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為何孫權整整遲到了8年?

巧鈴


我們來看看這具體的時間進程。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比較有意思的是,關羽、呂蒙、曹操是相繼死去的,而且間隔時間很短,所以三國演義就設計了關羽向呂蒙、曹操索命。

曹丕繼位,成為新的魏王,改年號為延康,十月,漢獻帝禪讓給曹丕,改年號為黃初。公元221年三月,劉備聽說漢獻帝已被曹丕所害,就為漢獻帝服喪,四月,劉備認為漢室大統不能斷,所以也稱帝,建立蜀漢,年號為章武,任命諸葛亮為丞相。

劉備稱帝,漢獻帝的遇害當然只是託詞,畢竟當時漢獻帝是被曹丕封為山陽公,這個是很好打聽的,那劉備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首先,漢也被魏篡,如果劉備不稱帝的話,那麼就是承認曹魏了,那就相當於是曹魏的臣了,所以必然得稱帝。

其次,但是麻煩也來了,漢獻帝還在呢?如果自行稱帝的話,那麼敢是謀逆的行為,但是如果是遙認漢獻帝為帝的話,這個也不太現實,那麼最好的辦法,那就是說漢獻帝已遇害,這樣劉備稱帝就順理成章了,畢竟現在姓劉的諸侯,就剩下劉備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曹丕的曹魏,劉備的蜀漢,兩個皇帝,那肯定是勢不兩立了,那麼此時的孫權應該怎麼做呢?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孫權是向曹操控制下的漢朝稱臣的,曹操封其為南昌侯、荊州牧、驃騎將軍。

曹丕稱帝之後,孫權向曹魏稱臣,並且將於禁送回去,曹丕就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孫權改年號為黃武。公元222年,劉備戰敗於夷陵之戰,曹丕也趁機發三路大軍攻打吳國,最後朱桓將魏軍打敗,孫權向劉備示好,劉備也同意了。

公元223年四月,劉備病逝,十一月諸葛亮派鄧芝訪東吳。公元224年夏,孫權派張溫訪蜀漢。公元226年,交趾太守士燮病逝,孫權拿下交州。公元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八月,陸遜在石亭之戰大敗曹休。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改年號為黃龍。

為什麼孫權要在劉備稱帝后八年才稱帝呢?總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如果孫權稱帝,那麼有可能遭到曹魏、蜀漢的攻打,第二,孫權拿下交州之後,實力也有所增加,第三,孫權看出諸葛亮的態度,才放心的稱帝,三國鼎立。


歷史簡單說


當然有區別。

曹丕那是禪讓,皇位是漢獻帝公開轉讓的,雖然漢獻帝本身不願意,但禪讓臺上漢獻帝捧玉璽交給曹丕這個行為說明,曹丕有足夠的法理依據獲得皇位。

劉備則是在曹丕稱帝后,以曹丕殺害漢獻帝奪取皇位的藉口,用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接過漢獻帝的皇位。好歹,這說法也是個理由啊。

孫權沒辦法。曹劉都已經是皇帝,自己不稱帝肯定就低一頭,不管是接受曹家冊封還是接受劉禪冊封,理論上總得承認兩人中的一位是皇帝。可承認誰是皇帝自己都不舒服啊,那就只能自己也當皇帝了。

但是,孫權沒有稱帝的法理依據。

所以,孫權只能含混其詞地在祭天時說,天下大亂了這麼多年,那曹操及曹丕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啊,篡奪漢室。然後,孫權依舊說不出自己當皇帝的理由。

只能引春秋故事將漢吳並列。實質是說,我不承認曹魏是皇帝,將來與漢帝劉禪平分天下。

這些,就是孫權折騰好幾年才搞出來的,當然得花些時間來安撫內部世家,大家認可了那才能當皇帝。


四川達州


孫權早就按耐不住了。之所以不稱帝,這正是孫權明智的地方。

注意此圖不是稱帝時間,而是三國形成時間

曹丕不是稱帝,是篡位於漢獻帝。曹丕在曹操沒死的時候就一直鼓動他爹取漢代之,其實他自己才是最按耐不住權利慾望的那個人。公元220年,在曹丕的逼迫下,漢獻帝這個苦難的末代皇帝最終把皇位讓給了裝模作樣的曹丕。

