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少次海战?都是跟谁打?

乔治85744078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海军实力已经成为检验一国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确保制海权也是作战的重要一环。但是,这在我国古代是难以想象的。中华民族的集体视野,一向以中原为焦点,也就是以土地为焦点,以农耕民族格外重视的大陆为焦点。由于古人向来有着重陆地而轻海洋的传统,以至于到晚清时期,我国才组建起一支专门的海军。可以说,我们的海洋史、海战史大体上是乏善可陈的。尽管早在公元前458年就有吴齐海战,尽管明朝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总体来说,这些都不是主流。其实所谓中国海战史,其实就是一部“被海战史”,除了蒙元征伐日本算是主动式,除了唯一的一场收复台湾打败荷兰人的海战胜仗,其余都是被动式。


春秋战国吴齐海战——中国最早的海战

公元前485年,吴国军队攻打齐国。吴王夫差亲率主力由邗沟入淮水北上,直抵齐国南部边界。另派大夫“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左传·哀公二》。从太湖苏州出发,到数 百公里外的黄海,与齐国舟师进行了一场海战。这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次海战,也是第一次海陆协同作战。春秋吴国海师数百艘战舰迎风破浪,浩浩荡荡的西出长江口,沿东中国海海岸,向陌生的北方齐国大纵深黄海海域驶去。南方诸侯国从海路远征北方国家,这在此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吴军舰队出海以及陆军主力北上的消息传到齐国后,朝野震惊。齐国是临海大国,有数百年的航海史,拥有一支当时诸侯国中最强大的海军舰队。

于是,齐国海军出兵南下,集中兵力在琅琊台附近伏击吴军海师。黄海琅琊台海域风大浪高,吴军很多士兵开始晕船,致使船队阵形杂乱无章。而早已在此等候多日的齐国水军船队抓住战机,趁顺风之势用弩和弓箭向吴军船队发起猛烈火攻!齐军十余艘大型战船包围了吴军船队中最醒目的楼船“余皇”。“余皇”是一艘巨大的楼船,可以装载数百人,有厚重的木板防护,具有强大的防护能力和战斗力,属于典型的内河战船,但由于体积庞大,速度非常缓慢。“余皇”上的吴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却无力挽回败局,最终被齐军缴获。黄海海战以吴军的惨败告终。


唐白江口海战——第一次中日海战,日本惨败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

663年,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 [1] )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上百至上千日军被杀或溺死。 [2-5]

在此次战役中,唐朝水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此次战役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也是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一次具有国际性的战役,其以唐朝、新罗联军的胜利的最终结果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宋元崖山海战——崖山之后无华夏

崖山海战,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元两次远征日本——

元军远征日本出师不利,并不是被日本人打败,而是被台风摧毁。忽必烈不重视气候对战争的影响,选择台风多发的季节进攻日本,结果使元军成为台风的受害者,导致十几万人丧生。

1274年11月,忽必烈因多次要求日本称臣均遭拒绝,勃然大怒,第一次发兵远征日本,他调集了战船近900艘,载着33000士兵渡海东征, 在占领了几个小岛之后,于11月20日在九州博多湾登陆,日本军队顽强抵抗,当天战事胜负未分,到晚上突然刮起台风,当蒙古军队准备后撤时秩序大乱,不少 船只被海水淹没,据记载,这次远征有13000多名士兵丧生。

第一次远征虽以失败告终,但忽必烈并不甘心。1281年7月,忽必烈命令蒙古军和高丽军共4万人,乘战船900艘为北路军,命令南宋降将范文虎率兵 10万,乘战船3500艘为南路军,兵分两路东征日本。7月底两路大军先后攻占平壶岛、一岐岛等地。8月23日,正当元军再次在九州博多湾登陆与日军作战 时,元朝的船队在平壶岛西南海域突然遭遇强台风袭击,没多久巨浪就淹没数百艘船舶。范文虎等将领慌乱指挥船队撤退,在撤退过程中有的战船折裂倾覆,有的碰 撞毁坏,有的触礁沉没,被海水淹没的士兵成千上万,陆上残存的部队全部被日军消灭。这次远征的损失比上次更惨,有记载称,元军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军队和船 只,还有记载称元军全军覆没,只有三人幸免于难。忽必烈不了解气象是元军两次远征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台风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天助日本“神风”免于灭国。


