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印度第一代總理尼赫魯?

巴哈利亞精英馬穆魯克

如果說甘地是印度精神上的國父,那麼,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便是印度的教父。他執掌印度十七年,他的舉動永遠的影響了印度,印度今日的國家制度,財政體系,對外思維模式都是由尼赫魯所決定的。

印度今日的經濟發展,以及貧困,混亂的地方政令和貪汙腐敗也是尼赫魯時代所註定的。他的女兒,孫子都是總理,他的第四代拉胡爾.甘地也是印度舉足輕重的政治家。印度只有一個王朝,那就是尼赫魯-甘地王朝。
(尼赫魯,霸氣側漏)


尼赫魯出生在安拉阿巴德市,他的祖先來自查謨-克什米爾,遠祖拉傑.考爾是莫臥爾皇帝尊敬的學者,屬於婆羅門種姓,他們世代在莫臥爾王朝當官,父親也是百萬富翁,可以說,尼赫魯屬於印度的名門望族。這在看重出身和種姓的印度社會中非常重要,即便甘地這些梟雄,也都是家庭背景深厚。

他從小接受了嚴格的印度知識分子教育,後來前往英國留學。他學習非常努力,刻苦,他既是一名傳統的印度教徒,也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隨後,他又在劍橋大學和倫敦法學院學習。在這裡,他對費邊主義非常向往。

從印度回國後,他加入了印度國大黨,在這裡,他和甘地的關係發展得不錯。尼赫魯非常支持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他在1921年到1925年間9次入獄。他逐漸放棄了在英國留學七年養成的講究作風,開始穿著印度的傳統服飾,講各邦的方言。1923年,他擔任了國大黨秘書長,拒絕了英國方面的收買。在他重返歐洲,四處訪問時,他對蘇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奠定了後來印度同蘇聯和俄聯邦深厚的外交友誼。
(尼赫魯和女兒英.甘地)


1929年,他當選印度國大黨主席,對國大黨進行了改革。在隨後的《蒙巴頓方案》中,他不得不同意了與英國,穆罕默德.真納(巴基斯坦國父)的分治協議。1947年,印度終於獨立,尼赫魯成為第一代總理。他制訂了印度的第一部憲法,和鐵托,納賽爾發起了不結盟運動。

在國內,他建立了印度的議會制。他對全國進行了新的行政區劃,把一些土邦合併或者撤銷,雖然矛盾重重,但一舉改變了印度上千年來地方和中央的分離狀態,真正意義上把印度統一了起來。尼赫魯推行土地改革,主要是廢除德里蘇丹國以來的柴明達爾制度,讓許多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他在經濟上是公私並舉的政策,人們稱之為混合經濟。印度的鋼鐵,造船,發電工業獲得了很大的進步。在他執政期間,印度的國民收入上漲了42%,工業產量增加94%,農業產量增加41%。他還出兵果阿,擊敗葡萄牙,收復了印度最後一片殖民地。
(尼赫魯)


在尼赫魯看來,印度應該是印度洋的霸主,他提出的國策成為後來印度東進戰略和印度洋戰略的雛形。他雖然發起不結盟運動,卻一直希望印度成為一個地區霸權國家。這才有後來的三次印巴戰爭,肢解巴基斯坦,對馬爾代夫,斯里蘭卡進行軍事施壓。

雖然他的改革給印度帶來了進步,但力度卻遠遠不夠。印度的種姓制度從法律上被廢除了,但根源卻還在人們心中,低種姓依然受歧視。印度改革的果實被很多富人所佔有,窮人依然很多。而印度的工業製造能力後勁不足。但尼赫魯是一個喜歡從維護印度傳統文化角度出發的人。

在他的晚年,他獨斷專行,用各種手段擠壓對手,因為他從女兒英迪拉.甘地身上看到了希望。最終,他打造了一個新的王朝。
(英迪拉.甘地)


尼克松這樣評價尼赫魯:“才華出眾,目空一切,擁有濃厚的貴族氣息,脾氣暴躁,高傲自負,有時還咄咄逼人,毫不掩飾的流露出強烈的優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