劉備是不得不稱帝。漢室已亡,劉備必須堂堂正正地打起恢復漢室的大旗了。至於說劉備是為漢朝的基業,還是為了個人的私利,都沒什麼可挑剔的,稱帝這事眾望所歸,勢在必行。



聰明的孫權最穩重。孫權當時的形勢不容許他稱帝,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具體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劉備稱帝后就發動對東吳的戰爭,理由是為劉備的二弟關羽報仇,而東吳的陸遜正是罪魁禍首。孫權與劉備講和,劉備不肯,於是孫權改向魏國稱臣,以防止魏國也來湊熱鬧。可是曹丕這個人事後諸葛亮,後來又覺得東吳其實是假投降,真實目的其實是利用自己,曹丕於是又派兵攻打東吳。兩面受敵,孫權稱帝的外部條件不成熟。

二,夷陵大戰東吳雖然大獲全勝,但是東吳的一貫方略沒有變,那就是聯蜀抗魏。而蜀國已無力再跟東吳打了,再者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他的方略也沒變,那就是聯吳抗魏。兩國一商量,重修於好。此時孫權更沒理由稱帝了,蜀國已佔據恢復漢室這個道義制高點,孫權如果再稱帝,那就是對漢室不忠,對蜀國沒有誠意,蜀國當然得再跟東吳打仗了。

三,孫權稱帝魏國也不幹。魏國志在一統天下,孫權就是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如果孫權稱帝,勢必會產生一連串富貴魏國不利的反應,這無疑對魏國極其不利。而魏國勢必也會改變國策,重新考慮攻打東吳。這一點孫權當然知道,忍一時風平浪靜,所以他沒有稱帝。


一直到229年,此時曹丕已經死了,他兒子曹叡還小,權利還沒抓穩。魏國國內司馬懿還在跟曹氏宗親的當權者內鬥,無暇東顧。再者,當時魏國還在和蜀國打仗。蜀國經過休養生息之後,諸葛亮就開始北伐魏國了,蜀國也騰不出手來盯著東吳。

而吳國此時內無憂外無患,孫權敏銳地抓住了蜀魏相爭這個歷史契機,在無比平緩的政治局面下,得償所願地登上了帝位。孫權的聰敏才智,果然應了曹操的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


圍爐煮酒話春秋


我們在讀三國的時候,經常以曹操、劉備、孫權相比,然後分析三方勢力,其實,曹操根本就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曹操死後,曹丕篡漢,改國號為魏;次年,劉備稱帝,建國號為蜀;再加上孫權,才算真正開啟三國時代。

除此之外,孫權比曹操和劉備都要小很多,曹操和孫堅相差無幾,曾經還和孫堅指著小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而孫權比曹丕就大那麼幾歲。孫權算是比曹操和劉備小一輩。

為什麼曹丕和劉備都稱帝后?孫權過了八年才稱帝。

因為,那年曹丕死了,可以說,劉備和曹丕不死,孫權還真未必敢稱帝。

當時,三國曹丕稱帝后,魏國實力一直是最強的,孫劉聯軍正面戰場也未必能打過曹魏,孫權所倚仗的就是東吳的水軍,然而東吳水軍只能夠東吳自保,不能支撐北上圖魏,所以,從始至終,東吳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伐魏。

而劉備稱帝后對東吳發動夷陵之戰,對東吳也的確有很大的震撼,一方面是魏國想要成為天下共主,一統天下,一方面是要恢復漢室,名號當然,所以,孫權如果在曹丕和劉備在的時候稱帝,很可能會遭來攻打。