明代露梁海战——中朝联军歼灭日本舰队

露梁海战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也就是公元1598年,中朝两国水师和日本水师在朝鲜半岛以西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

16世纪80年代,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全国,继而制定了征服朝鲜、吞并中国、迁都北京的侵略计划,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朝鲜在两月内战败,三都八县国土丧失殆尽,不得不向明政府求援。明政府任命李如松为提督,率兵援朝,明军入朝参战的第二年年初(公元1593年),即收复平壤、开城和汉城,日方提出议和并停战。4年后(1597年),丰臣秀吉再次增兵北犯,侵朝兵力达60余万,战舰近3000艘,在中朝联军的全力反击下,日方损兵折将,被压缩在朝鲜南部一隅。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撤军。完全掌握制海权的中朝联军水师,决定在朝鲜半岛以西海域设伏,打击或者全歼日本撤退部队。

公元1598年11月18日,中朝联合水师在露梁,即今天韩国庆尚南道西南的海面上以800艘战船包围了日本500艘战船。经过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最终歼灭了日本舰队和上万名日军,大获全胜。但是,明军副总兵邓子龙、朝鲜名将李舜臣不幸壮烈牺牲。露梁海战在朝鲜半岛被称之为露梁大捷。

露梁海战是在400年前由中朝水师联手展开的一次大规模的海战,是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海上战役。这次海战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重大打击,此战打出了朝鲜及中国沿海200年和平局面。


清甲午海战——世界第一场大规模铁甲蒸汽舰大战

1894年9月17日,中日爆发甲午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北部鸭绿江口大东沟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史称“黄海海战”。5个多小时的黄海大战结束后,日舰无一沉没,大清痛失5艘巡洋舰,北洋水师由此失去制海权。中日历史的走向也彻底被改变。这是近代海战史上第一场大规模铁甲蒸汽舰大战,被西方人称为“近数十年欧洲各国所未有”的大海战。


西沙海战——中华民族海军史上首次对外战争的完胜

自1956年起南越持续占领中国西沙珊瑚岛(对甘泉岛等则一度占据又撤走)。1973年9月南越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的一些岛屿划入版图。1974年1月南越派出何文锷舰队北上,1月17日再次占领甘泉岛和金银岛,并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多人,攻击中国巡逻舰艇。中国增加巡逻舰艇进行反击,在总参谋部作战室设立六人领导组,由邓小平(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和叶剑英(军委副主席)具体负责,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等执行作战方案。


海战第一阶段:1974年1月19日,在永乐环礁巡逻的4艘中国小型舰艇与南越4艘美式大型舰船对抗周旋多时,最后越军开炮、海战爆发,激战关头中国2艘支援舰赶来参战。海战击沉南越护卫舰1艘,击伤南越驱逐舰3艘,其后越舰逃跑。海战第二阶段:邓小平提议乘胜收复三岛 ,电令许世友20日开展夺岛之战 [3] ,一举解决了1956年起南越对西沙岛屿的侵占。西沙海战两天的战斗,总共毙伤南越官兵100余人,俘敌48人 。

重大意义:中国在南海西沙群岛区域驱逐了南越势力,从此牢牢控制了永乐群岛核心区,为后来控制西沙边缘岛礁(中建岛和华光礁、浪花礁等)及进军南沙群岛奠定了重要基础。

结语:中国近代的衰弱是始于海洋,中国未来的复兴也一定离不开海洋。以前的中国海军由于缺乏远洋作战能力,被戏称叫作“黄水海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加发展,我们国家的海军实力也在逐渐加强,中国海军挺进深蓝,不仅引进了“辽宁舰”航母,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成果。2018年11月26日,新华社官媒首次确认中国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中国海军勇担大国责任,打击海盗、救援灾区、紧急撤侨、搜救飞机沉船等,正在为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不断作出贡献。


惠州客


中国历来是一个陆权国家,经济发展和军事攻略的重心也基本都在陆地之上,即使有水上的战斗,也一般称之为“水战”而不是“海战”,因为战争基本都是在江河湖之中爆发而不是大海之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海军就没有战斗力。恰恰相反,中国的水师,至少在清朝以前,战斗力是极强的。

