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下的共享汽車艱難生存,途歌公司這次真的要涼了?

近幾年,共享經濟是個熱詞,好像只要和共享這兩個字沾邊就能衝上風口。但是到了今年,押金退款難卻成為了熱詞。

風口下的共享汽車艱難生存,途歌公司這次真的要涼了?

最近兩週,不安的情緒在一個名為"途歌維權"的微信群蔓延。來自北京、廣州、西安等地的途歌用戶每天都有人在微信群裡抱怨,途歌APP上1500元的押金遲遲無法退還。在提交退押金申請後,途歌用戶短則等待一個月,長則達到了三個月,依然未能成功退款。

風口下的共享汽車艱難生存,途歌公司這次真的要涼了?

據相關人士透露,部分途歌用戶此前曾前往北京途歌科技公司總部要求退還押金,只有部分用戶順利退還。途歌總部前臺客服表示會盡快處理,但沒有給出明確的退款時間和確定答覆。

根據相關投訴平臺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今年9月份,途歌押金難退首登黑榜,該投訴平臺顯示,當時收到途歌的投訴有25例,大部分的投訴內容都是押金遲遲不退、處理拖延。

風口下的共享汽車艱難生存,途歌公司這次真的要涼了?

在途歌官網,該公司宣傳其為國內首家引導生活方式的汽車共享出行平臺,2015年7月成立,9月APP在應用市場上線,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和西安落地運營。

和ofo、摩拜等共享單車企業一樣,途歌共享汽車也是先交押金再用車模式。不過,共享汽車的押金更高,途歌是1500元。而和途歌類似商業模式的其他共享汽車企業,部分押金也有達到2000元及以上的。

風口下的共享汽車艱難生存,途歌公司這次真的要涼了?

而除了退押金難之外,途歌新上線的共享汽車加油系統也遇上了專利糾紛,途歌在今年9月推出的免費加油系統也遭到了共享汽車公司一度用車的質疑。相關人員表示,途歌這個免費加油系統是抄襲一度用車的技術。途歌通過購買一度用車的產品,仿造了一個與後者相似度極高的油卡管理硬件,並在推廣到市場時向外宣稱是自己獨立研發出來的。

風口下的共享汽車艱難生存,途歌公司這次真的要涼了?

自2015年7月創辦至今,途歌在成立的三年時間裡,已經成功融資六次,總融資金額超過5億元。依靠著資本的助力,途歌此前在共享汽車市場一直髮展得還不錯。不過,一邊是押金退款難,一邊是加油系統的專利糾紛,這兩者對於剛剛獲得千萬美金融資的途歌來說都不算是好消息。

在如今的資本寒冬下,依賴資本力量的共享經濟模式能否撐過這一輪洗牌,猶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