而孫家兩代三主,所努力的事情就是坐擁江東而已,所以,如果不是條件允許,孫權真的不敢稱帝。


史論縱橫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師出有名”的道理。凡事有因才有果。天不可二日,國不可二帝,曹丕稱帝是漢獻帝主動禪讓與他,縱使漢獻帝是被逼迫的,曹丕稱帝依舊師出有名。因為平常百姓看到的聖旨是:“曹丕賢能,獻帝效仿堯舜把帝位禪讓給賢能的人。”



劉禪稱帝,是因為劉禪乃中山靖王之後,漢室宗親。他認為獻帝是被曹丕逼迫,才讓位於曹丕。身為漢室宗親,怎可視曹丕謀奪漢室天下,而不置。劉禪理應繼承先帝遺願,恢復漢室,重整超綱,誅滅曹丕之奸邪小人。故,劉禪稱帝不僅師出有名,且慷慨激昂。



反觀孫權,雖父兄三代雄聚江東,然,在名義上,孫權父兄三代皆屬於漢室的臣子。如果冒然稱帝,勢必會被天下人認為是亂臣賊子,遭天下人唾棄,背下萬世罵名。故孫權不敢稱帝。

等待孫權的只有兩條路,要不被曹丕冊封,要不被劉禪冊封。可孫權父兄雄聚江東多年,又怎甘心被曹丕或劉禪冊封?



孫權終是不敢寂寞,在隱忍八年後,以莫須有的名義登基為帝,並與蜀漢結盟,共同討伐曹魏,恢復漢室。孫權之所以與蜀漢結盟,不僅是因為蜀漢與之相近,蜀漢與之有姻親有合作的基礎。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蜀漢被天下人認為是正統。孫權是為了減少他稱帝的阻力和罵名。


糊塗說歷史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陽去世,由曹丕繼魏王,初掌大權,心情激動,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到重要崗位,把權力逐漸集中於自己手裡,一切辦妥後,開始逼迫漢獻帝讓位,這個傀儡皇帝只好起草禪位詔書,把皇位讓給曹丕,假裝推辭三次後,登上帝位,大赦天下。

劉備聽到曹丕稱帝后十分氣憤,我才是正宗漢室宗親,我還沒死,你敢篡漢,你讓天下人怎麼看我,想讓我給你稱臣,門都沒有,於是打出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稱帝。

劉備稱皇叔,曹丕做魏王,同為大漢臣子,有事還可以商量,一旦曹丕稱帝,大漢正統蕩然無存,劉備皇叔的身份也就消失了,其召喚力也就沒有了,這正是劉備不願看到的。

反見孫權,他沒有皇叔的身份,頭上也沒有漢獻帝,依據長江之險,精銳水軍,自保完全沒有問題。加上三世之基業,已根深蒂固,稱不稱帝對他沒有什麼影響,而且不稱帝迴旋的餘地更大。打不過你我還可以稱臣,權衡利弊,孫權還是選擇不稱帝。可見孫權的高明之處。

直到夷陵之戰後,西大門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看到曹丕病逝,曹睿年幼,覺得萬無一失時,才稱帝。比劉備整整遲了八年。


漫談千年風雲變幻


中國有句古話,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是朱升對朱元璋戰略的總結,這個戰略最終順利幫助朱元璋一統天下。

這句話雖然在明朝才出現,但是自古以來,很多諸侯都是這麼做的,包括“成王”,也包括“敗寇”。

高築牆,廣積糧無需解釋了,這裡談談緩稱王。

其實不止魏蜀吳,中國從史書裡的夏開始,一直到近代,割據勢利獨霸一方就一直存在,只是時而強,時而弱的區別。

這些歷史上的諸侯、軍閥,有些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在他們的勢力範圍,和帝王也沒有差別的,所以過早的稱帝,除了滿足個人虛榮心,並沒有好處。

無論看歷史,還是小說、影視劇,諸侯稱帝之前,都會有將軍大臣多次進言請求稱帝,這是因為,只有主上進一步,下面的將軍大臣們,才能名正言順的進一步,才能形成真正的利益集團,成為既得利益者。

