戰爭智慧受到了所有人的讚譽,很多的友軍們稱他為小諸葛,今諸葛、當代張良,甚至因為多次制定有效針對日本的戰略,也被日本人稱之為戰神,由此可見其戰爭智慧的強大。


在北伐戰爭結束之後白崇禧和汪精衛等人聯手把蔣介石趕下了臺,這都是為了李宗仁在戰爭後能在民國政府中擔任一個重要的位置。

後來蔣介石重新上臺,各方的衝突開始激化,以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為首的桂系軍閥和蔣介石展開了戰爭。

在抗日戰爭開始之後各方放下了所有的仇怨,重歸於初,白崇禧離開了廣西,前往南京的國民政府就任了參謀高官,為抗日戰爭制定出了很多絕佳的謀略。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軍在內戰中節節敗退,終於在1948年的時候在白崇禧的運作下蔣介石再次下野,白崇禧扶持他的大哥李宗仁上任國民黨的副總統,總攬大局。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這個時候的臺灣早已經被蔣介石派心腹手下陳誠軍事管轄住了,完全變成了蔣介石的鐵桶一塊,在大陸的時候他還需要顧忌國民黨內各方的勢力,但是來到臺灣的蔣介石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土皇帝,在這裡他的權勢達到了極致。

雖然李宗仁和白崇禧來到了臺灣,甚至李宗仁還是當時國民黨的代總統,但是李宗仁深感蔣介石當時在臺灣的勢力龐大,所以在不久後,他借病去到了美國,在美國就醫之後久久不敢回臺灣。


甚至他還勸白崇禧早日離開臺灣,但是白崇禧沒有答應,留在了臺灣生活了十七年,最終在1966年的時候,在病床上死去了。

白崇禧在臺灣的晚年遭遇到了蔣介石的特殊對待,蔣介石一直對白崇禧兩次針對自己的行為耿耿於懷,所以剝奪了他所有的權務,在一定的程度上軟禁了他,並派人監視著白崇禧。

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白崇禧也是自由的,他可以過上比常人好上數倍的優越生活,遠離了軍事和權力,白崇禧死亡的時間是李宗仁回到大陸之後的一年,這個時間顯得非常的令人完味,因此有不少人懷疑是因為李宗仁回到大陸,蔣介石毫無顧忌才派人毒殺了白崇禧的。

但是在後來白崇禧的兒子卻否認了這個說法,聲稱白崇禧是因為心臟病病死的,兩個說法各執其詞,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謎題,不過我個人比較偏向於第一種說法。

這就是白崇禧的晚年生活,他平生軍事才智過人,從微末之間變成了在國民黨中有著重要地位的上將,抗日戰爭期間無數次重大的戰役都有著他的參與,他的戰爭謀略在對付日本人的時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有時候他的聰明過了頭,在政治智慧上卻稍顯不足,明知道自己曾數次得罪過蔣介石但仍然選擇留在了臺灣,最終生命得到了結束。


孤客生


白崇禧是中國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物,他直接或間接的參與了多次國民黨的重大行動,他可以稱為國民黨將領中軍事造詣首屈一指的人物,但可惜的是,這個人卻不是老蔣的嫡系心腹,反而是其心腹大患,一生扶持李宗仁和老蔣爭鬥,他的晚年只能用悲催形容。



眾所周知,國民黨派系眾多,從老蔣北伐到之後國民政府達成形式上的統一,在這中間就爆發了多次軍閥混戰,而白崇禧做為桂系的代表,一直是反蔣的主力軍,尤其是歷經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後,桂系才暫避鋒芒,但是卻並沒有放棄和老蔣的勾心鬥角。而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前,對於老蔣威脅最大的還是桂系的“李白”(白崇禧和李宗仁的合稱),相比於閻老西和馮玉祥,只有桂系一直是他蔣某人的心腹大患,所以老蔣對桂系一直是明防暗防。



而在八年抗戰結束後,相比於其他各地軍閥實力的減弱,桂系反而增強,擁兵二十萬,直接讓老蔣茶飯不思,白崇禧更是出任國防部長,尤其在副總統競選中,白崇禧更是幫助李宗仁競選到了副總統,後來更是逼蔣下野,蔣桂矛盾開始達到巔峰。後來國民黨不斷在內戰中潰敗,蔣介石的嫡系不斷被解放軍消滅,而白崇禧在淮海戰役中擔任華中“剿總”司令卻面對被圍的黃維兵團無動於衷,這讓老蔣大為惱火,但是他都忍了下來,不過卻是在等一個機會,後來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老蔣下野後,新桂系開始把持國民黨,但敗退已經成必然之勢,白崇禧的桂系最終也被消滅於大西南,而李宗仁逃往了美國,一向聰明絕頂的小諸葛白崇禧卻去往了臺灣,從此迎來了他人生的暗淡歲月。去往臺灣的白崇禧已經沒有了桂系軍隊的支持,而且臺灣是老蔣的一人天下,可謂羊入虎口,不但落了個閒職,而且處處有特務監督,還遭遇過特務暗殺,後來於1966年暴斃於家,死因不明,而且屍體發綠,疑似中毒,但官方宣稱死於心臟病。

這位昔日聞名中外的桂系軍事將領,統治過幾十萬的大軍,官居國防部長,最後的下場卻是離奇死亡,讓人唏噓。


絕筆歷史


白崇禧是軍閥新桂系的代表人物,人稱“小諸葛”,與李宗仁合稱為“李白”,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成績顯著。

1949年12月28日,白崇禧飛往臺北,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新桂系與蔣介石一直存在著矛盾。一方面白崇禧在淮海戰役時不聽蔣介石的調遣,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打光,另外,北伐結束後蔣介石和白崇禧,李宗仁曾有多次交鋒。想想蔣介石這個睚眥必報的人怎麼可能放過白崇禧呢?而白崇禧向來以小諸葛著稱,難道他不知道蔣介石是個小心眼嗎,他自然是知道的。如白崇禧的兒子所說“是為了給歷史一個交代”。

白崇禧到了臺灣以後就被架空了,在政治還是軍事上都沒了作為。從1949到1966年去世17年的時間可以說是白崇禧最尷尬的17年,就像是空有一個職位,實際上被蔣介石軟禁了。1952年,蔣介石突然查抄白崇禧家,詢問蔣介石,蔣介石只說‘人人都應該如此’,讓白崇禧吃了個大啞巴虧。

1954年國民黨代表大會召開,很多人在會上彈劾白崇禧,說他私吞黃金白銀,淮海戰役上不聽指揮。但是白崇禧予以了的反擊。政治上失意,家庭上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打擊,女兒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他的妻子也因思念小女兒過度而死。1966年,白崇禧因心臟病在臺北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