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年內增資發債超千億元 已接近去年的兩倍

今年以來險企頻繁通過增資、發債“補血”。

近期,國華人壽等險企擬大額增資的消息再度引發市場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17家保險公司合計增資423億元,9家險企合計發債715億元。險企通過增資、發債合計“補血”1138億元。

對比來看,2017年全年險企增資、發債合計僅為637.73億元,2018年以來截至昨日,險企增資、發債的規模接近去年全年的兩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險企增資、發債額出現大幅增長,但仍有個別險企因為各個股東不能協同增資,導致增資計劃長期被擱淺。一家償付能力長期略高於償付能力監管線的中型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公司部分小股東無力增資,大股東雖然想增資,但股權已是持股上限而無法增資,因此增資事宜遲遲得不到解決。

17家險企增資超400億元

從保險公司的增資來看,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17家保險公司合計增資423億元。增資的險企包括利寶保險、國壽財險、大地財險、信利保險、泰康在線、眾安在線、新華養老、泰康養老、太保安聯、中郵人壽、華泰人壽、瑞泰人壽等。

從增資額較大的險企來看,人保財險註冊資本由148.29億元增至222.43億元,增資額高達74.14億元;其次是中郵人壽,其已經獲批增資額為50億元。並且,今年7月份,中郵人壽又披露擬增資65億元的計劃。

除上述大額增資之外,償付能力近年來持續不達標的新光海航人壽,也在今年增資成功。銀保監會前不久核准新光海航人壽變更股東和增資方案,原股東海航集團撤資,臺灣新光人壽保險減持。同時,核准新光海航人壽註冊資本從5億元增加至12.5億元,共增資7.5億元。此次增資或將解決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持續不達標的問題。

除上述增資已經獲得銀保監會批准之外,還有一些大額增資“在路上”。

12月3日,國華人壽控股股東天茂集團發佈公告稱:近日,天茂集團與湖北省宏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宏泰”)、武漢地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地產”)、武漢市江岸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岸國資”)在湖北省武漢市簽署了《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國華人壽擬以現金方式增資95億元。

其中,湖北宏泰、武漢地產、江岸國資均為新進入國華人壽的股東行列。公告顯示,95億元增資中,天茂集團以自有資金(含募集資金)現金出資48.45億元,佔增資後國華人壽總股本的51%,持股比例未變,仍為控股股東;湖北宏泰以自有資金現金出資40.55億元,佔增資後國華人壽總股本的9.22%;武漢地產以自有資金現金出資5億元,佔增資後國華人壽總股本的1.14%;江岸國資以自有資金現金出資1億元,佔增資後國華人壽總股本的0.23%。

受“134號文”的影響,今年以來部分險企保費增長乏力,流動性告急,增資成為保險公司補充資本的首選方式。

9家險企發債超700億元

除增資外,發債也已經成為險企提高流動性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整體來看,今年共有9家險企共發行了10只債券,其中包括保險集團1只、壽險公司5只、財險公司4只。從發行額度看,人保集團為180億元、人保壽險為120億元、太保財險兩期各50億元、中國人壽再保險為50億元、中再財險為40億元、農銀人壽為35億元、幸福人壽為30億元、中英人壽為25億元、英大泰和財險為15億元。

從發行規模看,中國人保集團發行規模較大,加上集團旗下的人保壽險,發債共計達300億元。相關公告顯示,該債權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公司資本、提高公司償付能力以及為公司未來業務發展提供資本保障。

實際上,發債是近年來險企提升償付能力水平、現金流水平的最常用的手段之一。2015年1月份,央行和保監會聯合下發《保險公司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確了保險公司或集團發行資本補充債券的具體要求。從此以後,保險公司發債就屢見不鮮。

從數據來看,2015年放開資本補充債後,有13家保險公司獲批,累計發債規模801億元;2016年規模大幅減少,僅有4家保險公司獲批發債295億元;到2017年,這一數字又增加至349.5億元;2018年截至目前,更進一步增至715億元。

险企年内增资发债超千亿元 已接近去年的两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