這種利益集團的形成,對諸侯的統治是不利的。一是稱帝之後會成為其他諸侯的眾矢之的,二是內部權利更加錯綜複雜,會掣肘統治者的行為與決定。

說回三國時期,為什麼曹丕會首先稱帝。

在曹操在世的時候,漢朝就已經徹底的名存實亡了,但是曹操在世之時,他不想稱帝,下面的人是不敢多說的。而他的兒子曹丕,顯然沒有他父親那麼大的統治力,壓制不住軍政大臣,稱帝就成了自然之事。

劉備的蜀國,和魏國又不一樣。蜀國的建立,三分之一是靠聯合東吳,三分之一靠劉璋內部分裂,三分之一靠打仗。 聯合東吳,靠的是諸葛家族,入川,靠的是劉璋手下的法正等人。漢獻帝在位時,還能以皇叔的身份,以匡扶大漢為理由拒絕稱帝,漢獻帝不在了,這個理由也就不在了。

孫權的東吳,經過孫堅、孫策和孫權三人的發展,根基是十分穩固的,這種穩固,讓孫權面對軍政大臣的壓力相對要小,所以孫權能夠又拖延八年。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句話就算放到現在也是有很深的現實意義。

就拿頭條來說吧,在最開始的時候還很弱小,用戶群也都以中老年人為主。在這個互聯網使用習慣要從娃娃開始綁定的時代,是不入各大門戶的法眼的。

然而頭條就是從低調的時候開始佈局,突然一躍成為了割據流量江山的一方諸侯。

我們國家最近軍事實力暴漲,讓世界大吃一驚,這也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弱小的時候低調,才能給自己創造成長的空間。


知無不言l言無不盡


曹丕稱帝無需多言。

如不乘機登位,那他就只能繼承曹操的魏王爵位,丞相估計是很難了,朝廷反對勢力有可能迅速崛起,變數太大,一不留神曹操就族滅了。

劉備為什麼在曹丕稱帝后就火急火燎的稱帝?

因為不稱帝不行了,孫權此時上表曹丕稱臣,曹丕封他為吳王,同時封劉璋為益州牧(被劉備流放到公安,後荊州爭奪戰中被孫權搶到了,送給曹丕)。

天下這下都是曹丕的了。

劉備是什麼?是個不被承認的,奪同宗兄弟基業的土匪。

劉備沒辦法,只好謊稱漢獻帝被曹丕殺了,他要繼承漢室社稷,與曹丕勢不兩立。反正他也不可能見到漢獻帝,見到了也可以說是假的。

至於孫權,他稱帝晚,有三個原因。

第一,劉備稱帝前後這個節骨眼上,孫權搶了荊州,殺了關羽,後來夷陵之戰跟劉備把樑子結深了。

第二,跟曹丕關係也很一般,名義上孫權這個吳王,是曹丕的臣子,跟實質上還是兩國的關係,魏吳兩國一直在合肥激戰,同時合肥才是三國爭霸的主戰場,諸葛亮北伐其實是小打小鬧,配合孫權的。

第三,吳國內部匪患嚴重,一直要重兵來剿匪,兩次奪取江夏,都是搶點錢物就走了,因為實在是分不出兵來鎮守,所以劉備才能借到荊州,你不借他也未必有兵守。

直到八年後,諸葛亮肅清了蜀國政壇,隻手遮天,鑑於諸葛亮(及之後的接班人)全部都是親吳派,兩家關係好的很,同時吳國內部也被孫權整治好了,魏國這杆破旗也不用再扛了,奮鬥了這麼多年,手下的兄弟們也該升官了,所以登基的時機此時才真正成熟。


