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時,爲何沒有救駕的軍隊?難道李世民控制了天下兵權?

翁董威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10人埋伏於玄武門,發動了政變,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




救駕的部隊

因為事發突然,所以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之時,根本沒有人救駕。當李建成二人死後,是有人來救駕的。

在玄武門事變之前,李建成已經招募了2000私兵,之後又令羅藝從幽州調遣來了300勇士。齊王李元吉府邸有700私兵。這時太子府和齊王府軍隊共計3000人馬。



當李建成死後,翊衛車騎將軍馮立說到自己自己在太子生前蒙受大恩,死後不能因此逃難。所以率領了薛萬徹和謝叔方,帶著3000人馬攻打玄武門。但是由於玄武門城門緊閉,馮立等人無法攻入玄武門,所以薛萬徹鼓動士兵攻打李世民的秦王府。這時尉遲恭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扔下了城池。馮立等人方寸大亂,所以四散奔逃。



長安城中的正規軍隊並沒有行動

唐初時,長安城中的部隊有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這些部隊為皇帝親衛部隊、合稱北衙六軍,駐紮在玄武門附近。

這些部隊中李淵早年為了平衡李建成和李世民,所以讓李建成領左三軍,命令李世民統領右三軍。當發生事變之時,這一支部隊並沒有人去調動。



很多人也猜測李世民派遣了秦叔寶到這支部隊,為的就是拿下整個部隊的控制權,如果玄武門事變失敗,那麼將會發動兵變。但是玄武門事變異常順利,所有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那麼自然也就用不到秦叔寶發動兵變了。

而且李世民在殺死哥哥和弟弟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了李淵,然後讓李淵朝中所有大事均由李世民做主,這時李世民徹底掌握了大唐的權力。長安城中也就沒有任何軍隊再反抗了。



長安城以外的軍隊

玄武門事變過後的第三天,李世民就被李淵冊立為了太子。大部分中立的人都選擇投靠李世民,畢竟這時候的李世民已經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但是也有廬江王李瑗和羅藝起兵反抗李世民,但是兩人兵敗被殺。



綜合來說;當時李世民對於玄武門事變密謀已久,行動迅速果斷,而且率先誅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佔據了主動。這時確救駕的部隊只有太子府和齊王府的人,但是確定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後,救駕的部隊也四散奔逃了。

因為李世民控制了李淵,所以城中的軍隊選擇了保持中立,根本沒有出兵相助任何一方。

地方部隊雖然出兵,但是已經太晚了,李世民牢固的掌握了大唐的權力,所以後知後覺的地方部隊都失敗了。


我是越關


怎麼沒有呢?

一、李建成李元吉被殺後,東宮和齊王府衛兵終於趕到,開始攻打玄武門。這時,李世民秦王府兵力薄弱,所以當東宮薛萬徹高喊要去攻打秦王府的時候,守衛在玄武門上的李世民將士非常緊張,因為那裡太容易受到攻擊。這時尉遲敬德及時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人頭高高舉起,讓他們手下的士兵知道首領已死,繼續作戰沒有意義。於是攻打玄武門建成元吉親衛隊大部潰散而去。

二、翊衛車騎將軍馮立是建成親信。建成被殺後,左右多逃散,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於是率兵猛攻玄武門,苦戰後殺屯營將軍敬君弘。才對左右說道:“微以報太子矣!”,也就遣散殘兵逃入山中,後投降李世民。做到了廣州都督。

三、此時,忠於皇帝的宿衛軍,秦王府兵馬、東宮齊王府親信的三方依舊還在混戰,顯然首都軍隊試圖鎮壓鬥爭的雙方。尉遲恭衝入皇宮,請求高祖李淵頒佈親筆敕令,命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處置。高祖無奈聽從建議。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從東上閣門出來宣佈高祖敕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處置

。李淵讓黃門侍郎裴矩前往東宮開導原建成麾下諸將士,將士們紛紛棄職而散。

所以,當時多數首都軍隊是忠於李淵的。李淵承認現實發布親筆敕令之後,才紛紛聽命於李世民。太子齊王部下逃散了部分,但還有很多在自發進攻李世民王府,攻擊力並未降低,李淵派人勸說後才放棄。


四川達州


肯定是有人救駕的。

首先,太子和齊王手下的就參與了救駕。並且有人攻打秦王府。

除了京城救駕的軍隊,地方軍隊是來不及反應的。玄武門之變的發生,李世民提前做了準備的,而且是突發事件。古代信息傳遞較慢,地方軍隊得到消息,事變基本上結束了。李世民東征西討,地方上也肯定有自己的勢力。忠於李淵的勢力看到木已成舟,救駕也就失去了意義(除非李淵做了太上皇之後不死心)。

忠於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勢力在李世民把握大權以後有造反的。李世民即位後,與李建成交好的羅藝曾反叛,不久被平定。但這算不上救駕。

其他地方勢力大多保持不動,因為誰當皇帝對他們來說都一樣(畢竟皇帝還姓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