中国海军扬名立万的第一战,就要数白江口之战了。这一战,是旨在收复朝鲜半岛的唐军在面对日军和新罗的四万联军的时候,以区区一万七千残兵几乎全歼敌人。这一战,奠定了东北亚地区近千年的格局。

中国的第二次海战,爆发在完颜亮南侵的时候。这一战由南宋水师提督李宝,在海州光复以后,带领手下三千余海军,在海上击溃金国浙东道水军,全歼万余准备从水路包抄临安的金兵。这场胶西海战,也成为日后采石之战的演习。

第三场大海战,自然就是崖山之战了,不多讲,说多了都是泪。

第四战,则是大名鼎鼎的鸣梁、露梁海战。这一战,在朝鲜水师李舜臣的辅助之下(抱歉,作为一个藩属国的将领,李舜臣只可能起到辅助作用,绝不可能有棒子自己吹嘘得那么神奇),明朝水师在九百年后,再次击溃觊觎大陆的日寇。

第五战,就比崖山之战更加屈辱了——甲午海战。



青言论史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海战很多,我们只能举些规模比较大比较有名的海战。

1.吴齐海战。发生在公元前486年春秋战国时期,地点琅琊台(今天山东地区),吴国攻击齐国以失败而告终。

2.白江口之战。唐高宗时期,地点白江口海域(今韩国南部)唐援新罗与倭国战争,倭国败。

3.宋金陈家岛海战。南宋绍兴3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侵宋,宋军于陈家岛(今山东灵山附近)阻击金军,金大败。

4.宋元崖山海战。宋朝末年元灭宋与崖山(今广东新会),过程惨烈,宋败,丞相陆秀夫背幼帝跳海,十万军民随之而跳,阳江为之断流,宋亡。

5.鸣梁海战。明援朝鲜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域发生战争,日本大败。

6.明荷海战。明崇祯六年与荷兰军战与今福建金门,郑芝龙率明朝水师以绝对优势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刘香海盗联军。

7。甲午战争,1894年清朝海军与日军在朝鲜海域发生战争,清大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签定马关条约,中国从此伦为列强鱼肉。

地球上75%是海洋,海军就像一个防护罩,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海战历史告诉我们海战败则国家危亦。




捕风捉影厂


吴国和齐国的黄海海战是迄今为止有史籍记载的中国第一次海战。春秋末期,吴、齐同为海上强国。吴国疆域约相当于今天江苏省之大部,兼涉皖北、皖南、浙西—部,东临大海,南至太湖,西及苏皖边界,北踞徐海二州,是—个以水军见长、“不能一日而废舟楫之用”的江南海上强国,有着强大的海军,即舟师。吴国正是倚仗它强大的舟师,在江河湖海中纵横驰骋,频频进行水战,以图谋霸权。齐国是东方强国、它的疆域南有泰山,北有渤海,西有清河.东濒大海。春秋末期,齐国已拥有一支强大的舟师。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击破越国后,一心北进与齐争霸,遂开凿沟通长江与太湖的胥溪以及沟通淮水与长江的邗沟,意欲引兵攻伐。公元前485年,吴国会合鲁、邾、郯三国军队攻打齐国,派大夫徐承统帅舟师“自海入齐”。齐国立即出动舟师拦截。两国在黄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最后齐国舟师大败吴国舟师,迫使吴国舟师返航。


闻道国学


我只知道甲午海战。清王朝失败告终。如果日本解禁自卫权。那是对中国最大的威胁。也是最大的挑战。因为日本的工业非常发达。再加上美国第一大流氓。这是最大挑战。别的我也不敢说了。谢谢你的提问,祝你好运。


幻想症17


我朝久踞大陆,不太重视航海,真正开始重视还是在近几十年。历史上也很少出现值得大书特书的经典海战,大型战役基本都在陆地解决了。如果真要提及,大概有这么几个:南宋灭亡前的崖山海战,跟蒙元对战,属于摧枯拉朽式的战役,比较惨烈,战略、战术都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明朝收复台湾,收拾荷兰人;清朝甲午海战,跟小日本火拼,战斗惨烈,结局悲惨,战略、战术也没有多少值得研究的。


钟离子曰


黄帝战巨鹿不胜,东海捉蛟龙,剥皮做鼓,一鼓而胜,这算不算海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