弒血鸚鵡


孫權稱帝最晚是有他現實的內在原因的。

首先,當皇帝這個事兒非同小可,可不是誰想稱帝就稱帝,誰厲害誰就稱帝。一定要有正當的名分,然後才能順理成章地繼承大統。比如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帝,是由漢獻帝劉協禪讓給曹丕帝位,而不是他掠奪帝位,或者殺死了漢獻帝。而劉備稱帝是在漢家江山已經被曹魏取代之後,劉備才繼承了漢室大統。實際上,蜀國並不是真正的蜀國,而是漢朝的繼續,所以是劉漢而不是劉蜀。所以劉備認為,三國唯一的合法皇帝就是自己。

其次,我們可以看一看,“名正言順”這四個字是多麼的重要。當初袁術稱帝在壽春,他只是得到了傳國玉璽就妄想當皇帝,繼承大統。結果剛剛面南背北沒幾天就被其他人征伐,全天下群起而攻之,很快身敗名裂,連命都沒了。傳國玉璽是好東西,但是不是誰得到它就可以變成九五之尊。在之前的孫堅孫文臺就無意中得到了傳國玉璽,結果因此而喪命。玉璽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配得上擁有它的人就可以以君臨天下,而不配擁有的,只能帶來殺身之禍。而孫策雖然用武力征服了江東,但是仍然難逃被江東土豪門人復仇的噩運。孫權當然不會忘記自己的親爹和親哥哥是怎麼死的!

最後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孫權等到曹丕稱帝八年以後,這麼長的時間才最後稱帝呢?這正是孫權的聰明之處。在曹丕稱帝后,孫權為了防止曹魏討伐東吳而向曹魏俯首稱臣,實際上當時他是曹魏的大臣,而沒有與曹丕平起平坐的資格。東吳偷襲荊州以後殺死關羽,孫劉聯盟徹底破裂,所以孫權這時候並不敢得罪曹魏,避免兩面受敵。而到後來,劉備也已稱帝,而且劉備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發起了夷陵之戰,最後大敗,自己也身死白帝城。而諸葛亮被託孤以後,重新拾起了聯合東吳的戰略方針,這樣孫劉聯盟重新得到了鞏固。此時孫權沒有了兩面受敵的憂患,直到孫權認為自己可以跟曹魏分庭抗禮的時候才最終稱帝。

正是孫權這種韜光養晦,伺機而動的戰略方針,才使得東吳免受戰亂之禍,最終得以保全。而東吳也是三國中存活時間最長的政權,這與孫權的正確決策是分不開的。

話休饒舌,您有什麼高見,歡迎指教?


社會主義小書童


首先我們要知道魏、蜀、吳三國本是漢末群雄割據中脫引而出的佼佼者,而群雄並起之時各路豪傑打出的興兵旗號幾乎都是“匡扶漢室”“奉天子以討不臣”(只有袁術跳出來自行稱帝,結果很快就敗亡了)。魏、蜀、吳三家政權的政治合法性其實都來源於漢祚:曹魏以大漢丞相的身份挾天子以令諸侯;蜀漢則自稱是漢室宗親;相對而言:東吳孫氏家族的政治合法性基礎是最差的——既沒在漢朝中央政府擔任要職,同漢朝劉姓皇室也沒血緣上的瓜葛。曹魏政權的政治合法性是建立在所謂的“禪讓”之上的——因為曹操、曹丕父子的賢德,所以漢獻帝劉協自願禪位;蜀漢政權的政治合法性則建立在對曹魏政權的否定基礎上——否認曹魏代漢的合法性,強調自己身為漢室後裔的正統性;而東吳一直以來也打著漢室臣子的旗號席捲東南,赤壁之戰時又曾斥曹操是“託名漢相,實為漢賊”,那麼如果孫權貿然稱帝又將自己置於何地呢?孫權需要對自己的稱帝行為給臣民們一個交待——儘管這個交待其實不過是找藉口而已,但這畢竟關係到東吳政權師出有名的問題。而孫權給出的交待就是等待——等到曹丕和劉備早已稱帝之後自己再跟進,那時漢室殘存在人們心中的最後一絲威名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自己稱帝方為名正言順水到渠成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